第一一二章 首席大科学家(求订阅,求月票)

十公里,这是直径万米的太空生物运输通道!

而同样的天柱,在华夏,一共有九座!

九座天柱,视角从地面仰视天空,仿佛真的是这九根巨大的柱子,支撑起了天空之上的那一大片浩瀚的大陆。

“好壮观!”

“真雄伟!”

“奇迹!”

天柱还在快速构造,但是,会议时间有限,此时,直播已经终止。

但是,即便中断了大屏的直播,众人的脑海里,还是止不住回荡那奇迹的一幕,哪怕地下的生存基地,也没有让众人如此的惊骇。

因为,一个代表着现在,而天柱,则意味着的未来,无比广阔的未来。

即便没有外星人战争这回事,人类的未来,也必然是星空宇宙,只有走出去,才有可能有未来。

否则必然困死在母星之中。

而如今,这个未来,前所未有的清晰。

直播关闭之后,赵雪立刻开口,“刚刚展示的,就是我们今后的太空运输通道。”

“这九根天柱,我们的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不周山。”

“天柱不周山。”

“不周山分九座,三个小时后,天柱不周山将会正式投入使用,有它的支撑,我们先前数天才勉强搭建成型的太空防御阵线,如今,重新搭建一个缩短到只需要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能重新将足量的物质输送到太空!”

“有它的支持,我们的太空防御阵线的建设会进入崭新的阶段。”

“同时,天柱的存在,也让我们的太空防御阵线,彻底摆脱了对方的信号压制武器,只要天柱不倒,我们在后方就能如臂指使的指挥前线作战。”

“不论未来怎样,我们的形势就会越来越好。”

“所以,即便还在战时,面对未来巨大变革的挑战,我们教育和科研领域的生物科技试点工作,必须快速抓紧,不需要做任何多余的犹豫。”

赵雪快速从开场白引入到了此次大会的正题,会议议项一项项快速通过。

无限的发展机遇,和外敌在侧的巨大压力,内部空前的团结,这种关键时刻,没有人再选择死死捂住自己的小圈子。

最终,大会一致通过,银河生物研究基地,成功更名为华夏生物最高科学院,成为华国内部生物领域的至高科学殿堂。

而程翔,则是这座最高科学院,至高科学殿堂的首席大科学家。

所有高校,乃至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也都做了相应的更改,同时,也一并纳入到了华夏生物最高科学院的科研积分体系。

同时,外国语课程,在此时,正是宣告从主课移除,几十年的必考科目,随着华国的彻底崛起,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则是生物学,从小学开始普及生物常识,一路到高校,这是顺应时代的变化。

如果有未来,那么,华国的未来就是生物科技的世界,如果有未来,那么世界未来的绝对核心就只有华国。

万众瞩目中,会议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程翔开始讲话。

“众人拾柴火焰高,会议各项议题,出乎我想象的好。”

“我在这里,为这个试点工作,我唯一能够提供的,就是这个!”程翔用食指指了指自己的脑子。

台下一阵笑意,“程首席只管在最前沿开拓好了,后面这些琐事,放心交给我们来干就好了。”

“对,没错。不能让这些琐事让程首席分心。”

众人齐齐附和,时至今日,程翔时间的宝贵,已经无人不知。

程翔笑着摇摇头,“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的意思,是这样。”

说罢,程翔打开了一个虚拟投屏。

投屏上,显示的,是另外一个程翔,不过,投屏里的程翔却是正在讲解着什么,与此同时,投屏里的程翔一边讲解,同时,周围还有大量的实例在印证,图文并茂。

这突然的变化顿时引起了众与会人员的注意力。

“咦?”

“这是?”

“这是讲课?”众人顿时一惊,“程首席的讲课?”

程翔从博士毕业以来,虽然曾经被授予讲师以及教授等职位,但是,从毕业到现在,程翔正儿八经的上课,那是一次都没有。

研发工作太紧张了,贴近教学最多的,就是帮各课题小组解决一些关键上的问题。

此时,见到程翔这样正式的讲课,在座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不光是因为开天辟地头一回,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一个人掌握知识,人力终有限,但是一群人掌握知识,那么,培养出千千万万个程翔,哪怕是千千万万一半,甚至一半一半的程翔,那华夏的未来,都无可想象。

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

“程首席?”

“这种课程录制的难度大吗?”有人问出了这其中的关键。

作为最高生物科学院首席大科学家,科研工作,绝对是最繁重的一个,也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一个,如果因为录制课程太过耽误时间,那么,反而有些得不偿失。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都关注了过来。

程翔闻言,就明白大家担心什么,“难度不大,甚至很低。”

“不过,这不是重点,我的讲课只是其中之一,却不是其中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讲课的工具,才是我为广大教职工作者们准备的。”

众人闻言一愣。

“生物智能终端上,可以通过增加专用插件,就可以添加教程录制等教学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意识影像传递,快速将知识传达出来。”

“虽然目前的技术程度,没办法安全的直接将知识直接刻录到大脑的记忆区,但是,我们已经可是实现将大脑的意识信号,通过我们制定的教程录制系统,然后刻录到外置的云存储中心。”

“而且,在教学空间内,意识的活跃程度会被高度激发,意识感觉到时间长度会大幅提升。”

“像这样的一节两个小时的大课。”

“真实时间,我只花了半小时就录制完毕。”程翔笑着将最关键的地方说了出来。

半小时,录制两小时的课程,字面上的时间差,就接近一比四,而录制一节课程,不可能是直接一气呵成,多多少少会有些修改,来回补充的。

那么,可想而知,这其中的真实时间比例差距,绝对比一比四要高,一比五,甚至一比十都有可能。

这件利器的最大的威力,不是意识操作,不是教程录制,而是那惊人的时间效应。

有人此时已经颤抖的反应过来,“教学可以减少时间,那学生学习?”

程翔也是笑着点点头。

轰……

在场的都不是笨人,这一刻全都明白了,震撼当场。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才。这变化的意识时间效应,说的更直白一点,几乎是直接提升了学习的效率,而且,是以成倍,甚至五倍,十倍的速度提升。

这是何等惊人的改变!

PS:第一更送上,求订阅,求月票,求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