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慕瑶回到家
嫂子正候在门口张望
左瞧右瞧等不着慕瑶
于是乎手上就想拿把扫帚呆会儿想收拾她来着;
此时见丫头从雨中走来,拿着把伞走得小心翼翼,嘴角正啐了一口唾沫,呸,死丫头,怎么才回来!
慕瑶小心收住伞
嫂子冯氏就立时粗鲁从她手上夺走跨篮,往里一瞧,眼中的阴霾霎时从方才的凶神恶煞,变得眉目喜悦。
冯氏瞪了一眼妹子道
“算你识相,拿得回肉来!”冯氏立马抱着这一筐子宝贝肉,躲入厨房里面去,马上关上门。
慕瑶也不想了
她往厅屋望去
原来是冯氏家的两个弟弟上门来了,此刻正和自己的姐夫推杯换盏在讨论什么;
里头的大的名唤冯大山,小的唤冯小山,都是住在七八里路隔壁山的仙人湖里面;
只听里面冯大山又开始嘀嘀咕咕道“姐夫听闻家里还有你爹留下的几柄前朝扇子,我和弟弟今日来是想看看的!”
梁远从只听着,不为所动
小山收到哥哥的眼色,又添油加醋道:“是啊是啊,伯父从前是咱们这里最好教书先生,家里家教那么好才教出我们姐夫这等人才来的!”
没过多久,冯氏急慌慌从厨房端出一盘肉来,满头大汗,嘴角抽噎的抖动几下赘肉;
累死我了累死我了!她端在院门口,瞧见了慕瑶马上使唤起,死丫头,还不帮忙等着我喂你吃。
慕瑶呆呆地跑进厨房里边
看见锅里的青菜正在煮,于是又添了一点柴火;
这头,冯氏也兴冲冲踱步走来厨房
见慕瑶在烧菜就出了门去
在院门口,冯氏准备喂鸡,身后,小山跑来和姐姐说着。
“姐姐,姐夫好像不乐意把那扇子拿出来。”
冯氏鸡也不喂了,拿着糟糠一把丢地上,好啊梁远从,人家能看得上这几把破扇子还是你的福分,还藏着,亏我一天天劳心劳肺为这个家忙里忙外,连这几把扇子都比不上了!她于是叉着腰走进厅屋里边去。
慕瑶端着青菜进厅屋
刚刚进去就听见冯氏的叫喊
“相公,如今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怎么还有心情吃酒,如今这员外家的能看上咱们家扇子赶紧拿出来吧,别磨蹭了”
梁远从这时冷色道“你倒会使人情,拿着我们梁家的东西出去给员外家上供!扇子是爹娘多年珍爱之物岂能轻易易主。”
冯氏愤懑:“说起来,公爹走的一趟还有出殡都是我操持的,相公,你好没良心”
梁远从到底是读书人,争辩不过时常在市井的妇人;挥动袖子就长叹离去……
慕瑶候在院子里,从地上接着拿起嫂子丢下的糟糠。看着这一群鸡仔,还是自己从刚刚破壳起就照顾着的,就等着再大一点拿去镇子上换钱去;她蹲在地上看着毛茸茸的小鸡咯咯咯地啄着糟粕;
冯氏见了丈夫离去也不耐烦回屋里去;
看见两个弟弟狼吞虎咽地吃着,自己也夹起几块吃起来。
慕瑶这时候一般都是不会凑上去吃的;因为她知道,她要是上了桌子的话嫂子指定又得说上半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类的,诉说她一个人操持公爹留下的家业多难;
她白天还是常常去村子上听酒馆的秀才说书;
秀才还会接着教她读书
慕瑶就喜欢捧着爹爹的书去酒馆找村子里那些年过半百,年过古稀的老者说上两句相声;
她很喜欢读书,只不过在爹爹走后,她只能一个人看书。不懂的,她想去请教哥哥来着,可哥哥总不爱理她。
慢慢地,慕瑶便也不去请教哥哥
有几次路过村子里的小酒馆,听到里面秀才们争相对诗,她就会很安静地坐在墙角听。
字和诗她都领略了不少
第二日
慕瑶拿着木桶,拿着哥嫂昨日换洗的衣服,跑去井边去洗衣服;
此时是秋天,秋雨纷忙的季节,清清爽爽。
这个村子往来贸易还是不少的,在北边有一条长长宽宽的河流,经常有外地的商窗靠岸,偶尔还要进村子里来歇歇脚。这是本地村民最喜欢的。
因为这些外地客商通常出手阔绰,一出手就是好几两的。因此在河边也有不少人做起了生意。
镇子城南是酿酒的,那里的酿酒是一绝的,以及中秋时节做月饼,因为用的油做得很纯正,所以月饼渐渐有些闻名遐迩,传言还有人会上供到大沥京城里去。
洗完了衣服
慕瑶就提着衣服回家的院子竹竿上晾晒;晾完,慕瑶就回自己的屋子里,拿出伞,这是一把木纸伞,伞柄很硬朗,撑开很大,至少可以遮得到两个人。
她拿着伞往后门处走到镇上去
她抱着伞,绕过祠堂,走过小路;从村民歇脚的石板凉亭走过,往镇子上去;
走到镇上
远远地看见屠户的摊位前挤着一堆人,嚷嚷着秤不够;屠户看着秤,手里拿着刀。面对熙熙攘攘,眼神有些厌恶。
女人:“我买回去的,说好三斤半,结果回去一秤就少了两斤!大伙评评理!”
屠户接过那女人的肉“是少了,上了秤,我记得我分明已经秤够了给你的;”
女人不讲理“证据呢?我回去就少了两斤”
得,这就是遇到了泼皮耍赖
谁能证明得了肉是足秤的,谁能证明不是这女人回去就自己切走了半斤肉去,又来诬赖人!谁都证明不了。
慕瑶此时越看越气
这分明就是欺负人的,她平日里在家低声下气,这回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上去就开始劝和。
“大嫂子,你在这买了肉少衬了?”
“可不是,足足没了两斤!”女人以为帮腔来了,就说着;
屠户看到了慕瑶来了,她分明给了他一个安定的眼神。
“这位大嫂子,你说说怎么就少了?”
“就是拿回去一上秤不对数不够啊!还能怎么少了”
“噢这样子!”慕瑶点头
接着说“屠户大哥,你再切个三斤半肉来”
屠户照做,手起刀落,不多不少手法精准,过秤,三斤半!
慕瑶拿起那三斤半肉对比了一下这一斤半肉~她又走去隔壁的肉摊,隔壁肉摊摊主也在看戏呢~
慕瑶也感到“老板,你也切个三斤半肉来”
那肉摊摊主也照做了
同样切了三斤半肉
慕瑶拿起两块三斤半肉,和那女人的肉来对比问“大嫂,平时你买肉看秤吗?”
“笑话谁不看?”女人讥笑
“你看看,一眼都知道三斤半和一斤半的区别,难道嫂子平时买的时候不觉得少了?”
女人有些接不住道“那那我一时没看清回家就少了两斤”
慕瑶点头“噢,回家就少了,可有证人?”
女人就我一个人在灶台哪有人证明!
慕瑶:“那就是没证据咯~那这位屠户大哥大家也是看到了,一个天天在市井切肉的屠户,哪会给人一切就漏切两斤肉那么多?”
女人“分明就是他给少了~”
慕瑶眼尖瞅见了那肉的刀切口上用的不是这种屠户一刀切的锋利大刀,切的刀口并不平整,甚至还有凹凸不平的痕迹,似乎就是女人自己切了来抵赖的!
慕瑶笑了“拿起那一斤半的肉,甩去了屠户的岸上,大家看看吧,这刀口分明就不是屠户的刀,大家看看屠户只有三把到而且全都是这种锋利的,加上常年操刀,他们切肉都是平整的一刀切,不会把肉切的这么不完整……”
有老者上前对比了一下
点点头摸着胡子“这孩子说得对,这肉切的凹凸不齐得,跟屠户切的完全不一样!”
女人见了就很气,咬着牙,觉得可能无趣,且那些人的眼神看着自己,分明就是嘲笑嘲讽~“或许是我自己糊涂了!”说着,在众人的目光中讪讪离去,手里拿回肉来,赶紧走了。
众人散去
屠户看着女孩的眼神更多了善意,谢谢!
“大哥,谢谢你的伞”慕瑶把伞还给他
屠户挠挠脑袋,显得憨憨“,刚刚到事真的谢谢你!”
慕瑶笑着说“不客气,我得回去了”
屠户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慕瑶抬头对上他的眼神“梁慕瑶”
屠户就说了“我叫刘智银”
慕瑶走时看向他“大哥,你是个好人!”说完就离去了。
刘智银看着女孩瘦弱的背影,心里觉得有被她方才那一系列的举动给打动到了;是个很好的小姑娘呢。他又看向已经走远的人儿,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