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次的任务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在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军事力量最大的依然是归义军,而此时的归义军留后是林景的侄子林深,林景离开河西走廊之后,朝廷故意不任命林深为正式的归义军节度使,就是想将归义军瓦解成几个部分。
可是朝廷低估了归义军的凝聚力,林深凭借林景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快就将归义军各级将领凝聚在了一起。
大中六年春,崔珙奏奉旨前往西州镇压叛乱,路过凉州的时候,林深以归义军留后的身份请崔珙奏到将军府一聚。将军府内,凤勋和李明振作陪,凤翔军节度使一脸无奈的说道,
“本官真是不愿意前往陇南,怎奈朝廷命令,本官又不能不理会,还请林大人见谅!”
“崔节帅哪里话,如今西州沦陷,本官也是忧心,如今崔大人能够前往平叛,本官深感欣慰!”
“那就好,还请林大人能够行个方便,放我凤翔大军过关!”
“这个好说!”
“对了,林大人,不知节帅现在如何?”
“哎,本官也是忧心,自从叔父大人离开凉州前往长安之后,就好像凭空消失一般杳无音讯。本官曾经数十次派人送信到长安,最终都如同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不知崔大人可有我家叔父大人的消息?”
“两年前,本官前往长安觐见陛下,在席间遇到节帅,只可惜并没有机会细谈,两年过去了,也未曾听闻有节帅的任何消息。这件事,朝廷做的不仗义啊!”
听了这话,在场的众人无不是义愤填膺,然而愤怒并不能解决任何事情。林深道,
“叔父大人一生奔波,为了河西走廊的大局,忍辱负重这么多年,到头来居然受到了朝廷这般待遇,想想我都为叔父大人鸣不平。只可惜当初叔父大人一意孤行,为了成全自己心中的忠义,抛开了众人的劝说只身前往长安,现在落得这般境地!”
“林深,本官与节帅相识二十多年,十分清楚节帅的脾气,如今陇右道再遭变故。如果节帅听说了,绝对是心急如焚,我们现在应该想想办法,救出节帅啊!”
“哎,谁说不是呢。如今朝廷命你为前锋总管,很显然是为了防止我归义军,可是陇右道的局势十分复杂,如果仅仅只是回鹘的叛乱倒还好说!”
“哦?莫非还有其他的因素?”
“实不相瞒,本官已经派人刺探清除了,这次西州叛乱,除了吉夏斯之外,还有大食人的影子。如果我所料不错,整个西州叛乱就是大食人在背后策划,不可不防啊!”
此话一出,崔珙奏一阵愕然。如果事情真的向林深说的这么严重,恐怕西州的叛乱没有那么好平顶。
如今,归义军在陇右道的实际负责人韩家玉已经带领部队从三州退往沙西地区,如果西州回鹘再次逼近一步,韩家玉及其所辖的两万多部队就要向陇南退守,那么,接下来整个嘉峪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就极有可能沦陷。
想到了这里,崔珙奏眼神之中一阵失望,随即说道,
“林深,归义军是你的叔父一手创建起来的,如今正面临危机,依你之见,我们接下来该当如何?”
“如今情况是万分危急,要知道,当初叔父大人刚刚建立归义军的时候,吐蕃人是我们最大的对手,可是时至今日,河西走廊最大的武装就是我们归义军。
面对当下的局势,吐蕃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后与大食人、沙陀、回鹘人寻求联盟,试图重新在河西走廊地区分一杯羹。如果朝廷没有认识当下的局势,相信不就得将来,吐蕃人将会卷土重来,重新占据河西走廊!”
“哎,怎奈奸臣当道,朝局混乱,否则吐蕃弹丸小国岂敢在我大唐国土上耀武扬威?”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我已经派出一支亲兵秘密潜往长安,与洪辩大师等人里应外合将叔父救出。现在的形势,我们绝对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朝廷能够回心转意之上!”
“那我凤翔军该当如何?”
“崔大人,请恕我直言,凤翔军区区两万余人,恐怕无法平定西州之乱,不如暂时前往沙西一带,与韩大人的三路军汇合,将联军的锋芒抵挡在陇南之外,无论如何都要确保陇南的安全!”
“嗯,你说的,本官明白!”
就这样,在林深的分析之后,崔珙奏认清了现在陇右道的局势。
接下来,崔珙奏率领的凤翔军按照林深的建议,穿过嘉峪关向沙西地区进发。与此同时,林深派出的亲兵卫队也在一个月之后秘密的来到了长安外围,为营救林景做出最后的努力。
那么,这支亲兵能否在天子脚下将朝廷最大的“保护对象”营救出来呢,河西走廊的局势又将如何发展呢?
大中四年底,原回鹘外九部贵族游库磊及坝也南二人引吉夏斯之兵入侵天山牧场。
与此同时,高昌回鹘国内也发生了剧烈的部落变动。原来,自从大中二年之后,回鹘莫顿便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已经被归义军深深地钳制,随即准备暗中积蓄力量向陇右道和葱岭道发展势力。
然而,莫顿年事已高,在发展回鹘的战略方向上有些偏颇,莫顿居然想到联络大食国人一起出兵葱山道,可是这一想法遭到了自己的儿子莫贺的激烈反对,就这样,父子二人开始意见向左。
那么,莫贺为什么会与自己的父亲莫贺意见向左呢?
原因大概有两点,第一,莫贺从十几岁开始就被封为回鹘的太子,也就是未来的回鹘莫顿,可是在等待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之中,莫贺已经被最高权利深深地吸引,因此莫贺从内心深处盼望着自己的父亲莫顿快点儿去世,也好尽快的接班。
第二,莫贺在发展回鹘的国力的时候,其实是将希望寄托在了吐蕃人身上,绝不是向自己的父亲莫顿那样将希望寄托在大食国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