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杂谈:易地则同之人
虽然家境富裕,但倪瓒未染上纨绔子弟习的不良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藏书众多,经、史、子、集、佛法、道经、名家的书、画都有。倪瓒每日在家精心研读典籍外,还要练习书法、临摹古画。有时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物都随手描绘,一方面精细地观察大自然,另一方面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之长,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倪云林有严重的洁癖。他让仆人去十几里之外的惠山上挑泉水,仆人挑水回来,发现倪云林都在家里等着,而且只用挑在前面那桶水泡茶,身后那桶水用来洗脚。有时候天阴下雨、道路泥泞,上山挑水又走那么远的路实在不容易,为了泡茶可以理解,家里井水就能洗脚,仆人理解不了,难道是老板故意整我?忍不住问原因,倪瓒的解释很简单,怕仆人在路上放屁,身后的那一桶只能用来洗脚。仆人听了心里有气又笑,这么远的路,谁能保证前后两桶水没有调换过位置?再说了那屁能不能熏到水里也有待研究。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吧!
平时生活中,餐具、衣服、家具、地板一尘不染,倪云林的文房四宝也有两个专用仆人负责管理,随时擦洗。连院里的梧桐树,也要专人每天早晚用水冲洗干净。
一天,朋友来访,酒宴之后太晚,就住下了。他怕朋友不讲卫生,别睡到半夜出了门就在院里尿啊!一夜之间,他起来三四次,看这朋友喝醉了还知道进厕所,终于可以放心睡了。
倪瓒刚躺下,忽然听见朋友咳嗽一声,又担心得一宿未眠。天亮后朋友也走了,他急忙让仆人寻找朋友吐的痰在哪里。仆人找遍每个角落也没见痰的痕迹,老板什么脾气仆人知道啊!怕挨骂,只好找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自己吐上一口。跑到老板面前报告,找到啦!倪瓒撇着嘴瞄了一眼,便恶心的捂住鼻子,往一旁躲开,命令仆人送出三里之外再扔掉。
倪云林不是假干净,他有自己的专用厕所。在地上打木桩,在木桩上用香木搭建地板和围屏,再用香草制作屋顶,香木地板上留有排便的小窟窿,地面上挖土坑,坑里填满雪白的鹅毛。他在香厕里方便,排泄物落在坑中,立即被轻盈的鹅毛盖住,闻不到也看不见,比现在熏着线香的水冲式厕所还先进,看来,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因为洁癖,倪瓒很少近女色,跟老婆在一起也特别注意卫生。但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名歌姬,人漂亮,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聊得开心,倪瓒前思后想,把歌姬带回家过夜。歌姬先洗澡,在仆人的帮助下洗了很长时间,洗完了不让上床,倪瓒头摸到脚,边摸边闻,觉得不够干净,要她再洗。又洗了很长时间,还不让上床,倪瓒再摸再闻,不放心,让歌姬好好洗洗。洗来洗去,皮都泡掉一层,天亮了,倪瓒自己睡了。
倪瓒三十岁左右,大哥倪昭奎死了,接着他母亲也死了。倪瓒悲伤不己,而且他原来依靠大哥道教地位享受的特权也没有了,倪家沦为一般的大地主。他仍然不愿放下高雅的身段管理俗事,任凭手下经营,自己广交朋友,一个字“玩”!
和尚、道士、诗人、画家都喜欢跟倪瓒交朋友。吃喝玩乐只要花钱的事,都有倪公子买单。他也是这时候认识了同时期的大画家黄公望,就是画《富春山居图》的那位画画特别慢的大师。黄公望是当时新兴道教全真教中的名人,曾花十年时间,为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是黄公望“浅绛山水”的杰作之一。能让比他年长很多的名画家黄公望花那么长时间给他画画,倪瓒投资不少啊!他本人也跟着黄公望加入全真教,入教之后倪瓒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发展到高峰,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肃穆淡泊的特点。对后来的董其昌、八大山人影响很大。
倪瓒长子早死,次子跟他不和,五十二岁的时候,正值元末明初,社会现实跟《红楼梦》里甄士隐遇到的情况差不多,“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倪瓒自身的毛病太多,儿子看不惯他这样的败家老子,跟他分家。
反正自己也不善经营,倪瓒索性把自己的那份房屋田产全部卖了,然后带着老仆人和珍贵的典籍、字画以船为家,漫游太湖。地卖了,税没交,也许倪瓒根本不知道还要缴税这回事儿,没多久在太湖边上被官府抓了,关进监狱。
吃饭的时候,狱卒一边往牢房里送饭,一边喊:“开饭了!”倪瓒让狱卒把碗举到眉毛那样高,狱卒问他,我又不是你老婆,凭什么让我“举案齐眉”啊?倪瓒说:“怕你的唾沫喷到饭里。”狱卒大怒,把他锁到牢房里马桶旁边,受了几天罪,在朋友的帮助下,请托官员,又补缴税款,倪瓒才被释放。
他就继续过漫游生活,不料,一天在太湖边,遇到张士信。元末明初有几位江湖大哥,陈友谅、张士诚开始的时候都比朱元璋势力大,张士信是张士诚的弟弟。当年倪瓒在家使用悬空卫生间的时候,张士信给他送了很多钱,派人拿了画绢请他作画,倪瓒看不起盐贩子出身的张家兄弟,撕了花绢退了钱。如今居无定所、飘忽不定,竟然碰到张士信,也该倒霉,张士信不客气,把老头暴打一顿。倪瓒挨打时咬牙闭嘴,一声不吭,事后有人问他,是不是怕喊叫后打的更狠啊?倪瓒答道:“一出声便俗”。
倪瓒清高孤傲,不事俗务,即便挨打都不理俗人。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派多人到太湖寻访,找到倪瓒,想请他出来做官。他多次推辞,朱元璋就一请再请,后来他说:“只傍清水不染尘”,坚决不做官,朱元璋一看你是清水,你干净,我是尘,我脏?而且他在画上题诗落款只用天干地支纪年,不用洪武纪年,得罪了朱元璋。
关于倪瓒的死因,有两种版本,一说他临终前患痢疾,七十多岁的老头,死的时候臭不可闻。另一种说法,说他是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的。
倪瓒跟前几集说过的许由一样,是逃避做官的,讨论过的其它秉正邪两赋而生的名人,都有官场经历,或者为能做官而努力过,但倪瓒根本对仕途经济不屑一顾,在这一点上,贾宝玉跟他很像。
倪瓒留下的诗词也不少,他晚年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又脱离不了现实。想不再孤独,又无法融入社会。他有诗句“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就是他漂泊生活的写照。这一句也被《红楼梦》作者化用在林妹妹的《葬花吟》里,“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最佳损友唐伯虎、祝枝山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o、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8、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写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来被改编成《唐伯虎点秋香》,很多朋友对唐寅印象深刻也是因为周星驰先生,现实中的唐伯虎并不是娶了八位表妹又点到秋香的富家公子。从画像上看,唐伯虎长的绝对没有周星驰好看。郭德纲老师也说他看过唐伯虎的画像,就是个满脸胡子的胖子,长得还不如郭老师自己。总之,唐伯虎一点儿都不帅,更不是富二代!
他最多算是小康家庭出身,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是作生意的,有些积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很强,“士农工商”,商人社会地位还不如手工业者,通过读书学习,商就能变成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士。唐广德心想我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好好读书,辛苦做生意,我是挣钱的,人家是上门收钱的,如今也攒了点钱,得供儿子学习,将来也弄个公务员当当,有钱有势、光宗耀祖。
唐寅还算争气,十六岁考了苏州府试第一名,有了秀才身份,跟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电影里叫“江南四大才子”。唐寅十八岁成亲,作为读书人“修身、齐家”都完成了,就等着“治国、平天下”。
谁知道唐伯虎二十四岁本命年一过,他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突变。这一年他父亲去世,不久他的母亲也走了,死神却没有走,接着唐寅的妹妹病死,真是一天比一天惨。最后妻子难产,把肚里的孩子一起带走了。唐伯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停的办葬礼,办到家里只剩他和弟弟唐申,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说,谁敢比他惨啊!可惨的还在后头。
亲人相继去世,生活孤独、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守孝期间潜心读书,准备科考。守孝期满又续娶了老婆,眼看乡试就要举行,唐伯虎又出事儿了。乡试之前还有一场资格审核考试,合格者才能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唐寅在资格审核考试期间跟朋友喝酒嫖妓,被人告发,提学御史取消了唐寅的乡试资格。
后因苏州知府爱惜人才,苏州的名士,唐伯虎朋友文徵明的父亲文林等人为唐寅求情,他才有机会参加乡试。二十八岁的唐寅考了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应天府统辖南直隶,相当于现在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的高考第一。人生大起大落来的太快,真是春风吹又生啊!
唐解元变本加厉的流连欢场,放纵生活,老婆劝,他不听,老婆又怕他将来当了大官,三妻四妾不要自己,毕竟能有好的物质生活也是一辈子,就忍气吞声,不敢再劝。他的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也来规劝,祝枝山对唐寅说,一时的得意千万别太张狂。文徵明也劝他,他不但不领情,还要与文徵明绝交。
唐解元春风得意马蹄疾,进京参加会试,从苏州往北走,路过无锡,到了江阴。有个乡试考场上认识的人请他吃喝玩乐,那个人叫徐经,他夸唐伯虎文**华,乡试中了解元、会试必定中会元,还要跟唐伯虎结伴而行。
唐伯虎当然高兴啊!徐经跟刚说过的倪瓒出身差不多,也是富n代,家里建有“万卷楼”,各种典籍、名家名作都有,徐家不仅在江阴有钱有势,在京城也有很多亲朋故旧,有徐经跟着,吃喝玩乐有徐公子买单,不但省了路费,还能结交不少人脉关系。
如今,读书的学生上名牌学校,除了有利于学本事,还可能接触到条件比自己优越的人,在未来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得到同学的帮助。唐伯虎当然明白这一点,但是,有利就有害,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二场突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