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妙山决定入仕

妙山先生的脸色铁青一片,四周静寞。

唐轩觉的后背冷意直冒,太子和妙山先生争论难下,他也感受到了这凛凛的杀气。

“殿下之言过激,老夫当真是不敢苟同,老夫这数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仍然认为,人是国之根本,以仁治国,实行仁政,国运才能绵长,武,过于极端血腥。”妙山还有坚持着他的儒家思想。

周锋但笑不语,只是看着峰顶。

旁边的唐轩却开口说道:“妙山先生的话,自有道理,可治理一个大国,实在不是几句话便能说清楚的,太子如今担任监国,他所考量之事,远比先生所想要更加复杂,严重。”

周锋听了后,冷声说道:“弱者才需要别人在乎他的感受,而强者,不需要。”

妙山倒吸一口气,有点窒息,太子狂妄之极。

“殿下,请回吧,老夫已经是一个无用之人,怕是有负殿下重任。”妙山决定不跟周锋再论,他怕这年轻太子会打他。

周锋盯着他的背影,开口说道:“先生以为本宫是在跟你开玩笑吗?刚才所言,字字句句如金,本宫绝无戏言,你若不出仕,那本宫就在你这大峰山脚下,拟下旨意,焚毁书籍,让后世学子明白,此事起因于先生……”

“先生,您是万千学子众心所向,众望所归,你可不能苦了这帮勤奋好学的学子们啊,你的文章,都在教育你的学生如何爱国,治国,仁义,厚博,让大商帝国往前发展的更好,亦是您所期望之果,先生心学所述,知行合一,那先生若是拒绝殿下一番盛请好意,这不也违背了先生所说的知行一致么?”唐轩眼看着局势僵住,他赶紧跳出来圆场。

“再说了,殿下已经答应过你,在京开办学堂,若是国力恢复,户部有钱,那将来受益的学子将会更多,更广,先生的博爱仁意,也会被更多人赞赏的,这岂非利民之好事?”唐轩继续说服。

妙山先生的眉头,稍稍解开了一些。

周锋面沉如水的盯着他。

妙山先生其实在心底也是经过了一番的天人交战,太子行事果断,手腕强硬,在朝中,杀了多少臣子,早就传扬天下,不是什么秘密,妙山虽为圣贤,但他也怕死啊。

万一惹怒太子,太子一个不满,就对他手起刀落,那老命休也。

如今,唐轩的几句话,看似在赞他,实际上也是在给他找台阶下,太子不语,任由唐轩一个劲的乱夸,妙山也是聪明人。

“唐大人所言,也甚是有理。”妙山伸手捏了捏他花白的长须:“许是老夫太固执了,太子难处,老夫一介草民又岂能窥视?唉,罢了,罢了。”

周锋见妙山终于动摇了他的念头,他勾唇笑了一声,随后说道:“本宫念及先生年纪大了,就留先生在京待够五年,五年后,先生若是无心朝野,本宫便会安排先生更好的住处,让先生颐养天年,不会薄待了先生。”

妙山干笑了两声:“谢殿下恩义。”

周锋见老头子好像笑的很是免强,像他这种年纪的人,早就没有什么事业心了,他更想要的,只怕是盛名永传于世吧。

于是,周锋又说道:“先生入京后,本宫自然也会支持文人事件的发展,至时,先生盛名,将再上一层,做为文人的精神主柱,学子的精神领袖,先生之名,将名垂千古,为此,本宫愿意为先生竖碑刻像,奉为一国之师,先生以为如何?”

妙山刚才还很是免为其难的表情,瞬间生动立体了起来。

面对着这样巨大的诱因,妙山内心激荡。

一国之师,竖碑刻像,永垂不朽,万古功名。

试问,这样的名声,谁能不心动?

唐轩在旁边观察仔细,发现妙山先生早已心动,只是,他毕竟不能立即痛快答应。

周锋言毕,便没再说什么了,唐轩在旁侧劝道:“先生,殿下大恩,先生还不快快接下。”

妙山这才出言感激:“谢过殿下赏识,老臣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一句老臣,便已经代表所有了。

正当周锋决定就此离去时,妙山突然抬头问道:“殿下,如今东宫和内阁之间的拉据,已到何种程度?殿下又要将老臣安排在何职位上,老臣年纪大,耳目不明,怕是重要的职位,老臣无力应付,还请殿下体恤。”

周锋抬头看着他,淡然说道:“内阁如今在朝政上的势力和影响力,皆不在我东宫之下,要说拉据,那是时时刻刻都在彼此打压,先生尽可宽心,本宫要的只是先生在天下学子们的领袖作用,先生不需要担任朝野重任,内阁欠缺一位大学士,本宫想让先生入内阁,成为内阁成员,将来,内阁议事,先生只需以东宫为主,牵制内阁便可。”

妙山皱起眉头,殿下好手段,嘴上说不重任,直接安排他入内阁,这跟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