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重逢

“清清,你要回家了吗?”

任清听见这声音,回过头看,恰好看见站在他身后的姜弥。

姜弥对他微微一笑,说,“叔叔刚刚在找你,说给你带了姜汤。”

他一边蹲下来收拾着自己的冰刀鞋,一边抬起头对任清说,“太冷了,喝点姜汤吧。”

任清看着姜弥,“你不喝吗?我看你的手都成冰块了。”

姜汤大概是国内的特产,反正任清没有听说过国外有什么人生病了是喝姜汤的。

姜弥矜持道:“不喝。”

任清还了冰刀鞋换回了自己的鞋,走了过去,在自己的爸爸身边站定,说:“爸爸,你从哪弄的?”

“从家里带过来的。”

“好喝吗?”

旁边的姜弥妈妈转过头来,发现父子两人捧着杯姜汤,顿时笑了起来。

“我的老天,这是什么东西?闻起来好呛人呀。”

他们站在滑冰场的后门,周围路过几个人都回过头来看,因为刚刚在冰场上有一场精彩表演的缘故,许多人都注意到了他们,甚至还拍了照。

任清皱了皱眉,看着保温杯里的姜汤,“爸爸,你也喝一点嘛。”

“我不喝。”任雪杉笑了,“我又没滑冰。”

“好喝吗?什么味道的?”姜弥在一边有些好奇,也靠近闻了闻。他在滑冰的时候的确有些冷,听说姜汤可以暖身子,便看了过来。

任清纠结了一会儿,终于准备好了,屏住呼吸,猛地喝了一口姜汤,微辣的透明液体滑过喉咙,又辣又呛人的味道,瞬间让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他喝掉了一小半,小脸上的鼻子微微皱了起来,完全说不出话。

“这个姜汤太浓了,好辣呀,爸爸有水吗?”

任清感觉舌头都变辣了,轻声问。

任雪杉没找着,旁边的姜弥把自己的水壶递给了他。

“谢谢。”

任清打开水壶喝几口后,口腔中那种辣辣的感觉才消散。

现在距离6点还有一段时间,两人回到图书馆,在一楼大厅里墙壁四处转悠着,看看摆在外面的图书,姜弥回过头看着任清,“好点了吗?”

任清点了点头,随后爸爸把递给他的那个水壶合上,坐在旁边的沙发上。

“真的好辣呀。”

姜弥又笑着看他小声说了一句话,他没听清,回过头:“什么。”

“我说,”姜弥好奇地举着那个杯子,说:“我可以尝一下吗?”

他看着杯子里的姜片和澄澈的液体有些好奇。

任清没想到他会对这种东西好奇,于是把自己的杯子递给了他,“刚刚不是说不喝嘛。”

下一秒姜弥就拧开了杯子,自己尝了一下,喝到一半的时候,他开始表情有些不对劲,似乎察觉到有点辣。

不过他还是把那些姜汤都吞了下去,随后把杯

子还给了任清,忍不住笑了。

把姜汤咽下去后,姜弥发现这东西的确不太好喝,或者说味道有些特别,于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找到了奶糖,递给了任清,说:我有糖。

?本作者怀胥提醒您最全的《卷死后他穿成了天才儿童!》尽在,域名[(

任清微微一怔,接过了那颗糖,剥开,放进了口中,是一枚软糖,味道很清甜。

两人往图书馆的自习室里走了过去。

自习的时间快过去了。

随着他们走出图书馆后,这些天他们的数据排名的名单出来了,积分高而且接近的有4个学生,有的是大学,有的已经在读研究生了,最终的奖励只会给其中一个学生。

任清看见自己的名字排在了前三的位置,姜弥和他紧挨着,看上去这个综艺节目主要考察的还是这些学生们的能力。

当然这也是其中一个吸引大家看的点。

普林斯顿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很多,大家都好奇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没多久他们的名单就被公布到了网络平台上,排在前几名的还有一张放大的照片,头上戴了一个小皇冠,就像是一个金光闪闪的标签一样。

第二天节目组举行了一个聚餐,到了餐点,餐厅里已经有不少人,有些人在此之前就已经认识了,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聊天,任清一个也不认识,于是在旁边的小沙发上坐了下来。

这个节目的导演叫做安达鲁,看上去四十几岁了,表情介于慈祥和严肃之间。他从前并不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但是对于综艺节目一直以来很有热情,站在餐厅里和大家自我介绍了一番,又和大家聊天,说起设立这个综艺节目的初衷,是为了揭示一下现代社会隐形存在的竞争有多么残酷。

他想向观众们展示一个人想要真正的脱颖而出,需要哪些能力。

接下来便是参赛嘉宾们的自我介绍。

其实参加这个节目的人大部分智商都比较高,看上去对自己都很有信心,讲话也很逗趣儿,没一会儿,大家都哈哈大笑。

这时候轮到任清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就坐了下去,之后又轮到姜弥,姜弥看上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对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后又被许多人注视着,有些不自在,接着就是例行的一句话,“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节目里相遇,希望接下来可以成为好朋友。”

这么说完后大家都笑起来了,接着是一阵掌声,主要是大概看上去年纪太小了,大家总觉得这孩子说话模仿大人的样子看上去很可爱。

任清左手托着腮,慢条斯理的用叉子叉起一块牛排。

当周围的嘉宾一个一个的个大家自我介绍,正发着呆,突然听到前方的声音。

“我听说清清小朋友的爸爸是我们学校的终身教授,是真的吗?”

“好像是的,也而且还很年轻,真是羡慕这个小家伙。”

“有那么好的爸爸,要不然也不会那么聪明,这么小智商就这么高。”

“可能是遗传的。”

旁边一个男生说:“不过好像还没有见过那教授有妻子呢,是

和老婆离婚了吗?”

另外一个女生叹息了两句,“唉呀,那这小朋友还挺惨。居然没有妈妈吗?”

“那又怎样啊?那么聪明,而且老爸长得贼好看。”

后面任清就没有再听下去。

结束了。

那场聚餐后大概快10点了,坐在他们旁边,有个年纪大约十四五岁的女孩子走了过来,和他打了个招呼。

大家年纪差别没有特别大,统统被那些大学生们纳入了小孩子的范畴,一来二去任清就和那个小姑娘有些熟悉了。

她见了任清觉得很亲切,也许是因为年纪都比较小的缘故,比起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相处,更喜欢找任清聊天,不过每当这时候一边的姜弥又只是看着什么也不说。这个小姑娘有时候也会找姜弥聊天,但或许是嫌弃对方性格比较幼稚,他更喜欢找任清了。

但那顿饭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一顿饭下来,任清发现大家原来彼此之间都不算特别熟悉,又发现了大家竞争意识其实还挺强的,也不奇怪,毕竟这里是要争夺一个亿资金的。

他心中明白,很多时候游戏规则没有放在明面上说,不代表它不存在。

比如人和人之间永远都没有消失过的竞争,社会上的资源只有这么多,财富也只有这么多,从来没有什么和平相处,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这个节目只是把已经存在的现象放大了给观众看,假如有一个亿的资金,这些名校的孩子会为了争取这些东西做出什么样的努力,这些竞争又会残酷到什么地步?

天色有些晚了,大家就离开了餐厅,夜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降临。

看见结果后,有些路过的哥哥姐姐无需对任清发出祝贺,这其中也有Lucy,还有林肯,他们只是表情都有些不服气。

那天任清就这么和他们告别了,和姜弥拥抱了一下,回头再见。

回到家里,爸爸在笔记本电脑前工作,他坐在小沙发上,微黄的灯光落在了客厅里,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给姜弥发消息。

不过这次发了好几句,对方还没有回复,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迷茫,又问了一句:

-你在家吗?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姜弥为什么不回复他了?

任雪杉这时候下楼了,任清把手机放到一边,抬起头喊:“爸爸。”

“嗯,你在干什么?”

任雪杉淡淡地对他笑了,知道这个小家伙参加这种比赛是很累的,所以他也一直有关心任清过得好不好。当然了,他发现这孩子的确很让人放心。

“我在吃水果,肚子好饿呀。”任清感到一阵饥饿,任雪杉点了点头,让旁边的宋姨去弄点牛奶。

“晚上你一般喝牛奶吗?”

“还好,有的时候会喝。”任清想了想,“但是很多时候是吃点蛋糕,坚果什么的。”

任雪杉问:“你喜欢什么口味的蛋糕?”

“草莓?”任清边说一

边吃了一块水果,过了会儿,放在一边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消息。

任雪杉问:“是你的朋友吗?”

任清点点头,说:“对。姜弥。就是一起滑冰的。”

任雪杉上楼,回房间后,任清才拿起手机看了一眼。

是姜弥。

姜弥给任清打了一个视频通话,任清接起来,开口:“姜弥?”

姜弥那边似乎是在和什么人讲话,过了一会儿,说了句:“喂?”

然后走到一边,问,“清清,你现在在家吗?”

“对呀。”他安静了一会儿,说:“你呢,你在哪里?”

“我在我家的花园里。你要不要过来玩?”

任清哦了一声,说:“现在有点晚了,我都要睡觉了。”

“可是你晚上和他们都聊了很久,为什么不和我一起玩?”姜弥听上去有点闷闷不乐,虽然尽量的隐藏,但还是透露出了一点情绪。

“今天那个姐姐你和她聊了好久啊。”

听到这句话,任清吃水果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你不想我和她聊天吗?”

“没有。”

任清却听见姜弥回答了一个否认的语句,他想了想,说:“好吧,我知道了,如果你不喜欢的话,我以后就少一点跟她聊天吧。”

姜弥挂断了电话,旁边的妈妈跟着他说:“这么晚了,为什么叫他过来玩?”

“他不过来了。”姜弥把手机收了起来,往家里走,看上去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有些不好意思。

姜妈妈也一脸茫然的看着他,神色犹豫。

卧室里灯光温暖,姜弥洗完澡后穿着睡衣坐到了床边,姜妈妈把热牛奶递给他,轻声细语的说:“小弥,和好朋友之间要是有什么误会,一定要及时解释清楚。”

姜弥点了点头。

“知道了,妈妈。”

随后他掀开被子,躺了进去,关了灯。

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

几秒钟后,给任清发消息:

-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吗?

任清看见这条消息,“……”

这家伙也太可爱了吧?任清瞬间被击倒了。

不过,他还是矜持地回:

-嗯

第二天任清起床,在厨房看着爸爸忙活,吃了一顿早餐,换上衣服往学校去了。

走在半路的时候打开手机,看见那位教授给他发了几个邮件。

什么情况?是不是论文已经改完了?

任清有些感动。

在此之前,他把他已经撰写好的论文发给了教授,教授答应帮他修改,帮他发到合适的期刊上去。

没多久,任清的手机响了,是他给自己打了电话。

“清清,看见我给你发的邮件了吗?”坐在办公室里,教授问。

“谢谢教授,我刚刚看见。”任清一边浏览着

邮件,一边回复。

听他这么说,教授说道:“其实你写得很不错,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你说的把我的名字也加上去,没有必要。”

可是您帮我修改了论文……?”

那边教授打断了他的话:“不用了。我都没修改多少。你的论文我看过,格式和语法都非常标准,我就是大概浏览了一遍。再说了,你爸爸和我还是同事,我也没有必要占你这个小朋友的便宜。”

的确,乔西教授并不是很在意这论文署名的权利,他拿过的奖很多,所以对于这个小朋友来说,看见他能发出这么高水平的论文,他只觉得很珍贵,并不在意这篇论文是否需要写上他的名字。

名利这些他早都已经得到了,所以看得很淡。

任清感激道:“谢谢老师。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您做的小事……”

“那倒也没什么,不过我记起了一件事情,”教授慢悠悠地说:“过一段时间是我们国家的数学建模大赛,如果你觉得挺有意思的话,那就参加吧。”

数学建模大赛?

这一类的比赛在国内也有,他穿书前还参加过,不过不知道美帝的建模大赛和国内的有什么区别,难度相比来说是更容易还是更难?

只是参加这个比赛,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能够给他所在的综艺节目中获得更多的积分吗?

应该是可以的吧。

经过那天晚上的聚餐,他大概了解了。

这个节目的策划者是在进行一种模拟人生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任何能够凸显出个人能力的项目,都可以把别人PK掉。

所以那就参加吧。

乔西教授笑了笑,道:“像这种比赛对于你们来说就是小儿科,但是参加了也算是多个项目,反正随意就行了。”

听乔西教授轻描淡写的语气,任清笑了起来。

“教授,我也是第一次参加,不知道能不能获得比较好的名次。”

的确,他并不知道这边学生的水平是怎么样的。

“没关系,参加这种比赛就是交朋友的。”乔希教授对他笑了一笑,又过了会儿,他用安抚的语气继续对他说:“你也别太担心,像这种比赛绝对是轻轻松松的。”

乔希教授对他这么自信,任清不禁也有些迷茫,不过仔细想一想过去参加这种比赛的经历,又觉得的确好像不是特别难,还的确可以认识到许多一起组队的朋友。

除此之外,如果在比赛中表现比较优秀,是可以拿到奖金的。

任清这么想着,乔希教授在电话那边对他笑了笑,“论文可以投出去了。小朋友,未来可期。”

谢过了教授,他回到了图书馆。

每每来到图书馆,他都会被典雅而庄重的气质震撼到。

高大的尖塔、细致的雕花,以及石质的墙壁,都很有历史感,一级一级宽敞的台阶通往雄伟的大门。

内部环境也很舒服,通高的天花板

,手工制作的壁灯∷[(,以及温暖的木质书架,很有安静、温馨的学习氛围。

大面积的落地窗引入了充足的自然光,让整个空间明亮而舒适。

任清找了个座位,就把教授发给他邮箱里的已经完成好的论文,选择了一个数学领域的顶刊作为投稿目标。

如果能够发上去会发生什么?

他打开了网页,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和一些其它的资料,将论文上传了。

他所选择的\”AnnalsfMathematics\”是一份由普林斯顿大学和美国数学学会共同出版的数学杂志,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数学杂志之一。

\”AnnalsfMathematics\”的影响因子一直很高,根据不同年份的数据会有所变化,任清在JCR,JurnalCitatis数据库中查询了最新的数据,www.youxs.org,是中科院一区tp期刊。

JCR数据库是由CrivateAnalytics提供的,包含了各科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信息。

影响因子是对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评价指标,主要用于衡量该期刊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的频率,也是科研人员选择投稿期刊的重要参考,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意味着这些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较高,被其他科研工作者引用的次数也更多,通过比较影响因子,可以对期刊进行排名,也能帮助科研人员或者任清这样写学术论文的选择投稿的期刊。

一定程度上,影响因子的高低也可以反映该学科的研究热度和发展趋势。

当然了,在学术界,影响因子也被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和成果的影响力。

任清如果经常发顶刊,学术水平有多高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影响因子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过于强调被引用次数,而忽视了论文的质量和实际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刷引用次数的奇葩现象。

在任清提交论文到AnnalsfMathematics期刊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了。

要等多久呢?

一般来说,在网页上线上投稿后,期刊编辑会进行初步筛选,评估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和范围,是否满足基本的格式要求,以及是否具有足够的学术价值。

如果他的论文没有通过这一阶段,可能会直接被退回,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deskreject\”。

如果比较幸运,论文通过了初步筛选,编辑会将论文发给通常是2-3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同行评审。

这些评审专家会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进行详细的评估,并给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基于同行评审专家的意见,期刊的编辑会决定是否接受论文,可能的决定包括接受、接受前需修改、需要大幅修改后重新提交以及拒绝几个可能性。

如果需要

修改,接下来投稿人只需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订,并重新提交就可以了。

当然了,最幸运的一种情况是,论文被接受,直接进入出版流程,进行最后的排版和校对,然后在期刊上发表。

?怀胥提醒您《卷死后他穿成了天才儿童!》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根据他以往发论文的经历,大概就是这样,但不同期刊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因此他非常需要有耐心去等待最终结果。

当然了,学术期刊里论文的编辑不是普通的文学类出版编辑,通常有着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经验,拥有与他们负责的期刊主题相关的学术背景,比如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或者在相关领域有研究经验,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趋势、主题和方法有很深入的理解。

他们还有很丰富的出版经验,包括撰写、审阅、编辑学术论文等,对于出版流程和标准有清晰的了解。

任清伸了个懒腰,揉了一下眼睛,一抬头就看到周围学生们专注的身影,有的正在研究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有正在深入思考哲学问题,或者正在创作一篇文学佳作。

好认真呀......

再一转眼,他看见书架边,有一位熟悉的小少年独自站在那里。

姜弥?

“清清,”察觉到他的视线,姜弥走了过来,在他面前微微弯腰,看着那个提交的界面,道:“你也提交了吗?”

“嗯。”任清问:“你写的呢?给乔希教授看了吗,他说什么了没。”

“没。”姜弥笑了:“我给妈妈看了,她说,帮我找个地方发……论文要怎么发呢?”

“很简单的。”任清道:“下次要发论文,我帮你提交也可以。”

姜弥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好。”

这时,两人的手机同时震动了一下,他们拿出来看,原来是节目组有了新任务。

尊敬的嘉宾们:

您好!我代表我们的综艺节目团队,为您们公布接下来的任务。我们期待您们能够在以下挑战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任务一:我们将为您们提供进入学校某一实验楼的机会,希望您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熟练使用实验楼里的所有研究仪器。这是一个考验技术熟练度和学习能力的挑战,希望您们能全力以赴。

任务二:我们期待您们能够找出并证实任意一名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希望通过这个任务,提醒大家在学术道路上要始终坚持诚实正直,遵守学术道德。

任务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们希望您们能发表尽可能多的SCI论文,发表的数量最多的嘉宾将获得胜利。

我们期待着您们在这些任务中的精彩表现,并祝愿您们在挑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团队都会随时为您提供支持和帮助。

祝好运!

CBI团队

这些都是什么?熟悉一栋实验楼的每一个仪器?

任清不禁睁

大了眼睛,要知道,他们这种学数学的根本不需要碰实验室啊……

他现在明白了,节目组摆明了要折腾人,甭管你学经济学的还是学数学的,统统要进实验室体验一番。

看样子除了学术水平之外,他们还很重视参与的嘉宾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程度。

不过也没关系,虽然没进过实验室,但好在他有在物理实验室做过实验的经历。

这个任务对他而言也不是那么的难,他能接受。

至于第二个任务,找到学校里教授的学术不端行为,这个项目还真的挺有意思的。

作为一个学生,他们很少接触到学校里老师的工作和日常,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教授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呢?

不过这对于任清也不难,毕竟他有一位强大的外援,他的爸爸。

就算任雪杉平时属于哪类埋头苦干,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但是多多少少也是了解每一位教授的脾气的。他知道高校中的确有一些教授存在很多学术不端的行为,论文挂名或者是权色交易,都是很常见的。

至少在电影和电视剧里挺常见,这个任务也没关系,他能够完成。

最后,第三个任务,这个任务就难度比较大了,需要比较每一个嘉宾在一个月之内发出的SCI论文的数目判断输赢。

这种没有上限的任务是最难的,只有发出去论文最多的那一位可以获胜,得到积分。

不知道别人的情况怎么样,但是到了任清这里他同样不慌,毕竟发论文什么的上面又没有要求影响因子是多少,直接发就是了,只要能发出去。

任清有时候觉得这个节目设置得实在是相当有意思,简直就是教各位嘉宾们怎么灌水SCI好吗?

毕竟有些刊物属于那类圈内人都知道的水刊,发出去之后很容易就能够发表,甚至还有一类属于帮发论文的机构专属期刊,也就是某一类机构通过收钱的方式帮有需要的人的论文发到一些期刊上,通过走关系、给钱的方式,刷高论文发表的数量。

当然了,任清不打算用这种方法,他自己写的东西也能发,何况还背靠了普林斯顿这样的学校,发起来更加容易了。

他们的拍摄时间大概会长达一年。

在这一年里,所有的人都会拼了命地想去争夺这1亿的资金,看着这些任务,任清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这才第二周,又来了三个任务。

但是仔细想一想,完成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却是一件好事,不论是哪一个任务,实际上都是在考验嘉宾们在学校中的能力,比如说这第一个任务,让学生们是熟练使用实验室的仪器,这对以后在科学研发方面有很好的帮助。

至于第二条,找到学术不端的教授,这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也许对他们而言,一个真正具有领导力控场能力的人,是有那个胆魄去挑战权威的存在。

至于第三个任务,他就不做过多的评价了

第三个任务是在考研嘉宾庭们水论文的能力吗?

En……

从哪个任务开始?任清思考了一下,打算从灌水论文开始。

正在复习着的他眼睛微微亮,合上了书本。

旁边的姜弥看了一眼他这边,关心地问:“清清,你不看了吗?是要上课了?”

任清其身,随口回答说:我去找点期刊,你要看吗?给你带几本。”

姜弥有些好奇地问:“看期刊,是需要发论文吗?”

“对。任清对他说道:“第三个任务你看到了吗?我们得尽快多发一些论文,毕竟这个东西没有上限,比的就是最后谁发的比较多。”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藏书很丰富,提供各种各样的期刊供学生和教师参考,\”Nature\”、\”TheEmist\”、\”HarvardBusinessReview\”、\”JurnalfAmeriHistry\”、\”AmeriJurnalfScilgy\”、\”TheNewEngndJurnalfMedie\”等等,想找到的顶刊都能找到。

可是等他们来到放弃了科研期刊那一层的图书事实,却恰好遇到了一个不凑巧的人。

Lucy在那里也在挑选期刊,见他来了,目光变得有几分警惕,“你在找什么?”

“找一点和生物化学有关的期刊,”任清对他耸了耸肩,说:“我最近对于治愈艾滋病有很好的想法。”

任清当然不打算把自己想要写论文的想法告诉他,而是挑了一个看上去难度很大的说了出去。

果然,Lucy听他这么说,心中窃喜。

这孩子一上来就挑个难度大的,恐怕是发不了几篇sci了。

不过任清最近的确对生物化学相关的内容很感兴趣,他挑了几本,姜弥则是流连在Nature和Sce之间,看的不眨眼。

任清于是找了个位置坐下来,欣赏他看书的样子。

他的银发在阳光的照射下镀了一层浅浅的光,随着翻书的动作轻轻动,眼睛是月蓝色的,低眸时宛如璀璨的星辰,深邃极了。

无论是在阳光下还是灯光下,都散发着独特的光泽,有一种纯洁无暇的感觉。

不知看到了什么,他的眼角微微上扬,似乎总带着一份淡淡的笑意,嘴角轻轻弯起,神色却很专注。

壁灯的阴影下,鼻梁显得很高挺,如同雕塑一般。

仿佛是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一般。

嗯......难怪总是对他双标,任清觉得自己有严重的颜控,有这么可爱的弟弟,谁不想宠着呀。

不怪他。

第二日。

闹钟一如既往在7:00准时响起,作为一个自律的科研党,任雪杉保持了良好的作息习惯

他看了一下鱼白的天边,从床上坐起来,揉了揉眼睛。

一头凌乱的发和交领的灰色睡衣,微垂的黑色刘海,人显得有几分冷淡。

和往常一样地去了洗手间,早上也要沐浴,这对于他这样有着轻微洁癖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事。

出发去实验室前,再洗一遍澡。

水珠顺着冷白如玉的皮肤滑落下去,细细的足踝,弥漫着朦胧的白色水雾的淋浴房,模糊不清的镜子里倒影出一个苍白纤瘦的人影。

用浴巾擦干,再换上一件平平无奇的T恤,随后是浅灰色的西裤,将细细的腕表戴在手上。

7:30.

三件套换好之后,他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包麦片,倒进了装好牛奶的杯子里,搅拌了三下,慢条斯理地喝完了。

新闻推送里写着一个名字,令他有几分意料外的耳熟——

「Ori集团副董事长沈月即将出席新开发的AI医疗服务,发布会将于11日晚6:00举办……」

任雪杉一瞥,目光停了下来。

困惑片刻,他自认为应该记错了,沈月和她哥哥一起,不是在国内吗。

是错觉。

任清穿着睡衣从楼上走了下来,揉了揉眼睛,“爸爸。”

刚刚起床,他的头发很软,如同乌黑的丝缎,深深的色泽,却有点凌乱。

皮肤冷白如雪,犹如最纯净的瓷器,令人想起冬日的雪花,冷冽而纯净。

这么看,令他想起了一个人。

哎,任清一来,总是会令任雪杉记起以前的事情。

没必要,他也并不想再回头了。

......

任雪杉招呼他下来吃早餐,“有你喜欢的蒸蛋,来吧。等下凉了。”

“嗯。”任清从楼上下来了,像是随口一说:“爸爸说他今天过来看我。”

任雪杉怔了一秒,才明白他说的‘爸爸’是谁,于是道:“好啊,等他到了你住在他那边?”

任清笑道:“不呀,我们一起住好不好。”

“不好。”

“为什么?”

“因为已经离婚了。”他补充道:“但是是和你爸爸离婚,我们还是很爱你的。”

任雪杉一边说,一边清洗干净了麦片杯,放回远处,又从衣帽架上提起一件微长的白色实验服,穿上,纤细的手腕从袖口探出。

右手固定好袖扣的松紧,之后则是左手。

又从书桌上拿起一副细框眼镜,架在瘦削的鼻梁上,一切准备就绪,今天的课题也开始了。

斯文的细框眼镜、雪白的白大褂、袖口纤细冷白的腕骨,微微垂落的睫毛。

科研工作者的实验服一穿,性冷淡的气质,和他本人性格十分接近。

8:00am,他准时出现在前往实验室的那条小路上。

教学楼边是一个不知名科学家的雕像,来来往往的自行车都是赶早八

课迟到的学生。

化学系大楼矗立在晨曦之中,一进门,就嗅到了一股刺鼻的药剂品的味道。

因为高中的竞赛成绩优越的缘故,任雪杉保送了在本地大学的化学系,本科后,他又读了研,再后来是博士,所谓的天坑不是白说的,他在这个专业里待了很多年,现在依然在里面,不过是变成了教育下一代天坑专业的学生。

办公室里已经坐了几个同门,正在对着电脑分析实验数据,走廊里是几个本科生在实验室门外排队的声音。

作为一名热爱科研的‘有志青年’,任雪杉一路走下来并未发生什么太大的波澜,出生在还不错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没有太高的要求,希望他找个有钱人结婚。

当然,后来这个愿望实现了。

任雪杉和他们所期待的一样的无波无澜,大学毕业不久之后就被迫参与相亲、结婚、养娃的一生。

这样的平平淡淡的人生,对他来说有些乏味。

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只是有点可惜。

他不知道自己在遗憾什么,也许,他其实......

在座位上坐下,他骨节分明的纤长手指在屏幕上敲下论文的名字:

「Mg-Gd-Y-Zr(-Ca)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性能和断裂行为研究」

摘要:

Mg-Gd系、Mg-Dy系和Mg-Tb系等高性能重稀土镁合金,由于它们优异的比强度和良好的耐热性能,对航天航空、军事工业和赛车等领域是极具吸引力。

又敲了几个字,门被推开了。

“今天有发布会!”同事说:“走,去看看,你说不定认识呢,我听说那边据说有位很漂亮的女董事长。”

“......”任雪杉右眼皮跳了一下,他问:“你确定?她叫什么?”

同事发出不太标准的中文,高兴道:“唔,沈月?”

“那别想了。”任雪杉打断了他,道:“她结婚了,很早就是。”

“你怎么知道?”同事诧异道:“难道你追过她?”

“不是。”任雪杉严谨道:“是她的哥哥,之前和我在一起过。”

“......”

这次轮到同事惊讶了,一口水呛在了喉咙里。

等等,任教授其实是弯的?

难怪一直单身......

不对,弯的也应该看见过男朋友吧,他男朋友为什么从来没见到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