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点将

太武四年,春二月十二,齐国临淄。

上元节还没有过去多久,临淄城内还停留着不少节日的气氛。

此前从江东、徐州、荆州赶来的使者还没有离开,依旧在临淄城内交友,似乎想获得更多的关于北面泰山军的情报。

而从上元节到现在,时间不过短短月余,但对于临淄城内的豪姓们却彷佛是满漫长的煎熬。

即便对政事再不敏感的人,都听闻了最近北面的战事。

大河北面驻扎的泰山军终于南下了,而且一路势如破竹,其前锋部队早已打下了济南的东平陵。

他们当中不少人之前就是从东平陵迁移过来的,对于那里有很深的感情。

此时,东平陵陷落于泰山军之手,这让他们如何过得好这个节?

但当中一些更加敏感的,尤其是本身就处在曹军上层的人物则有更多的消息来源,所以他们也比别人更加煎熬和忧愁。

首先从东平陵到临淄已经非常近了,而且这两边路程又是一马平川,连条河流都没有。

一旦泰山军精骑能拿下,数日就可出现在临淄城下。

换言之,此时的临淄城比过去所有时候都更加危险。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这些消息灵通之士听闻了一则消息。

似乎前线的某位重将因在宿营地方的时候,被泰山军发现,然后给斩首了。

而传闻中那位重将很可能就是前线大军都督夏侯渊。

没有人敢去求证这个消息,但人心却愈发动荡了。

不过城内发生的一件事情似乎也在侧面证实了这件事情。

按照以往的传统,上元之后,会有很多本地士子向城内的鸿儒上门求学。

而城内最德高望重的大儒正是郑玄,可奇怪的是,郑玄家的大门外早早挂上了一副木牌,上面写着“恕不接客”。

这让想上门打听消息的士子们,心中更加惶惶了。

似乎在沉闷平静的表面下,一场更加汹涌澎湃的情绪正在酝酿。

所有人都在欢乐的氛围中强颜欢笑,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看向城中最核心的地方,那就是曹操的幕府。

此时这位曹公到底是打算如何应对呢?

与外间虚假的欢乐不同,曹操的幕府,冷得凄凉。

此时,曹操手里握着一封战报,目光呆滞没有一点生气。

忽然,他猛然将面前的案几推开,将眼前能看到的一切都砸碎,然后暴哭:

“妙才何罪,使我失妙才?”

他站起来,终于没能控制住情绪,冲着满堂的青、兖、豫俊秀们大骂:

“皆是尔等,非要行坚壁清野,使我失了妙才啊!”

在场的宗族大将们,如曹仁、曹纯、曹洪、曹休、夏侯惇等人,皆赤红着双眼,都不敢相信刚刚前线送来的军报。

那军报竟然说他们的大兄,夏侯渊战死了,而且还是被敌军一个无名之辈,一个叫徐庶的不入流人物给斩杀了。

这一定是谎报军情,该杀,都该杀!

但自欺欺人的幻觉片刻褪去,这些人终究还是要接受这个结果。

那位他们一直信任的大兄就这样离开了他们。

这些年来,曹、夏侯两家随曹操东西转战,不是没有挫折过的,过程中也屡有反复,但两家核心子弟却少有折损的。

所以长久以来,两家子弟都有这样一个幻觉,他们这些人都是有命在身的,就如同高祖百战得天下时,一众沛县老弟兄们不都活得好好的吗?

可现在当夏侯渊战死了,这就给众人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们这些人可能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天命,是真的会死的。

夏侯渊的战死给这些宗亲大将带来的冲击,绝不是挚爱的大兄离世那么简单,已经冲击到他们对曹操是否存在天命的层面了。

就在两家心情摇曳的时候,作为曹操首席,也是曹氏集团最重要的外姓,荀彧开口了。

他望着比过去更加苍老的曹操,想着几年前他两煮茶对谈时的意气风发,心中也是难受,但越是这个时候,作为全军首席,他就越要提出更负责的建议:

“明公,夏侯将军的死更多还是意外。敌军出山的偏军无意中抓到了夏侯将军宿营所在,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悲剧。夏侯将军为国事而死,我等也须以国事为重,不然岂不是浪费了夏侯将军的苦心?”

曹操沉默了,因为理性告诉他,荀彧是的。

眼前这位谋主,似乎总是那样理智,似乎唯一的情绪早就在他的父亲自焚在东平陵后就随之一起成了灰烬。

这让曹操有点不舒服。

他更希望的是,此刻荀彧能和他一起站起来怒骂呵斥,甚至咆哮愤怒。

但曹操知道,荀彧永远不会这样。

缓了缓,曹操恢复了冷静,对荀彧说道:

“文若是对的,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妙才战死,前线大军必须要有人主持,不然等东平陵的泰山军大军反应过来,必然要南下。”

荀彧点了点头,正要说什么的时候,审配却站了出来对曹操道:

“明公,此时济水前线的诸军中,以盖彤资历最深,战功最著,非此人无以统前线大军。”

荀彧看了一眼审配,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并没有出言说什么。

毕竟刚刚荀彧自己想举荐的实际上也是盖彤。

其理由除了盖彤老成持重,有战功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盖彤和曹操是老交情了,以盖彤为主将,曹操是能信任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曹操直接摇头:

“老盖这人太稳,做不得前线大将。我决意就以妙才麾下的吕虔为大将,统原部兵马,继续在东平陵左近袭击泰山军的交通线。”

但曹操这话,在场的智谋之士们却不同意了。

其中钟繇站了出来,告诫道:

“曹公,大将之才在于服众。而吕虔不过是偏将,夏侯将军军中与他相类的都不下四五人,如何能服众呢?”

曹操很看重钟繇的这个劝诫。

原因无他,这个从关东朝廷内乱中奔逃出来投奔自己的公卿元老,至少在政斗上不知道比幕府中的精英们强到哪里。

所以既然钟繇说这个话,曹操自然不得不重视起来。

他一开始也就是单纯从军事角度去想了,毕竟盖彤虽然军事经验丰富,手里还有一支善战的征北军团残军,但说实话军事才能真的不高。而吕虔这人,曹操非常看好此人,觉得是良将种子,自然是希望将他扶上去好收拾局面。

但钟繇说的是对的,那就是大将不是这样任命的,尤其是在敌我双方斗争这般悬殊的情况下,内部任何小的不满,都可能演化为部队的哗变。

于是,曹操遂问钟繇,何人可行?

钟繇只是从站着的那群宗亲大将中看了一眼,就对曹操道:

“曹扬武可为济水大将。”

曹扬武,即是扬武将军曹仁也。

曹仁在曹氏的这些宗亲大将中,无论是威望还是统御都是前面一排的,此番以曹仁为大将,恰似是最好的安排。

而且此前夏侯渊麾下的悍将们本来就是被宗亲大将所统御的,这会再安排一个宗亲大将去,也是能够接受的。

所以,钟繇提出的这个建议明显就比曹操的人选要靠谱太多了。

曹操也嘱意曹仁,于是他对着下面的曹仁问了句:

“子孝愿意吗?”

曹仁直接从席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曹操道:

“主公,某必为夏侯大兄报仇雪恨!”

却不想,曹操听了这话直接皱眉:

“实际上我一开始就属意你来做这个大将,可我太了解你了,就怕你将妙才的仇看得太重,最后冲昏了头脑。而现在一看,你果然如此,下去吧,这将还是换别人吧。”

但曹仁却说出了一番道理:

“主公,末将知道你是担心因怒兴师,在我军前线处于弱势的时候就主动对泰山军发起进攻。但主公你这是小觑我了,末将说这番话便是讲不忘兄仇,必要与泰山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可这并不代表末将就会冲昏脑子。”

曹操沉吟了一下,心里想了几个人选,但到底都没有曹仁稳妥,于是再一次强调:

“子孝,你去前线后,首要便是吸取妙才的教训,再不可浪进,出行必须随大军左右。此外,你依旧要重点袭击泰山军的补给道,以骚扰而不是决战对敌。最后,我将会让程公随你一同上任。举凡他反对的,你必须不能做。”

“如你能做到这三条,我就将这大将之位交给你。”

曹仁看了一眼座位席次里的程昱,不清楚这个被曹操改过名的老头有什么能耐。

要是真有能耐,那袁绍会在尹洛决战中输得那么惨?

但即便心中瞧不上程昱,曹仁还是对曹操抱拳:

“末将必能做到。”

曹操点头,随后对席位中的程昱问了句:

“我想请程公随子孝走这一遭,就麻烦程公为我好好辅弼子孝了。”

程昱连忙从席子上站了起来,深深一拜:

“敢不从命。”

就这样,众人确认了以曹仁和程昱为新的前线大军核心,专门统御济水前线接近三万的大军。

而且这一次,曹操放权比之前更大,曹仁除了会负责此前夏侯渊的部队,一直布置在济水下游的盖彤部也被划转到了曹仁的军配下,用来抗衡北面泰山军的四万大军。

至此,曹操手上就只剩下三万不到的直属部队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封从南面发来的加急军报,直接让曹操更加被动了。

原来此时的关羽部终于从沂蒙山移动到了北海境内,并先后破安丘、昌安、高密等地。

这下子曹操坐不住了,因为高密这地方就是曹操最后的退路,一旦北面不济,只有通过这里才能退往徐州一带,可现在却被关羽给断了后路。

这关羽怎么这么阴魂不散,好像和他老曹有宿世的恩怨。

于是,曹操在和众幕僚们紧急商议了一番后,在反复权衡下,终于下定出兵北海,必须要将关羽歼灭或驱除出去。

而为了达成效果,曹操令陈群再一次出使徐州,让他和陈登那边取得联系,约定徐州军从琅琊一带出击,与他共同合围关羽部大军。

对于青徐两家来说,关羽横出北海固然是切断了两家的联系,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给了青徐两家一个歼灭泰山军的机会。

这关羽是自己跳入青徐两家包围圈的,这个时候不吃掉他,后面被吃掉的就是他们两家了。

只从这一点上,曹操相信陈登还是有这个认识的。

于是,在一方面确定以荀彧为留守后,曹操集兵两万于临淄阅兵。

在誓师大会上,曹操慷慨激昂的对众吏士们道:

“黄巾八年,天下残破。他日我曹操匹马入青州,所赖青州之民,破田宅,鬻妻子,竭肝脑以养军。而今兵至,不能逆战,止以自护,养军千日岂不白费?我思之熟矣,存与亡,有天命,惟不负吾青州民!”

在滔滔一番激辞后,曹操大手一挥,高喊:

“南下!”

于是,曹操就带着两万青州大军车骑蔽路,浩浩荡荡的向着南面北海开去。

但曹操可能永远也猜不到,他所谓的济水防线会崩塌的这么快。

……

曹操为济水前线任命了新的主将曹仁,可这个决定还是有些迟了。

实际上,当徐庶得知袭杀的曹军大将正是夏侯渊时,他就直奔东平陵的丁盛处告明情况。

一开始丁盛还不相信,直到此前俘虏的曹军中真的有认识夏侯渊的,才真的确定。

而紧接着,巨大的狂喜就袭入丁盛心头。

说个难听的,这几年他被这个夏侯渊弄得也是欲仙欲死的,就是此人在平原津的镇守,使得他丁盛这两年只能蹉跎在大河一线。

而这个过程中,多少此前的下属、部将都一跃成了军中名将了?

现在好了,不仅大敌被杀,现在还有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夏侯渊是敌军前线的主将,现在意外死了,那敌军数万大军都处在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中,只要他抓住这个机会,未尝不能一战而溃敌军。

终于啊,属于他丁盛的时刻也要到来了。

为了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丁盛将城内的三千幽州突骑集结起来,准备趁着混乱直接进攻敌军之吕虔和鲜于部。

而为了感谢徐庶,丁盛还特别好心的将徐庶调入了骑军中,让他随自己一同南下袭击敌军主力。

如是,青州战事就好像踩上了加速点,一下子快进到了决战的前奏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