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时间急迫

听得朱元璋说起以前的心酸往事,朴无用沉声说道:“圣上又想起往事了?”

朱元璋挺直腰板,看着长势正旺的庄稼说道:“这人呀,年纪大了,就容易想些往事。”

朴无用开口说道:“圣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呀,如今一大群皇子皇孙,倘若是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也会欣慰的。”

朱元璋咧嘴一笑说道:“算你这个老东西会说话,说到咱心理了。”

朴无用嘿嘿一笑,拔着地里的杂草。

烈日当下,郭惠妃提着些许吃的喝的,离着大老远就喊道:“圣上,过来歇歇。”

看着郭惠妃缓缓走来,朱元璋将一大堆杂草仍在地头,洗了手方才落座在凉亭。

看着忙碌的郭惠妃,朱元璋问道:“你咋来了?”

郭惠妃说道:“姐姐让我来的。”

朱元璋喝了一碗水说道:“近些日子没到你哪里去,是咱不对,你可别往心里去。”

郭惠妃幽怨的瞥了一眼朱元璋,轻声说道:“奴家可不敢怪罪圣上。”

朱元璋嘿嘿一笑说道:“看看,还说不怪罪,这醋劲都写在脸上了。”

主子说话,朴无用自然不敢待在身边的,离得远远的。

朱元璋一把将郭惠妃拉入怀中,吓得郭惠妃急忙说道:“圣上,圣上,青天白日的,别,别……”

朱元璋哈哈大笑一声,看着怀中犹如受惊小猫一般的郭惠妃,朗声说道:“怕什么,谁敢来此呢?”

郭惠妃一颗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可洪武大帝自然是不计较这些的。

早就察觉出来不妥的朴无用,又让宫女,禁军们后退了好几百米,如此来,倒是方便了朱元璋“办事”。

此时的坤宁宫内,午睡的朱雄英嘴角留着口水,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好事情,嘴角还带着笑。

马皇后依旧不辞辛苦的纺织,尽管作为后宫之主,天下人敬仰的皇后,但马皇后从来不会穿什么华贵的衣服,从来也不佩戴什么珍贵的首饰。

在马皇后看来千好万好,不如简单点好。所以身上穿的不过是自己织的衣服,反倒是给朱雄英穿的是丝绵织成的衣服,按照马皇后的说法,小孩儿皮肤嫩,穿麻衣不好。

能在富贵之后依旧保持勤俭持家的作风,古往今来马皇后与朱元璋的节俭,估计在历代皇帝与后宫中中堪称登峰造极。

当初朱元璋称帝后,在应天府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

朱元璋每天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或者是一盘咸菜。

他所用的床,并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

他命工人给他造车子造轿子时,按规定应该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

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

朱元璋还在宫中命人开了一片荒来种菜,种粮食吃,每当粮食到了丰收的季节,除了留些自给自足或当做种子以外,还会赏赐给百官。

洪武三年,朱元璋拿出一块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丝绸拼接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此制衣服所遗,用缉为被,犹胜遗弃也。”

黄昏时分,朱元璋携手郭惠妃来到了坤宁宫,面色绯红的郭惠妃正欲行礼,马皇后挥手说道:“一家人何须如此客气。”

郭惠妃柔声细语地说道:“姐姐贵为皇后,该有的礼,妹妹可不能忽视了。”

马皇后笑道:“皇后是说给外人听的,你我可是自家姐妹,何须生分。”

朱元璋笑道:“听你姐的,以后呀,就不要这般客气。”

话落下以后,朱元璋又行至塌前,看着眯着眼睛,不言不语的朱雄英问道:“今日感觉如何?”

朱雄英回应道:“中午御医来换了药,说是再躺几天就要试着下榻走走。”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的孩子忒娇贵,想当年咱提着刀与敌人厮杀时,身上不知中了多少刀剑,休息一晚,第二天继续干,依旧是生龙活虎的。”

马皇后瞥了一眼朱元璋说道:“那是你底子好,英哥儿自小身子就弱,康复没几日就被你打了十板,现在能健健康康的那是老天眷顾了。”

郭惠妃说道:“姐夫以后可莫要如此惩罚英哥儿了,毕竟英哥儿可是皇储。”

朱元璋尴尬地说道:“咱知道,以后呀,这小子犯了错由着皇后处置,如何?”

马皇后笑道:“这还差不多。”

朱雄英倒是开口说道:“奶奶放心,我以后绝对不犯错,奶奶让我干的我就干,奶奶不让我干,我就不干。”

朱元璋无语道:“他n的,你的意思是就听你皇奶奶的,不听咱的?”

马皇后与郭惠妃闻言尽皆笑了起来。

朱雄英解释道:“皇爷爷若是处事公正的话,孙儿也会听皇爷爷的。”

福清公主与寿春公主的效率是挺快的,两人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将朱雄英所讲的梁祝故事从头到尾写了出来。

最让朱雄英钦佩的是福清公主所用措辞是极其的好,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

既然有了母本,那么接下来就该刊印成书籍在坊间售卖了,只要是卖了钱,那么自己才能去收购蝗虫。

按照目前得到的消息,朝廷的治蝗措施业已颁布下去两日了,估计再有三四天的时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蝗虫收购上来。

直隶距离京师来说还是有些距离的,按照朱雄英的想法应该派人去往直隶收购蝗虫,将蝗虫去头掐尾晒干以后,可作为美食,研制成粉末也可以对外出售。

当然让谁去直隶负责这件事情,朱雄英还是要和朱元璋或者是朱标商议一番。

时间是紧迫的,这也是朱雄英要尽快将梁祝故事刊印出来的原因所在。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下令“书籍田器不得征税”,并取消了元代刻书要逐级审批的制度,为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