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有贵客

阿回点头领教。

苏允想了想,道:“阿回你识字么?”

阿回顿时赧然道:“识得不多,不过我爹在的时候,让我去上过几年私塾,但那时候我还小,读书不认真。”

苏允笑道:“那就是有基础了,那方便许多了,这样吧,以后你跟着我抄汉书。

读史书可以知古今,阳光下没有新鲜事。

你看了史书,便会明白,如今天下事,也没有一件是新鲜的,基本上历史上都发生过。

当你读了足够多的史书,你便会对所有的事情都了然于胸,很快便可以找到其中的关键,到那个时候,你也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阿回已经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力量,闻言可以跟着苏允一起读书,虽然有些压力,但亦是欣然同意。

苏允笑着给阿回分了一半的草纸,随后给了他一支笔,道:“来,坐下吧,你从第一章开始抄起来。

不认识的字没有关系,这里有词典,不识的字标记起来,之后再查找。”

阿回兴致勃勃地跟着抄写起来,不过很快便感受到为难之处——他不认识的字太多了!

但他很快也就克服了下来,因为他发现苏允也不断的在标记着不认识的字。

阿回好奇道:“阿允,你也有这么多的字不认得么?”

苏允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是刚刚发现,我不认识的字有这么多。”

汉书生僻字的确是多。

哦,那心理就平衡了。

两人抄书抄到半夜歇下,第二日早早地便起来了。

阿回要去找村长安排招人的事情,苏允得安排迎接苏家人的诸多事宜。

算算时间,苏家一大家子也差不多该到了。

苏辙按照兄弟俩在陈州的商定,带着两家老少,从南都登船,经汴水,到淮扬,过金陵,溯江而上,先将自己一家暂且留在九江,专程护送嫂侄等前往黄州。

算着时间,大约五月左右就该到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底,很快苏轼便可以与他家人重逢了。

苏轼这人有点大条,但苏允还是要准备一些东西的。

苏轼的妻子王闰之、侍妾王朝云都还年轻,旅途之中想来也没有胭脂水粉可用,这一路也是凄凄惶惶的,可以买些名贵些的胭脂水粉抚慰她们的心灵。

苏轼的次子苏迨今年八岁,三子苏过六岁,正是贪玩的时候,可以买点好玩的东西给他们。

还有一人也不可忽视,虽然只是下人,但苏家兄弟都是她抚养长大的,此人便是苏轼乳母任采莲。

任采莲原是苏东坡母亲程夫人的婢女,侍奉程夫人三十五年,她哺育过苏东坡的姐姐与苏东坡,又照看过苏东坡的三个儿子,对苏家三代皆有恩劳。她还跟随苏东坡宦游,到过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

对于苏轼来说,任采莲就是家里的一份子。

因此也不好没有表示,不过任采莲年纪已经大了,什么胭脂水粉之类的是用不上了,但苏允也有办法,便给任采莲送些衣服头饰之类便是。

至于其他的仆人之类,便只需以银钱稍加赏赐即可。

这些东西或许不太值钱,但对于一路上凄凄惶惶的苏家,可能会稍减他们的惊惶,很快在这黄州安定下来。

不过苏家人还没有来,却迎来了一位令得黄州震动的大人物。

苏允去黄州唯一的西市上闲逛,一边看一边买些胭脂水粉,如此逛了半天,胭脂水粉、小玩具之类的买了一大筐,幸好街市上有驴车,雇了一辆,这才从城西回到了城东。

这还没有到城东,便看到阿回急匆匆地赶路,苏允赶紧叫了一声道:“阿回,做什么去?”

阿回看到苏允,顿时喜道:“阿允,家里来了大人物,连着陈太守等都跑去拜见了,老爷唤我去临江楼订酒席招待他们呢。”

苏允道:“什么大人物?”

阿回摇头道:“我不知道那大人物叫啥,不过他们都唤其为县台什么的,是县官么?”

苏允道:“我叔父怎么称呼他?”

阿回想了想道:“好像叫他做宫泽兄?”

苏允微微皱起眉头想了想,随即笑道:“李常李公择吧,不是什么县台,而是宪台,最近李常被调任为淮西提点刑狱公事,世人尊称为宪台,他是不是长得有点矮胖?”

阿回点头道:“是有些矮胖。”

苏允笑着点头,道:“那就是了,现在家里有多少人在?”

阿回道:“好多,至少都得五六十人吧。”

苏允笑道:“就算能够进大堂与叔父坐着聊天的那些。”

阿回哦了一声,算了算道:“有七八人左右。”

苏允点头道:“嗯,那你去临江楼,定一桌招牌,另外定十桌普通的饭菜。”

阿回道:“是送去大院里吗?”

苏允想了想道:“准备一套送往大院,另外,让许吉安准备一个最好的包间,食材什么也准备好,若是可能的话,我会请他们一起去临江楼。”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虽然说现在临江楼名气很大,生意也很火爆,但本地人依然觉得望江楼才是黄州第一酒楼。

今日苏允便要扭转黄州人这个观念。

连一路提点刑狱公事、以及黄州太守陈轼、通判等等大人物都到临江楼就餐,而非去望江楼就餐,这谁是第一,大约是已经没有疑问了吧?

不过这种事情也无须勉强,他们愿意在家里吃也行,若是愿意去临江楼吃,那就再好不过了,趁机给自家酒楼打一波广告,奠定下来这个地位,以后就吃喝不愁啦!

安排好这些,苏允便往家里赶了。

李公择这个贵客可得伺候好啰,倒不是说这位对苏轼极好,官途更是一片光明,以后还会几次举荐苏轼。

而是因为若是伺候好了,请这位给临江楼写点东西,那可真就奠定了临江楼的黄州第一的地位了。

苏允兴冲冲地往家里赶,离着远远地,便看到大院外停了许多的车辆,人声更是鼎沸,那是引来了许多黄州人的围观了。

门子见了苏允,赶紧开门让苏允进去,苏允吩咐道:“驴车上的东西往我房间搬。”

门子赶紧连连应是。

不过几日时间,门子以及打扫卫生的仆人都知道,这个大院里谁才是真正管事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