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的吉尔瓦斯死火山已经完全被皑皑的白雪所覆盖,在一片干枯的丛林间,地热泉冲出的溪流,蒸腾着漫天的白雾,与阳光照射下刺眼的白雪相映衬着,显现出一种白山黑水般的美景。
“呯......”
一声枪响过后,一头毛色黑白相间的野狼嘶嚎一声,扑倒在一株枯萎的灌木丛旁边,挣扎抽搐了两下,最终还是不再动弹了。
片刻后,稀稀索索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穿着军大衣的苏军士兵出现在灌木丛旁边,他从雪地上将这头死狼的双腿抓住,直接倒拖着沿来路返回,径直朝两百多米外的一处山丘走去,在那里,正有一群人聚集在一块,不知道在说着些什么。
山丘上,维克托将手中的猎枪交给跟在身边的瓦连卡,随即将刚刚摘下来的皮手套重新戴上,这才转过身,看了一眼跟在身边的安德罗波夫同志,说道:“看来我的运气还算不错,至少今天有了些收获。”
进入十二月份,卡累利阿地区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就像吉尔瓦斯的丛林地带,地面积雪的厚度已经超过了六十公分,不仅是交通受阻,所有的社会生产活动,也几乎陷入了停滞,即便是不靠天吃饭的伐木业,在这段时间也停了工,不然的话,真的是会冻死人的。
当然,相比起其它的一些生产活动,狩猎这一项工作倒是正当其时,只是在卡累利阿地区,尽管森林的生物资源很丰富,但除了当地少量的卡累利阿族人之外,包括芬兰人在内的大部分居民,其实都没有狩猎的习俗,他们的生活也不依仗这个生产门类。对于当地人来说,狩猎更多的时候只是一项娱乐活动,是用来放松心情的,而不是用来维持生计的。
也正是因为各项社会生产活动都陷入了停滞,维克托这个共和国的第一书记也清闲了下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前两天,莫斯科刚刚为斯大林同志举办了生日庆典——卫国战争胜利之后,斯大林同志度过的第一个生日,普天同庆之下,卡累利阿这边的政府部门,也基本上都放了假,他也难得的有了几天假期。
没错,这次斯大林同志过生日,维克托并没有返回莫斯科去参加庆典,不是他疏忽了,而是他在向斯大林同志做了请示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斯大林同志今年的这个生辰庆典比较特殊,联盟在庆典的举办上,搞出来了很大的声势,前往莫斯科参加生日庆典的外国代表团非常多,因此,这个生日庆典其实象征性的意味便更重了些,维克托即便是回去了,估计也没有时间与斯大林同志见个面什么的。
更重要的是,尽管最近几天的假期会比较清闲,但在这个假期结束之后,卡累利阿方面还有很重要的工作需要维克托立刻去处理,而这个工作,就是由宣传鼓动部所发起的思想整顿运动。
作为一名联盟的高层干部,维克托当然知道这一次思想整顿运动的核心内容,尽管作为宣传鼓动部门的负责人,日丹诺夫同志对此次的运动有着多种的解释,而斯大林同志在公开的谈话中,也只是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不足和盲区问题,而没有细致的讨论不足和盲区究竟在什么问题和方向上,但政治嗅觉敏感的人,都能体悟到其核心内容。
说白了,此次的思想整顿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扬苏维埃的爱国主义运动,坚决清除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残余,反对苏联文化领域中所出现的,对西方文化卑躬屈膝的态度。
这次由斯大林同志亲自做出指示,再由宣传鼓动部直接负责领导的思想整顿运动,其最直接的起因,就是《真理报》在上个月全文刊登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那一篇演讲,也就是1941年6月22号,丘吉尔所发表的那一篇,被称为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演讲,同时,《真理报》在全文刊登这一篇演讲的时候,还对其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给予了诸多的赞誉。
斯大林同志在看到当天的《真理报》之后,直接就发了火,认为《真理报》的编辑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应该秉持的立场,完全站到了联盟的对立面,成为了以英美为首的,围攻联盟的资产阶级阵营中去了,他们忘记了,苏联人不需要英美的赞扬,更不需要对英美卑躬屈膝。
于是,就因为这件事,《真理报》换了当家人,随后,斯大林同志又在宣传鼓动部的机关报《文化与生活》报上发表文章,对联盟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作出批评,认为在战争之后,联盟国内的报纸和杂志正在变味,它们所发布的内容,正在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和立场,正在向资产阶级献媚。在文章中,斯大林同志明确指出,苏联的杂志不是私有企业,它不需要,更无权去迎合那些不愿意承认苏维埃制度的人的口味。
受此影响,刚刚回到宣传鼓动部主持工作的日丹诺夫同志,迅速在全联盟范围内展开整顿工作,将一大批杂志、报纸的当家人都换掉了,这其中也包括了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共和国几家报纸和杂志的主编。
除此之外,就在宣传口上风起云涌的同一时间,联盟内还有一件事正在迅速发酵、升温,而这件事就是对朱可夫同志的抨击和批评。
因为人不在莫斯科,所以,维克托对这件事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基本上也没有太多的了解,他只知道在上个月初的《红星》报上,突然刊登出了科涅夫同志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了一九四二年岁末,在勒热夫地区所采取的“火星”行动中,作为总指挥的朱可夫刚愎自用,听不进参谋人员提出的建议,执意在发动“天王星”行动的同时,对德军莫德尔所部发动全面攻击,最终导致西方面军以及加里宁方面军蒙受巨大损失。
说实话,当初的勒热夫战役联盟并没有大肆宣传,在联盟国内的普通民众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知道这么一个“火星”行动,因此,更没有人知道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但科涅夫同志在报纸中提到的事情,显然不是杜撰的,因为他本人当时就是西方面军司令员,而加里宁方面军的司令员则是普尔卡涅夫。
且不管科涅夫同志所说的是真是假,总之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篇文章在军方的机关报上一经刊登,立刻便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诸多声名显赫的军方将领先后参与进来,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有人是站在朱可夫同志一边的,他们指责科涅夫同志胡编乱造,含血喷人,同时,也有人站在科涅夫同志一边,认为朱可夫同志的指挥水平并没有多么高明,正因为他的指挥,联盟才会在卫国战争中遭遇那么大的损失。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毕竟朱可夫同志本人的性格摆在那里,他就是个爱得罪人的人,再加上其在卫国战争中好大喜功,总是喜欢凸显自己的存在,却不愿意给别人留下一点机会,因此,对他看不过眼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就像科涅夫同志,他当初与朱可夫的关系可是非常不错的,但就是在进攻柏林的时候,双方结下了仇怨,这次科涅夫同志在《红星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没准就是在公报私仇。
在整个十一月份,这种基于军方层面的争吵就始终没有消停过,反对朱可夫的人和支持他的人势均力敌,即便是吵嘴也只能吵个不相上下,谁也压不过谁去。
但是,在进入十二月份的第一天,局势便陡然发生了变化。就在此前一天,英美在德国的部署作出变更,艾森豪威尔与蒙哥马利两位将军,在同一天被召唤回国,美军和英军的驻德部队,都换了新的司令。随后,也就是在第二天,莫斯科的一份调令将朱可夫召回了莫斯科,随后,他被免掉了驻德苏军部队总司令的职务,苏联红军副统帅以及第一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也都被一块免除掉了,中央委员会给他留下的职务,就只有一个有名无实的副国防人民委员。
这一套任免命令,就是一个非常明确地信号了,之前那些还在为朱可夫同志争辩的人,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全都哑了火,而随之继起的批评声浪,就像是冲破防波堤的海浪一样,毫不费力的便将一切都淹没了。
在这件事上,维克托完全就是一个旁观者,说实话,他与朱可夫并不怎么熟悉,在过去几年的战争中,双方有打过交道,但次数并不多,而且维克托也感受的到,作为一名军方赫赫有名的将领,朱可夫同志显然不太看的起他,而他也没兴趣去捧对方的臭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