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木落归本

转了一个圈,回到“金榜题名”书店,孙伯民和郑弘远已经回来了。

孙伯民兴奋地说:“山子,阿爹已经买了房子了,来,我们去看看,看看喜欢不?”

孙山一愣,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怎么说买就买的?

一个上午就把房子搞定了?

房子是那么好买的吗?

不需要量过夺过,再全家一起商议的吗?

怎么孙伯民说买就买的?

这不像他的性子啊,他不是那么果断的人。

而且买房子挺贵的吧,不像买把生菜,说买就买。

孙山疑惑地问:“阿爹,这么快就买到了?”

孙伯民非常兴奋,欢喜地说:“嘿嘿,房主赶着卖,我看了之后,也很喜欢,就买了。哎,买的小院子,离洪秀才的学堂不远,我想着在那里买房好啊,将来我的孙子读书也方便,走几步路就能上学了,不用像你这样要住斋舍。”

孙伯民是矛盾体。前一秒想着到府城买房子,后一秒在县城买房子。

前一秒想着孙子能成为府城人,能在府城读书,后一秒想着孙子还是留在黄阳县好,他和苏氏带着,能天天见面,能天天送他上学。

孙山无语了,不过孙伯民已经买了,现在反悔不买都不行了。

何况他都没见过院子,或许真得如孙伯民说的那样物美价廉。

孙山看了看郑弘远。

郑弘远附和孙伯民说:“山子,那个小院子真得不错,我一看就很喜欢,虽然价格贵了些,但值了。”

郑弘远也想买,可惜没钱,想不到岳父那么有钱,全款买,都不需要借亲朋好友的。

孙山听到贵了些,好奇地问:“二姐夫,买小院子用了多少钱?”

郑弘远伸出一个巴掌说:“50两。”

孙山瞪大眼睛,50两是真得贵,因为孙伯民说是小院子。

莫非他理解的小院子和孙伯民说的小院子不一样?

小院子其实是大院子?

50两可以买一个两进院了。

多说无益,不如亲眼看。

于是孙伯民,郑弘远领着孙山去看房子,郑大郎出于好奇,也跟着去。

至于书铺,吩咐对面的“蟾宫折桂”的掌柜帮忙看一看。

孙山又疑惑了,两间店铺不是竞争对手吗?

竟然放心让对面的掌柜来看铺?

郑大郎漫不经心地说:“蟾宫折桂和金榜题名幕后都是一个东家,相互看一下没事的。”

孙山服了,原来黄阳县的书铺被同一个老板垄断。

记得上辈子经常两个卖同一品类的小吃店开在一条街,结果背后是一家人开的。

如今的“蟾宫折桂”书铺和“金榜题名”书铺干着同一件事。

看来自古以来,做买卖的套路都是一样的。

孙伯民买的小院离洪氏学堂真得很近,洪氏学堂在主街的正中央,小院子在主街的最尾端,算得上凤尾。

隔着一条路,转个弯就到南区,也就是夏季布衣坊的那边。

正演绎着宁为凤尾不做鸡头。

院子的门中规中矩,能容纳一辆马车进入。

孙伯民抽出钥匙打开大门。

一走进去,有一堵影壁。

孙山愣了愣,这么一堵平平凡凡雕刻着画的墙,就显得房主不简单。

无论是夏家,孙家,郑家,孙山都没见过做照壁。

黄阳县只在黄秀才和洪秀才家里见过。

绕过照壁,整个小院子呈现在眼前。

小院子还真是小院子,真的小。

前面一个庭院,再前面就四间房子,其他的就没有了。

孙伯民和郑弘远一眼看上去就喜欢,同样孙山一眼看上去也喜欢。

这座房子,走得是小而美的精致路线。

像极迷你版的苏州园林。

小桥流水人家。

庭院里有小凉亭,小假山,有绿植,有花有草,有水井,还有一条小溪经过。

孙山好奇地看了看小溪流,原来是从外面的小河里引进,再引出去。

看到这样的设计,孙山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怪不得地方虽小,房子虽少,能值50两了。

就那个纳凉的小凉亭,小假山都值不少钱。

更不要说精心打理的绿植,花树。

房子的原主人绝对有品味。

孙伯民这50两,买得值。

郑大郎看到小院子,也很喜欢,兴奋地问:“亲家,这地方好啊,美啊。要是我阿爹看到了,肯定也喜欢。这个院子,读书人最喜欢的。你买得好,山子如今是秀才,住在这里最合适的。”

郑大郎经常看到郑童生说什么花啊,草啊,荷花,梅花啊,有时候呢喃自语,像无病呻吟。

要是让郑童生看到这个院子,肯定想办法买下来。

孙山疑惑地问:“阿爹,原房主为什么卖?”

看房子,当初肯定花了不少心血的,怎么会无端端地卖掉呢。

孙伯民笑着说:“房牙说,院子的主人在县学教书,他也是秀才,从外地来的。不过年岁大了,准备告老回乡,含饴弄孙。所以就卖掉黄阳县的房子,回老家了。”

随后孙伯民嘿嘿笑:“我买房子的时候,为了让房牙忌讳,不敢骗我。就说我有个刚中秀才的儿子,要是敢骗人,我就让你去告官。”

孙山心里暗笑,孙伯民现在也学会拉大旗,作虎皮。

孙伯民继续说:“房主听到我说秀才儿子,立即问是不是孙秀才。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卖了。刚才去衙门办手续,还说要你好好打理房子,特别院子的花花草草,他花了不少心血养的。”

孙伯民乐呵呵地说:“我就告诉老秀才,你也喜欢养花,老秀才听后,更高兴了。”

孙山也想不到孙伯民买房子还有这么多小插曲。

县里的夫子住的,弄成这样也不奇怪。文人嘛,总喜欢文绉绉的。

这个小院子一派苏州园林风格,孙山好奇地问:“阿爹,老秀才是不是江南人啊?”

孙伯民点了点头说:“是的,他说要跟老妻回江南了,他的儿女在江南,落叶归根。里面的家具也不要了。不过我看家具还不错,就补给他1两银子。”

孙山沿着小院子参观,处处透露着别致,真是个精致的老秀才。

有四个房子,一间厨房兼洗澡房,一间正厅也就是会客厅兼饭厅,两间卧室。

看得出老秀才一家不多人。

从孙伯民和他的对话,应该是他和妻子独自在黄阳县,儿女在老家。

如今老了,回家乡了,木落归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