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那年八岁

《那年八岁》还是宋远航在央视六公主上看的。

它是电影频道出品的电视电影。

虽然是电影的表现形式,却不是在院线上映,而是专供电影频道,在电视上播出。

由于这种形式的电影拍摄成本很低,编导又大多是行业内的新人,制作粗糙,故事老套没有新意,经常是烂片预定。

但《那年八岁》却是个例外。

这部片子的导演叫杨瑾,曾经拍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这也是一部儿童片,导演用清新悠缓的风格,白描了两个孩子在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里的友谊和别离,非常的好看。

因为之前看过《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印象很好。

宋远航缠绵病榻的时候,偶然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预告,说是杨瑾导演新作,便留心等着,还预约了播放时间。

电影看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杨瑾导演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水准。

与《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相比,《那年八岁》的时间线更早。

虽然影片中没有明确指出,但通过影片中的许多细节,故事应该发生在吃饱饭的饥荒年代。

如果父母俱全,在爱的滋养下,小小应该是个很让头疼的熊孩子。即使有了后妈,爸也变成了后爸,小小还是很顽强地生活着。

没吃饱,他就抢弟弟手里的大饼,还怂恿两个弟弟烤兔子吃,偶尔还会手贱,欺负一下学校的女同学,被老师拽着耳朵惩罚。

但他也是苦孩子。

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被父亲打骂。

一大早就要出门打水,瘦小的身躯总是会被水井轱辘弹开,打完水回来,一家人根本不等他来,就已经开始吃饭。

他在这个家里,是个多余的孩子。

所以。

他上学也就成了奢望,被父亲从课堂里拖出来,以每月5块钱的价格,租给了算命瞎子吴先生,帮着吴先生领道。

因为心里不愿意来,小小开始和吴先生见面的时候死活不开口,吴先生就专说狠话扎小小的心。

“你妈是你方(克)死的吧?”

“你爸喜欢你后妈,不喜欢你咯”

吃饭的时候,也是丝毫不让着小小,总是能一筷子夹住鸡蛋和肉,几筷子就都进自己的碗里。

不止对小小,过路的马车不愿意免费载他,吴瞎子也是直接开骂“没良心的,你回去找你死去的奶奶吧”!

找他算命的人家,他也是专捡狠话怪话说,越是如此,越显得他灵验,让人信服,还搏了个小半仙的称号。

而吴瞎子之所以如此,只为了一个目的:活下去。

他先天失明,得靠着这股狠劲儿才能从厄运的壁垒中撬开一道可以让他呼吸的缝。

跟别人一起吃饭,他不抢,只能吃剩的。

嘴不毒,别人一口一句“瞎子”就能淹死他的自尊心。

所以。

吴瞎子浑身是刺,先把自己武装起来,确立心理优势。

凭着一点骗术算命,给自己挣一口饭吃。

但即使如此。

小小还是凭着自己的善良,让吴先生体会了他的真心。

有天夜里,两人来到一户人家,正巧这家里死了人在守夜。吴先生给大伙说书正起劲儿呢,不料尸体一下子翻坐了起来!

“诈尸了!诈尸了!”

众人都吓破了胆儿,连滚带爬跑出去,小小也跟着跑了,喘口气才意识到吴先生还在院子里,他又赶紧折返回来。

原来是放尸体的砖头倒了,根本没有诈尸那回事。

而此时吴先生早已经吓得尿了裤子,还嘴硬说自己一点也没怕。

通过诈尸事件,吴先生发现小小这个小兔崽子,还真有点儿良心,便渐渐对小小敞开了心扉。

吃饭的时候,他犹豫半天,也愿意把其中一块鸡蛋分给小小了。

过河的时候,小小的脚被扎破了,吴先生立马撕下衣服给小小包扎,他怕小小的脚会感染,一把年纪了,即使看不见,仍坚持背着小小过河。

而小小呢,也似乎不那么讨厌吴先生了。

又恢复了熊孩子的样子,会跟吴先生开玩笑,明明是平地,骗他前面有沟,或者故意让吴先生踩到大牛粪。

吴先生生气。

棒子举地高高要打小小,落下时却是轻飘飘,自是点下小小的屁股。

一老一少,从一开始的斗勇耍狠,彼此厌恶,渐渐地成为了交心的好伙伴。

小小和吴先生还有一个共同点,那都是在八岁那年,他们没了妈。

这也是片名的由来。

整部影片虽然讲的是两个苦命人的故事,镜头语言却是明亮质朴,清新自然。

没有大开大合的戏剧冲突,就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爷孙辈的两个陌生人,在困苦的饥荒年代渐渐成为温暖彼此的一道光。

生活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我们不妨活得瓷实一点,开心一点,愁眉苦脸是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

宋远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写完《那年八岁》,放下笔,整理书稿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黄土高原上那个肆意撒欢的熊孩子。

不管生活怎么对待我们,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乐观的小小。

“《那年八岁》,《九月》?”

一直听尤东来说宋远写稿特别快,马昕来总算是见识到了。

还以为一周后也不一定能拿到稿子呢,她都做好了跟在宋远航后面催稿的准备,没想到仅用了三天,宋远航就提前交稿,这样马昕来真是惊喜不已。

她拿着稿子,迫不及待地翻读起来。

不到三万的短篇,很快就读完,马昕来忍不住冲宋远航竖起大拇指,故事里面弥漫的温暖和淡淡的忧伤让人记忆深刻。

马昕来很喜欢。

至于那首诗,则和《那年八岁》完全不同,虽然它是一首短诗,但读完以后,那苍凉悠远的意境仿佛扑面而至,如身临其境,真在大草原上一样。

两种风格,都写很是精彩。

马昕来忍不住冲宋远航翘起大拇指,“宋大作家,果然是高手啊,有你这两篇文章压阵,咱们的《大方》肯定能引人注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