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大明能够参考的对象

朱靖垣在刚刚开口的时候,下意识的想要讲的逻辑,其实并不是生产力和分配的问题。

而是利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好附加值的产品,去大明之外卖高价,获得高额利润。

但是朱靖垣马上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大明的体量太大了。

现在的人口就基本占了全世界的一半,等到二十年后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

单纯的靠技术剪刀差和奢侈品智商税,去抽那几亿泰西人的血,并不能让所有大明人全都发达起来的,只能让部分人发达起来。

当然,抽血还是要抽的,抽多少算多少,对自己的收益不重要,对泰西的损失才重要。

朱靖垣和楚玉强一直在这么干。

现在泰西人搞不出来弹力丝和人造丝,朱靖垣就支持楚玉强去卖出百倍利润。

还只是连裤袜这种生活用品,而无关军用和工业技术。

与此同时,让少量藩国出口特殊资源,比如说让大食国依赖石油销售和石化产品,维持部分藩国的高水平生活,又可能会滋生分离主义。

除了朱靖垣这个亲王的大食国,其他地方真的不适合这么干。

于是朱靖垣就不得不将自己的境界提升,将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到了生产力和分配上。

这是现在的大明适用,以后的大明也适用,就算大明统一全球,仍然适用的原理。

朱靖垣跟郝仲义等工匠和工人聊了会儿天,最后鼓励他们好好努力,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然后让他们回去继续工作。

自己跟林则徐、牛鉴等官员继续开了个会,讨论关于后续准备的考试方向:

“关于允许特定族群和混血儿通过考试,在大食国墨洲地区获得公民待遇的方案,我还有这么一些想法,要特别提醒诸位。

“首先注意,这种考核考的不是能力和知识水平,如果纯粹的放外族的精英加入,对我们大食国乃至大明而言都不是好事。”

朱靖垣说到这里稍作停顿,林则徐和牛鉴等官员稍微一愣,然后短暂的考虑之后就都表情严肃的纷纷点头了。

同时在再次在心中感慨朱靖垣的敏锐和直接。

考核能力和知识,等于把外族精英放进来,与大明自己的精英乃至普通人抢饭碗。

别说大明的普通人不高兴了,大明的精英群体也都不高兴的。

朱靖垣考虑的实际上更加的长远,并不只是在顾虑大明人的利益。

朱靖垣在考虑大明未来的族群政策,这是跟郝仲义聊天的时候开始发散的思维。

大明现在的地位,也许跟朱靖垣上辈子二战的美国加上一战前的英国类似。

但这只是一种地位上的比对,大明的情况跟他们是完全不同的。

相比美国,大明不是移民国家,大明有自己的基本族群,而且还很强势。

美国可以相对开放的吸纳所有的泰西白人,泰西白人融入之后都是美利坚的主体。

大明必须将自己的天然主体族群的利益,摆在其他外来者之上,没有人能够反过来干。

相比英国,大明的基本盘更大,足够压制和控制藩国,大明的传统文化也足够强势。

英国必须考虑殖民地的情况,基于殖民地的文化来制定管理方案,必须迁就殖民地文化。

英国殖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市场和原材料,并不契合“殖民”的本意。

大明的“殖民”行动,则更加契合“殖民”的本意。

大明最大的市场就是本土,部分藩国是资源供应基地,但大部分就是“殖民用地”。

大明就不需要,也不能太过重视殖民地的土人。

不能为了迁就,甚至满足藩国土人的利益,而忽略甚至违背自己基本盘的利益。

那样干的结果就是给自己的王朝断根。

而且,大明的主体族群也有足够的规模,改革之后纯血大明人就有四亿两千万。

相对总体的七亿多人,仍然占到了六成。

更何况,这六成大明人,还直接关联着一亿四千万混血儿。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很难分彼此的。

纯土人只剩下一亿五千万了。

所以大明不能借鉴历史上英法美在殖民地和族群管理上的策略。

不能像美利坚敞开了吸纳泰西的精英那样,让神州周边各族精英以直接加入大明。

大明的主体族群不会允许决策者那么干,那是在损害大明主体族群的利益。

关键是,吸纳了对方的族群精英,对方的族群本身仍然存在。

大明要吸收的是对方的族群,而不是某些特殊的个体。

大明能参考的对象是历史上的露西亚帝国。

一个需要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一个反复诈尸的大体老师。

露西亚帝国在族群事务上存在的问题,在大明内部其实已经存在并显现了。

本来应该被同化和吸纳的次生族群,并没有真正的完全融入主体族群。

西部和南部的斯拉夫支系族群,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族群认知,而不是融为一体。

族群融合的最佳时间,是在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出现之前,也就是古典王朝时代。

工业化的过程,持续的文明开化的过程,也就是构建现代族群认知的过程。

大明国内的局势其实已经到了临界点。

如果继续维持当前的族群管理制度,剩余的土人可能会出现类似斯拉夫人的情况。

朝鲜人、和族人、吕宋人、暹罗人、缅甸人,都属于天朝文明圈,但却不是大明人。

朱靖垣要让他们等同于山东人、苏州人、浙江人,成为大明人的子集,而不是交集。

如果过了这个临界点,还想要完全掌控他们生活的土地,就只能让他们彻底消失了。

朱靖垣怀着颇为复杂的心情,看着自己的两个幕僚,对他们也是寄予厚望的:

“我们要考察的方向,是对方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文化契合度。

“看对方的生活做事的方式,是不是像是一个大明的普通人。

“这些考核要特别避免涉及到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能够影响的因素。

“所以考试的问题,要尽可能的生活化,日常化,不具有知识层面的难度。

“只考察对方的表达能力,表达方式,大明雅言的使用是否熟练。”

林则徐和牛鉴以及官员们听了再次纷纷点头。

这么考试,招募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普通工人,不会影响大明精英阶层的利益。

也不会影响普通人的利益,因为通过考核的外族,也能获得和大明工人相同的报酬。

这会让这些外族失去本来拥有的相对廉价的优势。

这些外族和大明人本来就生活在一起,而不是从外部专门引入的廉价劳动力。

考试没有难度,只要学会大明雅言,拿到证书就能加入大明人群体。

直接的薪酬利益标准,会驱动着这些普通人,用尽一切手段学大明语。

还能增加一些岗位,增加一些就业机会,让普通的大明人也可以去当大明语的老师。

朝鲜人、和族人这种本来就基本会说大明语的,整个族群应该很快就会直接消失的。

其他形象与大明人没有明显差异的,也应该能迅速的消融。

至于有明显差异的,那就用通婚不断的洗吧,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大明人的。

朱靖垣规划了方向,至于具体的效果如何,目前都只能估测,觉得应该可行。

大食国墨洲地区蒙县工业区,可以算是这个方案和体系的试验田。

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出现了大问题,那就得打住或者再调整。

如果效果好,或者调整之后效果好,后续就可以在其他藩国乃至大明本土推广。

朱靖垣是个决策者,除非只有自己能做,否则很少会亲力亲为的直接参与具体工作,

安排了方向和要求之后,细节和具体的实施,就让林则徐和其他官员们去折腾了。

朱靖垣开始规划另外的工作,设计空调。

自己虽然来蒙县避暑了,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工作。

更加舒适的环境让朱靖垣能够更加安心的工作了。

空调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的用途不仅仅是让人生活的更舒适。

更重要的是工业空调,可以直接提高生产效率。

自己能够跑到墨洲来度假,但是自己的子民和工人不能都过来,否则油田谁去开采?

军用的空调,提升了战舰上的机械效率,提高士兵的效率,进而提高战斗力,

关键是,自己要拿战舰当游艇,那战舰也得有空调吧……

空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就是利用物质的三态变化,不断的从房间内吸热,到房间外面放热,持续循环搬运热量。

设计空调的时候,可以顺便把冰箱做出来。

空调和冰箱其实是同样的工作原理,冰箱就是把内部空间当作房间的空调。

空调的原理很简单,所以实际上相关的尝试,很早就有人研究过。

但是做空调和冰箱的关键是“冷媒”,或者叫“制冷剂”。

负责反复汽化和液化循环,不断搬运热量的这个载体和介质。

人类历史上试验过冷媒,用过酒精、汽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甚至是硫酸。

这些家伙绝大部分都有很强的副作用,想想硫酸做制冷剂的效果……

所以空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称为“氟利昂”的“氯氟烃”横空出世了。

氯氟烃的制冷效果很好,关键是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本身不可燃且没有毒性。

这类化合物一度被认为是完美的制冷材料,让空调和冰箱迅速得到了推广。

一直到几十年后,科学家才逐渐发现,氯氟烃虽然没有毒性,但是却会破坏臭氧层。

在环保思潮的推动下,人们开始重新寻找更合适的制冷剂。

无毒无害,制冷效果好,不伤害环境的冷媒,朱靖垣不知道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满足。

除了地下水……

地下水可以当冷媒,只不过使用场景严重受限。

地下水冬夏之间的温度差距非常小,冬天感觉温暖,夏天感觉凉爽。

只要把地下水抽出来,通入散热片之中,用鼓风机驱动空气循环,就能给空间降温。

关键是吸收了热量后的水怎么处理。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但问题是,地下水可以持续抽出来,却没办法以同样的速度灌回去。

要让抽和灌保持平衡,需要异常巨大的渗水系统,建设成本当然也高的让人难以接受了。

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就是把空调用过的水再净化,然后作为生活用水。

但这相当于敞开了抽取地下水,如果整个城市都抽地下水做水空调,那城市早晚沉降。

就算是朱靖垣这种“狗大户”,可以敞开了花钱,给自己的王宫搞个水循环空调,那它的效果也会非常的有限。

地下水温的有一个恒定深度,也就是无论冬夏,水温都完全相同的点。

通常在地下十几到二十米的范围内。

在这个深度以上的地下水,温度会随着地面气温变化而变化。

冬天温度会降低,夏天温度会升高。

要用地下水来调解气温,那肯定追求夏天的水温度尽可能低,冬天的水温度尽可能高。

所以地下水空调的水的来源,夏天的时候只能选在恒定点上。

地下水温恒定点的温度,就是地下水空调的调节气温的理论极限。

加上热量搬运过程和水流动过程中热量损失,实际的调节能力还要再缩小几度。

然而,地下水温度恒定点的水温,与当地地面年的平均气温,是一对非常趋近的数字。

通常情况下会略高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

大食国流沙城那边,年平均气温估计在二十七度上下。

如果朱靖垣真的不惜代价,在流沙城王宫搞了地下水空调,那能把王宫的室温降到三十度以内,就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

夏天只能降温到三十度的空调,我要你何用啊……

地下水空调应该只适合年温差巨大,但是年平均气温不太高的温带地区。

比如大明本土的北方地区,以及北殷洲的北方地区。

而且这东西也没办法在船上用。

所以朱靖垣要做空调的话,还是直接专心去搞氟利昂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