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二章 文化制衡

六六二章 文化制衡

蒋中正放下军事整顿,正在与杨永泰研究陈传瑾的报告。

杨永泰说:“虽然学了东洋的佛宗,但是毕竟还是学习了一些东西。”

蒋中正说:“革命弄成的人心动荡,是要安静下来。民心自己寻求安宁,这似乎是治国者的福分?”

杨永泰说:“不能用谋略的话,按照我们政学系的概念,就是自治。他们自治的目的是过好日子。我们有义务让他们自治过上好日子。”

蒋中正说:“要抵消东洋,只有西洋。但是对中国合适的国家,英法现在还不行,只有德国、荷兰了。西班牙的农业好,但是现在还不行。”

杨永泰说:“德国战败了,不会理会我们这些事。只有荷兰对我们很是友好。”

蒋中正说:“外交部跟他们谈谈看,就是中国腹地农民希望参观,学习他们的围海造田的精神。”

杨永泰去与外交部商量,结果很快传到荷兰女王手中。

这时候威廉女王还在直接治理国家,她把首相叫来,讨论这件事。

首相科尔京是一个绅士,保守一些。

他说道:“我们从一战已经恢复过来了。按理说,应该承担一些国际义务。尤其是中国这个东方国家,是我们教会传播新教的最好地方。但是我们的费用是有限的,所以不能赞助太多啊!”

女王说:“中国政府正在建立一个自由国家。这个比德国、比利时还乱的国家,还是多神论的人民,他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啊。我们就一点也不能提供帮助么?”

科尔京说:“大陆国家就是麻烦啊!现在德国也是一个麻烦,经济现在还行,但是各种思潮动荡。中国也是未来的麻烦啊!你看前年的族国主义?把帮助他们的人都赶跑了。”

女王说:“所以,我们要埋入种子!我们低地的北方7省,成就我们自己,还培育了美国的五月花船,他们造就的是简单信条的国家!我们现在更好了,比利时独立出去,对我们是件好事啊!”

科尔京说:“是啊。比利时还总想多要些地盘,真是过分了。”

女王说:“所以,中国不要急着统一是对的。让我们再造就一个五月花集团,然后逐渐扩散影响,最后形成华人联邦!这不就是从我们这走的五月花集团,在美国的做法?”

看到陷入神思的女王,科尔京没有那么感动。

他比较实际,没有那么宏大和深入的想法,说道:“我们先帮助他们一下吧,剩下的就交给上帝了。我看上帝的意思,怕是这些人将来也是要反复的,来磨难我们的意志,淬炼我们的神经。我们只提供回程船票,500人以内。否则议会就会提出军费的问题。我们削减军费,议会压力太大;如果我们政府总是到处用钱,议会怕军方的反弹。”

女王不满他打击自己的遐想,说道:“回程船票这点钱,就由王室费用承担好了。你的政府只是给安排到合适的地方吧。”

这样,又一批楚西省的农民出现在荷兰西南部的山水之间,这里与比利时、德国交接,也是荷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中国农民们欣赏了荷兰农民们的贸易本领,他们向他们推销水果、花卉、农业机械,还有宽容主义的新教。

但是中国农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风车、阳光玻璃房和节水技术、农业的社会保障体系。

荷兰把军费裁剪下来,都用在这个上面了。

双方最后总算找到了平衡点,就是他们教给中国农民的私人农场经营技巧,并出售整体的农场设备给中国农民。中国农民承诺学会了之后,找中国的银行帮助采购这些技术。

中国农民知道中国有银行干这个农业小额贷款,只要你肯用未来的出产抵押,银行不管你出产什么。

几个星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学到了很多花卉种植、风车、阳光玻璃暖市的技术,还有与港口贸易公司合作经营的办法。

荷兰人是很会做生意的,港口城市和海上马车夫的生活,让他们也很宽容各地的思想。基督宗教各派的互相屠杀,荷兰总是能躲过去。

其实,五月花清教徒集团离开荷兰,回到英国,再奔赴美国新大陆,不满意的就是这种颓废于现实的宽容。

英国国教是不宽容;荷兰宗教是太宽容。清教徒只是不甘于这么浑浑噩噩,所以在美国才能坚持自己的简单信条。这些信条,被后代作为自由的神圣来源。宽容而不妥协的世俗国家,世界警察,上帝保佑美利坚。

但荷兰更比较适合华人。

华人做生意的热情,与他们很相似。但是荷兰各种新教派别的信仰,也让荷兰农民更为诚信和专心于自己的事业。这些基本的环境,华人不可能没有感觉。

这次农民甲、农民乙没有跟过来,因为好事不能总是轮到他们身上。

来的是楚西省本部南阳府,和隔山邻居安康府的农民。这里的农民,却是很专业的种田种草养殖的好手。他们学会了私营农场的运作,并订购了意向的设备。

当然,也知道这里的福利保护,和专心于长远的作风,有着他们信仰的神的保佑。

回来后,中国的农业银行代他们采购回来这些牛奶的挤奶设备、先进的农业犁、包括谷仓的传送设备。这些东西国内是可以生产的,但是都是非标准的设计,创意和设计工艺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才智和时间投入。

还是买回来就好了。

农民们自己开始组建社团,互相承诺学习荷兰的合作方式,一定要丑话说在前面,按照契约精神。当然,许多人回来后要找教会听一下荷兰农民信奉的道理。信仰的事情,一时还不捉急。

等有了挫折才用得上。

从此,荷兰抓住了南阳府这个地方,因为中国的贸易对他们很重要了。

日本也开始注意与中国的农业地区的贸易,因为日本的农产品开始跌价。

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开始了蔓延。

楚西省的农业体系建设对两国经济保持了拉动;中国几家农业贷款银行开始投入楚西这里。农民们有钱自然是要投资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买自己熟悉的学习国农民。

因为这些农民胆子大了。

农民们想开了,大不了破产。破产之后,土地还在,也还有吃的。因为法律规定,破产也不用土地产权偿还,只是土地出产物抵押,慢慢偿还就可以了。只是再重新开始新生意,当然因为有抵押,还是要承担旧债务的。

这是楚西省的政策,保障地主们不要消失,不要被银行资本家给消灭了。这样,农民们也不用心慌,稳定地开发和保护这里的水源地。

农民慢慢知道了这些法律的好处。

此后,政府不再组织了。有些家底的地主,或者自己,或者派出长子,去荷兰、日本继续学习。与这些基督教和理性佛教农民朋友保持联系,继续采购。

这些老地主当家谋划,长子学习的传统慢慢形成了。但也有些日本和尚被请来传道,好在隐隐约约供养在农民家里,没有形成规模。

对于欧美的经济危机,现在是蒋中正关注的。他还是兼职的行政院长。但他看不明白这件事的影响。

他责成宋子文等人研究,看看对中国的影响。

宋子文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上海金融资本家的影响较大,对政府的奢侈品税收,还有进口关税有些影响,仅此而已。因为农民们本来就是只生产不消费。经济不危机,他们也只是贡献出产,而不贡献消费税。

现在也是如此,所以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基本上无影响。

除了农业经济和服务农业和商人的经济,剩下就是军火经济,这是政府采购的,刚性的。与世界市场没有多大的关系。

现在,银行的钱,不敢投资那些投机业务了,只好贷款给农民。土地总不会贬值的。

这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消费有好处。

经济没有问题,蒋中正开始研究黄埔系的问题。

他把自己的黄埔一期直传弟子们找来,这些都是让出军队指挥权的中级军官,就是旅、团长。

胡宗南是年龄比较大的黄埔一期生,比徐象谦还大七岁,当年已经34岁了。他师范毕业后,当小学教师,事业不顺加上还要逃婚,这才找朋友投考军校的。

现在胡宗南从国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位置上被拉下来,心情自然不好。

蒋介石说:“寿山啊,我原来在军校时期,教导你们要为了国家,要为了民族,要为了革命而奋斗,还记得么?”

胡宗南说:“校长教导,自然是记得的。我的第二旅是模范旅。”

蒋介石喃喃地说:“记得啊!尊师重道,真理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