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告都尉,此战共斩敌首四千有余,降二千五百一十六人,俘获马匹三千匹,牛羊数百,粮草铁器不计其数,现已派人运往宁县。
我军伤三百二十三人,战死二百一十九人,战死者名册已报军事令。”
周立与一众将领站在长川残垣断壁的城墙之上,听兵士汇报此次的战果,
“派司律卫监管战死者抚恤的发放,如有敢贪吞者,斩,
派斥候通知玉成,让他不必追了,收拾军队回宁县待命!”
“领命!”传令兵急匆匆的下去传令去了。
这次对战,以不足十分之一兵力的代价,大破了匈奴二万大军,说实话,这个伤亡,在周立的接受范围之内,
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百,
战争从来都是死人的东西,不是花前月下。
镇北的兵器锁甲虽强,匈奴的弓箭和弯刀也很致命,匈奴不是纸糊的,
打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看着兵卒将一个个镇北军的尸体抬到上川城中,周立的心里还是有着一阵阵的悲凉,
在昨日,他们都还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在其中他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那些人昨天还亲切的喊过他“都尉”,今天已经变成一具具冷冰冰的尸体。
这些战死的兵卒周立都会差人把他们运回家乡,不会让他们曝尸荒野,
军事令会把他们的尸体送到他们亲人的手中,并给他们的亲人送上丰厚的抚恤。
但周立必竟不是儿女情长,心慈手软的人,
几个呼吸,他就收起了自己的慈悲之心,
他用手拿起一块城砖,指掌发力,那砖就在他的掌中变成了一道流沙,随风飘落到上川城下。
“你的兵也战死不少吧?”周立向身后问道。
在周立身后站着的,正是赵云和耿照,
赵云道:“上川守军七百,还有五百义军,活着的只剩二百余人!
都尉要是晚来半日,上川恐怕已经落入了匈奴之手”。
“我晚来一日,你也还守得住”。
周立淡淡的道:“只是你可知道,此次我派兵前来,并未接到皇上的手谕和军部的命令”。
听了周立的话,赵云和耿照面面相觑,
要知道在大汉,军队的调动和出征一定是要经过军部的允许的,
镇北军身为上谷郡边军,按律当属幽州和并州刺使统领,
如果是未取得军令而擅自出兵,其实这是一个不小的罪过,
这次好在赢了匈奴,要是镇北军败给匈奴,那周立最少也得抄家灭族。
赵云忽地单膝跪倒道:“谢都尉深明大义,驰援上川之恩,赵云本来久闻中郎将公孙瓒勇武无双,威震边疆,想要前去投奔,
但今日之战方知都尉才是这北疆真正的英豪,望都尉收我兄弟二人,以后赵子龙追随左右,万死不辞。
“子龙快快请起!”周立连忙把赵云和耿照一齐扶了起来,
这个结果当然是他乐见的,其实他身为关都尉早就注意着身在上川上赵云,
赵云可是三国的名将,号称常胜将军,长坂坡七进七出天下闻名,这种良将谁人不喜?
但周立也不可能直接跑到上川说,“嗨哥们儿,我知道你猛的很,以后你跟着我干吧!”
这样的话怕不是得让赵云把自己当成脑残。
而今天这个机会正好,历史上赵云先投公孙瓒,后随刘备,被封顺平侯,随着刘备一生戎马,
而今天他跟了周立,那人生的轨迹将会彻底改变,
不说别的,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肯定就不会再有了。
其实一直以来,周立都小心翼翼,并没有主动的和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做过什么交集,
因为他怕一件事,
他怕因为他做的某一件小事,而影响历史的进程,
说白了,就是他怕这天下不乱,
如果天下不乱,那他这个小小的关都尉可以说是毫无翻身的机会,所以他这些年还算隐忍,
一切都在等着那件大事的发生,
那就是十常侍诛杀大将军何进,董卓进长安,
这件事的发生,标志着乱世已不可逆转,天下大乱掀开序幕,那之后他再做什么也就毫无顾虑了。
算算时间,其实也应该差不多了,所以他收赵云也没了心理负担。
“此战辛苦,此地我已派人留守,战死的义兵和守军也一并按我镇北的抚恤发放,子龙先随我回宁县吧“。
赵云拱手道:“全凭都尉吩咐”!
清点战利品,打扫战场之后,周立带着镇北军得胜回归,
还没到县城门口,就闻得钟鼓齐鸣,百姓出城夹道欢迎,
镇北军大破匈奴的消息早就传了回来,
老百姓们都很高兴,因为官军打了胜仗,那就意味着匈奴近几年都不敢南下抢掠,就可以过几年太平日子了。
其实在周立身为关都尉的这几年,上谷郡的百姓也享受了难得的太平,
虽然周立的有些律令让这些封建社会的百姓很不舒服,但总得来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对他很感激的,尤其是经历过战乱的逃民,
但恨他的人也不少,因为周立这几年可没少杀人。
回到了都尉府,却见都尉府外停着二骑高头大马,大刺刺的将马系在都尉府的门环之上,
回到城中,众将士都归营的归营,归家的归家,也只有负责周立近卫的公孙贺随在左右,
看到此景,公孙贺立马就怒了,拔剑就要将那两匹马斩了,被周立伸手拦下。
“你急个毛啊,你这爆脾气啥时候能改改?”
“我这爆脾气就改不了了!小时候我多文静一孩子,也不知道谁把我教成这样的?!”公孙贺没好气的道。
“好好好,我不和你一般见识!”周立连忙道,“我们进去看看,我观这架势,应该是‘上面’来人了”。
果然,等二人和侍卫们进了门,都尉府的老管家福伯就迎了上来,
福伯的儿子是镇北军,平黄巾之乱时战死了,全家只剩他一个人,就被周立收留来负责都尉府的大小事务,
“都尉,您回来了,并州来了两名令官,说是要给您传令,我让他们去军中等您,但是他们说就要在这儿等,老奴也没有办法。他们现在……”
福伯话还没有说完,就见从里走出两个人来,两人趾高气扬,来到周立面前道:“你就是镇北军关都尉周立?”
周立点头,“我就是周立!”
左边那人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从中倒出一枚刺使旗令,后边篆刻着一个并字,一抬手道:
“镇北军关都尉周立听令,现命你调集兵马三千,由东向西,往长安进发,在长安城外汇同董刺使,讨伐十常侍,进京勤王!
还不快快接令!”
(求鲜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