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政治任务”专访

“是!我们知道!”田中树下和山野井都点头。

松村俊夫又说:“知道就好,他本人没有什么攻击力,只比一般的蚂蚁粗壮一点。”

“他的那些保镖就不一样了,你们要见机行事,把他解决掉。”

“是!”田中树下和山野井再次答道。

刘峰自然不知道一场巨大的危险悄悄抵近。

市府的一辆公务车停在了医馆门前,管阅从车上下来。

他匆忙走进岐黄医馆中,“你们刘医生在吗?”

“在的,现在有患者。”廖燕说:“管秘书,要不你直接进去吧。”

管阅点点头。

他走进刘峰的办公室,刘峰正给患者在诊断。

见管阅到来,刘峰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等一下。

管阅耐心地等刘峰给患者四诊,又开药,送走患者。

“管二哥,你怎么来我这里了?”刘峰好奇地问,顺便给管阅倒来一杯水。

管阅笑着说:“有你的邀请函,徐工很重视,特意让我送过来。”

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张大红邀请函。

刘峰接过去看了看,当即就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件事。”

管阅说:“这是官方正式的邀请,随文件发到了市府,徐工说是你这张名片对外展示的时机到了。”

“整个江南省从来没有中医参与过这种高规格的会议,华夏虽然是主办方,但参与的名额也不过

五人。”

“所以,省市领导都非常重视,让你做好充分准备。”

“好的,我知道了。”

管阅又说:“还有一件事,省电视台准备前来江城市,对你做一期专访,配合你的这次出行。”

刘峰一怔,“有这个必要吗?”

他觉得只是参加一个会议,完全没必要放大宣传。

管阅很慎重地点头,“有必要,这是政治任务,你是年轻中医人的代表。”

刘峰抓了抓头发,“我从来没有面对过镜头,会紧张地。”

“哈哈哈,老三,你都会紧张,说出去谁会相信,别推三阻四了,你是中医人,总要为中医代言吧。”

“好吧,你们这是赶鸭子上架啊。”

“反正我把话传达到了,省台是后天过来,宣传部的周部长会带过来。”管阅笑道:“那我先走了,不耽搁你的工作。”

“好吧。”刘峰站起来相送。

管阅出了办公室,随后又有病人进来。

中午吃饭时,刘峰便把专访的事说了说,安排今明两天要把卫生做到位。

饭后,贾升刚笑眯眯地把名人签字簿拿了出来,在那面锦旗墙上比比划划。

“贾老,你这是干什么?”刘峰奇怪地问。

“我看在什么地方来安置它合适,省台要过来专访,少不了要录像。”

“我们医馆有如此多的名人留下了墨宝,你说震惊不

震惊!”贾升刚兴奋地大笑。

刘峰抚额,满头黑线。

不过他还挺佩服贾升刚的执着,每次有重量级人物来了,都是他出面让对方留下墨宝。

时间很快,就到了专访这天。

医馆照常营业,并没有因有专访而停止。

只是刘峰为了配合这次“政治任务”,穿着上相对要正式一点。

上午九点,有喷涂“江南省电视新闻台”字样的商务车停在了岐黄医馆外。

同行的还有市宣传部的领导周志等。

省台的摄影师一下车,便开始在岐黄医馆外进行取景。

周志带着一个身穿职业装的女孩子走进医馆。

廖燕早知道今天是刘峰的专访,就连忙通知刘峰出来。

“刘医生,这是省台的记者朱美艺。”周志给刘峰引荐。

对于朱美艺,刘峰还是不陌生,经常在电视专访节目中见到,是一个提问比较刁钻的记者。

“你好,刘医生,事先看过你的资料,没想到果真很年轻。”朱美艺伸出了右手。

“欢迎欢迎。”刘峰笑着和对方握手,“第一次接受大记者的专访,还比较紧张。”

“没关系的,我们就随便聊一聊,本来事先有个专访的问答框架。”

朱美艺咯咯直笑,“在见到你本人后,我决定不要那个问答框架了。”

她扭头对周志说:“周部长,我和刘医生进行随

机专访吧,或许这样更自然一点。”

周志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这种随机专访,朱美艺的提问就很随便,随便不代表简单,反而会更刁钻。

同时也非常考验刘峰的随机应变能力。

不像事先有问答框架,刘峰还能有针对性的准备。

周志看了看刘峰,“我是没有问题的,主要看刘医生。”

“那好吧,我们就随机,我也不想有固定模

式。”刘峰无所谓地答道。

双方在进行简单的沟通,摄影师也来到医馆内取景。

还果真对着锦旗墙拍摄,最后在中间发现了贾升刚的名人签字簿。

对着墨宝进行了一番特写。

这让贾升刚心中哈哈大笑。

最后,专访的地点就确定在了刘峰的办公室。

等摄影师和灯光全部到位后,朱美艺还进行了补妆,录制了外景便正式开始了。

朱美艺提问:“刘医生,你作为本次世界中医研讨会中,我们华夏最年轻的中医,据我了解,你还曾攻读过西医,在当今社会中,西医的收入更可观,为什么你会选择中医?”

刘峰笑了笑。

“我的医术来自我爷爷和父亲,他们都曾经是大家口中的郎中,走乡串户四处行医。”

“从小我就跟着爷爷和父亲,体验过行医的酸甜苦麻辣,或许正是有这种经历,让我有中医情怀。”

他顿了下

,“怎么说呢,用薪火相传来形容或许更准确一点吧。”

朱美艺笑道:“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传承,一代传一代,永不熄灭的火种。”

刘峰点点头,“是的,中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的确是断了不少传承。”

“但华夏文明几千年,中医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说明中医有存在的必要性。”

朱美艺又问:“据我了解,你还有一个外号叫刘三剂,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治病不超过三剂药吗?”

刘峰哈哈大笑。

“那是误解误解,这是同志们对我的褒奖,假如对患者病情判断准确了,能一剂中药解决问题,又何必要两剂,三剂,甚至更多?”

“那样只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延长生病的时间。”

朱美艺补充,“如果我们把你这个做法升华一下,就是做一个有良知,有医德的中医人,对吧。”

“是的!”刘峰答道。

他在这里接受专访,在京城的国际机场。

有两个年轻人走了出来,拦下一辆出租,“师傅,请到戴河去。”

“好的,两位先生,你们到戴河去旅游吗?”

“是的,我们从内地过来,戴河有著名的避暑山庄,不去走一走,实在是太遗憾了。”

其实,这两个年轻人就是从日国赶过来的田中树下和山野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