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招聘一出,天下动

京都,朝东社区医院。

“这几天患者怎么少了?”老医生庄建国疑惑的朝周围的年轻医生问道。

往常的日子,他都是忙到下午六七点,才能把患者看完。

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患者明显少了许多。

到了下午三四点,基本上就没什么人了。

年轻医生回道:“您还不知道吧,我们附近的大悟医院提出了一个口号‘病人进门,医院全责’,只要是去他们医院看病。

被误诊了,或者发生了任何的医疗事故,他们医院承担患者的全部治疗费用。

并且还报销来回的路费。

这不,很多远道而来的患者,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奔去了大悟医院。”

“病人进门,医院全责,这大悟医院敢喊出这样的口号,是不是在做表面工程?”老医生庄建国皱了皱眉头,质疑道:“会不会只是糊弄患者的说辞?”

“这......如果换了别人,或许有可能。”年轻医生说道:“如果是苏董提出来的,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苏董?谁啊?为什么这人提出来的就没有问题?”庄建国还是不理解。

“您平常不怎么看新闻,对苏董您可能不了解,我给您简单介绍下。”年轻医生主动介绍道:“这位苏董,全名苏牧,是红象食品的董事长!

红象食品在他的手中,把桶一食品和糠师傅赶出了龙国市场。

就在红象发展壮大的时候,他把估值千亿的红象食品一部分直接捐给了红象食品的员工。

一部门成立了红象基金会,这部分股份盈利的部分全部用于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这大悟医院就是苏董离开红象之后,收购的。

自从他接手红象之后,先后把大悟医院存在的1.2个多亿的医疗纠纷给处理了。

让那些患者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同时又提出了‘病人进门,医院全责’敦促大悟医院的医生们为患者负责。

这段时间实施以来,根据患者口口相传,大悟医院的治疗效果挺好。

虽然也有误诊的现象存在,不过出现之后院方都会立刻启动赔偿程序。

不管是几十块、几百块,亦或者几万、几十万,只要是误诊造成的消费,大悟医院方面全部赔付。”

“这医院不赚钱了?”庄建国有些难以置信的继续问。

年轻医生回道:“苏董说了,大悟医院以赚钱为耻!如果大悟医院赚钱了,就是他们这些管理人的错误。”

“好!好!好!”庄建国连道了三个好:“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患者的诊治为中心!

这样的医院,才应该是人民的医院。”

“庄老,您对这医院评价挺高啊。”年轻医生建议道:“对了,庄老,我听说大悟医院最近在招人,尤其是三甲医院退休的老专家,他们愿意高价返聘!以您的医术,在大悟医院肯定能治疗更多的患者。

说实话,您这么高的医术,在我们这小小的社区医院有点屈才了。”

庄老刚来的时候,年轻医生对他的履历并不怎么了解。

后来眼看着一个又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前来返聘他,顿时觉得这个庄老不一般。

私下打听之后才知道,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头,竟然是龙国工程院,呼吸内科学家,龙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曾被授予“龙国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等等。

一个个珍贵的成就,那都是对庄老人生贡献的评价。

年轻医生开始的时候还想不明白,这么多大医院都要返聘庄老,同样都是救病治人,庄老为什么宁愿跟自己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呆在社区医院坐诊,都不愿意去京都协和等知名的三甲医院。

直到跟着庄医生工作了一段时间,年轻医生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原本,庄老之前在边疆的部队援助医院工作,那里的工作条件艰苦,大家去那里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的医疗状况,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庄老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扎根就是四十多年。

前些年,到了退休年纪,这些年因为严重透支,有关部门在老人退休之后,把他接到了京都休养。

经过几年的休养,庄老的身体恢复了不少,有心想要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于是应一家三甲医院的邀请,去那里工作。

因为看不惯医院内部的一些潜规则,庄老一气之下,愤然辞职。

再之后,即便其它的医院老邀请,庄老也都统统拒绝。

只是在门口的社区医院,专设了一个门诊,免费为前来的患者看病。

就这样庄老义诊的名声越传越远,来的患者也络绎不绝。

一个小小的社区门诊,硬是比普通的医院都要忙碌。

“大悟医院?”庄建国好像想起了什么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庄老,您要是去的话,我能不能跟您提一个小小的请求?”年轻医生兴奋的问。

庄建国问:“什么请求?”

“您能不能带上我?”年轻医生腼腆的笑道:“我还想跟着您继续学习呢。”

“你先帮我联系下,看看他们有什么条件。”

听到年轻医生对大悟医院的介绍,庄建国有些心动了。

在门诊确实可以给患者治病,可每天接触的病例有限,以庄建国的医术,在这里确实有点大材小用。

几乎是同一时间,京都协和医院,院长办公室。

“关主任,要不你再考虑考虑?”京都协和医院院长张扬,拿着关鹏举的辞职信,心有不舍的挽留道。

眼前的关鹏举是心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从事心外科临床10余年,能独立完成成人心外科常见手术,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心外科疑难复杂病例。

多次领导团队获得世界级医疗奖项,先后在柳叶刀等重要医学期刊上发表了10多篇论文。

如今,四十多岁的他,已经声名鹊起,有着京都协和心外科第一把刀的称号。

这样的人,可是京都协和医院重点培养的对象。

也是心外科主任的第一接班人。

如果顺利的话,将来京都协和医院心外科是要交接到他的手中。

只要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知道,继续呆在京都协和医院,他的前景将会无上光明!

可就是这样无上光明的前景,他竟弃之不顾!

毅然决然的要辞职去一个二流的民营医院!

这就让人十分费解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