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紫金法徽

副将闻言眼神坚定,“国师既如此说,我等必定精忠报国。”

随着号角声声,大明铁骑浩浩荡荡的向北而去,驰骋沙场,只为平息战乱。

战鼓如雷,金戈铁马,两军交战之际,林澈在军中淡定自如,他的指挥决定了整个战局的变化。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面对蒙古叛军的猛烈攻势,林澈亲临前线,身先士卒。

他斩杀敌军统帅,摇旗呐喊,引领着士兵夺旗斩将,将叛军彻底击溃。

战场上,林澈虽非武将,但他的战略布局,气魄与胆魄却让所有武将汗颜。

他的兵法运筹,神机妙算,仿佛总能在关键时刻洞见生机。

“看国师驰骋沙场,敌军无不望风而逃,大明之福啊。”

士兵们互相鼓励,身为大明之兵,此刻倍感荣光。

战事平息,林澈之名,名扬四方,各地的百姓无不对他顶礼膜拜。

因为他们知道,是这位国师不仅有策略智谋保护了国家的稳定,更以个人之力征服了战场上一次次的风暴。

“此番功劳,天下皆知。”朱元璋对林澈道:‘朕说过,定内患者,封侯平外患者赏赐万金,林澈你两者皆做,朕当加封你为太傅。’

林澈的话一出,满朝文武无不唏嘘,他们一面赞叹林澈的威名与智谋,一面又对这降下的厚赏感到震惊。

国师的位分,再加上太傅的封赏,在整个朝廷中,林澈的威望与荣耀已经难以撼动。

然而,林澈不过微微一笑,淡然回道:“国家安宁,乃是我辈最大的封赏,其他名利,林澈不敢妄想。”

朱元璋闻言会心一笑,对这位既精通朝堂之上运筹帷幄,又能征战疆场之下授旗的大臣,更觉得敬佩。

“好,好个国家安宁,朕今日才知,大明之所以绵延不息,乃是因为你林澈这样的忠良所在。”

而在京城同朱元璋交流之后,林澈再一次退下锦袍,穿着朴素的长袍,回道他的书房之中。

对于朝堂的名利,他向来淡然,他对自己的定位始终如一——国家的守护者,百姓的庇护神。

京城烟云之下,紫禁城内灯火通明,国师林澈步入宣德殿,长衣飘飘,宛如云中仙人降世。

此时殿中群臣已列,众人的眼光纷纷转向这位刚从蒙古边疆归来的大明英雄。

朱元璋站立于龙椅之上,目光如注,扫过在场的众人,最后定格在林澈的身上。

他的嗓音,响亮而慷慨:‘林澈,朕已经闻听你在边疆所立功绩,此次平叛,你用妙计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朕特此表彰,全朝共贺。’

林澈微微施礼,谦逊回应:‘谢陛下盛赞,臣不过尽数自己份内之事。’

朱元璋满意点头,眼中不难发现他对林澈的欣赏和信任。

他转首令左右取过一个锦盒,亲自打开,里面是一枚紫金铸成的徽章,上面刻着龙纹和法阵,象征着最高的荣誉与权力。

“紫金法徽,是朕赐予你的信物,可代替朕整理朝纲,特授予你紫金大国师之位。”朱元璋郑重宣布。

群臣哗然,青云直上,国师的位分顿时上升至极。

紫金法徽的重量,在场的每一个人顿时感觉的得到,林澈接过徽章,缓缓低头,“林澈叩谢陛下厚爱。”

朱元璋再度高声,而言语间吐露出深意:‘谋国者不可一日吾师,朕今日赐予你紫金法徽,非但为了赏赐你的功劳,更希望你能继续辅佐朕,一同开拓大明的未来。’

“臣领旨,必然不辜负陛下与大明百姓之希望。”

林澈正色承诺,他的话语坚定,目光磊落,昭示着他坦然面对权位的心智。

晚宴上,林澈就坐于朱元璋身旁的位置,群臣中有的羡慕,有的忌惮,林澈的地位异常特殊,他不仅掌管着朝政之势。

更是探知天机,御使造化之人,然而,国师的心思,向来是迷雾重重,难以捉摸。

以为心胸狭隘的权贵郑重,面露不悦的低声议论,“林澈此人,地位已高,圣心又宠,朝中谁人还能制得住他?”

边上一位小臣窃窃私语:“国师功高盖世,我们等皆是俗人,岂敢妄议。”

郑重的表情沉了下去,心中知道自己说话不慎,今日此席,每一双眼睛与耳朵,都比平日里锐利。

他唯恐自己的窃窃私语被林澈听进耳中,冲淡了国师对他的好感。

在场的众多朝臣中,也有不少与林澈一同出征边疆的将领,他们则是由衷的敬佩这位法术高深的国师。

间隙间,以为老将刘江前来敬酒,“国师大人,此次能平定叛乱,多亏大人的妙计,我等才能荣归。”

林澈淡淡笑道:“刘将军过誉了,非我一人之功劳,而是众位将士齐心协力的结果。”

正言间,朱元璋举杯示意,“国师与将士们皆是国之栋梁,今日能同庆贺,是国家之福气,哈哈。”

一时间宴会上笑语欢声,举杯之间,有显赫的武功,更有国师的深藏不露,众朝臣循声而饮,但心中,林澈的形象又高大了几分。

这一夜的晚宴,直到深夜才落下帷幕,朱元璋于热闹散尽后,只留下林澈单独详谈。

“国师,朕心中有事,与你商议。”朱元璋神色凝重,唤起了林澈的警觉。

“请陛下明示。”林澈沉声回答。

朱元璋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低声道:“影子联盟此事,你我皆知道不可轻视。朕赐予你紫金法徽,一来是赏赐你的功绩,二来也是盼着你能为朕肃清朝内奸邪之臣。”

林澈目光深邃,沉吟片刻:“陛下宽心,那边的暗线,臣已经予以标记,亲自掌控,朝内之人,臣岂能不查?”

朱元璋脸上泛起满意的微笑,“朕就知道,林澈你并能料事如神,如今天下未稳定,但内忧外患,不可不防。朕和你,将肩负起这个时代之重任。”

朱元璋的话语犹如山岳一般沉重,而林澈却是面色如常,回道:“臣愿意为陛下掌舵,驾驭大明,穿梭风云。”

两人再次畅谈许多关于大明未来的事迹,直到破晓时分才各自散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