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沈晓妆她也想不到谢寒会这个时候进京。
谢寒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还在漳州吗,就算是事情完事之后谢寒难道不应该回到甘州去吗,他上京城来不是比沈晓妆还危险?
沈晓妆哪能跑的过谢寒,没走两步就让谢寒拎着后领子拽回了屋里。
谢寒把人抵在墙上,用胳膊圈出一个小空间来,沈晓妆被圈在里面,只能仰着头看谢寒,被谢寒盯着,感受到了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完蛋了。
沈晓妆撇了撇嘴,决定主动出击,抬头在谢寒的嘴唇上亲了一口,笑嘻嘻地试图把这事糊弄过去,“你怎么来了呀,你这个时候来京城多危险啊,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呢。”
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抢占先机,才能把这事圆过去。
“别跟我来这套。”谢寒冷哼了一声,“你当这样就能糊弄过去?”
沈晓妆眨巴眨巴眼睛,“我没糊弄你啊,我什么时候糊弄你了?”
谢寒死死地盯着沈晓妆不说话,沈晓妆心虚地缩了缩头,可转念一想,谢寒现在不也在京城,他们两个半斤八两,谁能比谁强啊?
这么想着,沈晓妆的腰杆莫名地就硬气起来了。
谢寒看着沈晓妆丝毫不知悔改的样子气的牙痒痒,这人怎么还能理直气壮的呢?
“你知不知道现在多少人都盯着你呢,这一路上你才带了几个人?万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办?路过漳州的时候不会给我递个信吗?你来的路上都没有想想我吗......”
谢寒说着说着,竟然红了眼眶,把头埋在沈晓妆的颈侧,一时间屋里就安静了下来。
沈晓妆被眼前这一幕搞得手足无措了起来,她抬了抬手,试探着抱住谢寒,在他的背上拍了拍。
沈晓妆第一次看见谢寒这幅样子,谢寒在她眼里大多是吊儿郎当没个正形的,每日都嘻嘻哈哈的,好似还是那个万事不愁的少年。
很多人都告诉沈晓妆,包括沈晓妆自己也常那样想,管他外面发生了什么呢,她们管好内宅的事不就好了,外面还有爷们顶着呢。
可是他们也会累的。
沈晓妆蹭了蹭谢寒的脸颊,软声道:“我下次不会啦,我去哪都跟你说一声好不好?”
见谢寒没反应,沈晓妆接着说:“我这不也是太担心阿悦了,她一个女儿家,真出了什么事该怎么办?况且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你也来了,我们一起回甘州去......”
谢寒突然站直了身子,一脸严肃地问:“那在你心里是我重要还是你二妹妹重要?”
沈晓妆:?
不是,这种问题为什么会从谢寒的嘴巴里面问出来啊?
沈晓妆摸着下巴想了一会,看着谢寒越来越阴沉的脸色,说:“我觉得吧,还是我自己比较重要一点。”
“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谢寒冷哼了一声,松开了沈晓妆,“既然如此,那夫人自己回甘州吧。”
沈晓妆拽了拽谢寒的袖子,撒娇道:“为什么呀,可是我想和你一起回去啊。”
沈晓妆很少用自己的脸来当做一种手段,她向来知道比她漂亮的姑娘有的是,虽然有时会有点不爽,但是沈晓妆一向能够看清这个事实。
可是谢寒很吃这一套,沈晓妆也是最近才发现的,平日里两人吵吵闹闹的,但只要沈晓妆突然服软,谢寒保证缴械投降。
果不其然,谢寒有些松动了,就差把“你再求求我,再求我我就答应了”写在脸上了。
沈晓妆笑眯眯地搂住谢寒的腰,把脸贴在谢寒胸口处,“好啦,不要生气啦,我这不也是怕你担心嘛......”
谢寒好似不情不愿地抱住了沈晓妆,小声道:“高挚是干什么吃的,自己的媳妇都护不住......”
谢寒这话算是说到沈晓妆心坎里去了,虽然高挚人不在京城,但沈晓妆还是忍不住埋怨高挚一些。
她决定重新考虑一下这门婚事了。
要是最后事成了,高挚的地位确实会水涨船高,但是黎家也会,黎家的姑娘不会愁嫁,就算是黎婧变成了外人眼里的“老姑娘”,到时候也有的是人家愿意求娶。
沈晓妆靠在谢寒怀里,心里想的却是,该叫高挚吃点教训,让她知道黎婧也不是非他不可。
好不容易把谢寒哄好,沈晓妆这才想起来要派人去打听今天在街上看见的那事,谢寒嘴上说着不乐意,但还是给沈晓妆拨了两个得力的人出去打探了。
人肉垫子回来了,沈晓妆就毫不客气地窝在谢寒怀里,看得黎婧直皱眉。
事情才发生没多长时间,好打听的很,不多时派出去的人就回来了。
带回来的消息也有意思。
沈晓妆今日在街上看见的那个妇人,是平宁侯的二儿媳妇,也是被召进宫里的那几位夫人之一。
据说这位夫人出宫之后就不大好,从众人口中零嘴的谣传里拼凑出来的真相就是,这位夫人在宫里的时候被老皇帝给玷污了。
哦不对,天子做出这种事来怎么能叫玷污了人家夫人呢,是叫临幸,是她的荣幸。
显然这位夫人并没有感到荣幸,还因此变得疯疯癫癫的。
这种风流事传的最快,这才半日的功夫,就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了。
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沈晓妆有些后悔,晚些回国公府也好啊,还能跟杜江芙打听打听这事的真假,要是真的,杜江芙在宫里待了些时日,不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过。
依沈晓妆来看,这事没准是真的,老皇帝真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在街上匆匆看了一眼,虽然那位夫人神态疯癫,但也依稀看的出是个美人,衣裳下面的身段也是窈窕的。
抛开这里面让人津津乐道的戏剧性的成分,这种谣言传出来,是沈晓妆他们喜闻乐见的。
既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昏聩,那就换一个好了,老皇帝的名声越臭,等到时候无论是哪一位登基都算的上是顺应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