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上小学76

于是我们就站在了原地,这个时候看到学校的一位副校长走到孟老师的身边说了几句话,然后就看到孟老师走到了我们身边,弄了半天是学校看到那些捐的物品实在太多了,临时用几张书桌拼起的大桌子已经快要放不下了,所以就让我们班的同学在进教学楼之前每个人都拿一些那些捐献的物品放到由学校那个带有楼梯台阶的正大门一进来就能看到的那个大厅里,然后再回自己的班级里去。

于是我们一班的众多男生和女生纷纷走到由临时拼起的那张大桌子的旁边,然后接过负责的老师递过来的那些所捐献的物品。再走进教学楼里放到那个大厅的地面上,可真的是什么物品都有,并且我在拿由我负责的物品的时候还真的认真的看了一下,反正给我的感觉还挺新的,并且有的连商标都没有撕掉,感觉好像就是新买的。

我们拿着东西放到那个大厅的地面以后就回到自己的班级了,本来想到走廊那边的窗户看看操场里那个临时拼的桌子是不是又放了很多的东西,但是由于孟老师看的十分严格,所以就没有看到。不过我认为肯定不止一次让学生把物品统一的拿到大厅里放到地面上。

回到教室以后,孟老师就开始上课了,而我们也恢复到了某种正常的学习氛围当中。不过中间还是被打断了,可能是所有学生都回到教室以后,学校领导看到大厅里的物品十分的多吧!因此通过学校连接各个教室的那个小喇叭说道让六年级的一班和二班的两个班的学生下来把那些物品送到那位女同学的家里,如果两个班的学生拿不完的话,再通知其余的班级。

后边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那个喇叭过了一会儿又传出让六年三班和四班也全都下去。其实那个时候挺多的学生只要不学习的话,干这样的事情都特别的乐意。

这四个班走了以后,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并且教室的喇叭再也没有响过,我估计应该是四个班的学生足够把那些东西拿到那位女同学家去了。

可能是五天或者是七天之后,我上学的时候的在操场大门口看到了那位女同学和她的父亲一起来到了学校,他父亲手里还拿着一幅锦旗,学校的几位领导把父女二人迎进了教学楼里,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到校长办公室去了。

我有的时候真的是挺佩服我们班里那些消息灵通的同学,他们不知道从哪里知道的这对父女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对话,因为上课的时间所有的同学都是在教室里的,不可能亲自听到里面的谈话的。但是这些同学就知道里边儿的谈话内容,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这些同学没有一个亲戚是在学校里当老师的,因为有亲戚在这个学校当老师的同学都不知道都谈了什么,而这些同学就能知道。

这些同学无一例外的有一点都不知道,那就是父女二人送的锦旗上的内容是什么。所有说知道谈话内容的同学都不知道锦旗上的内容,因此我对这些同学是不是真的知道谈话内容是抱有怀疑的。

但是那一天在第二堂下课的时候,教室里喇叭又传出来了少先队辅导员的声音,大概的意思就全体学生到操场活动一会儿然后集合。这一下子别的班级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们班里反正是开了锅了,因为已经很长的时候没有课间的时候全体同学出去活动过了,因为始终都是课间的时候谁去上卫生间谁出去,上完之后必须得回到教室,就算想在操场里玩一会儿也不可能,因为有老师和值周生看着。而今天可以全员去操场去,那简直是高兴的不行了。

等我们班走出教学楼的时候,操场里的学生已经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了,同时给我的感觉是去那个旱厕的同学没有几个,基本上都是出了教学楼以后就是开玩,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同学就是那么爱玩。这也难怪毕竟已经很长的时间没有课间活动了,这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次课间可以玩的机会,那肯定是疯玩了。

我可没有先去玩,而是第一时间马上去了卫生间,因为我心里很清楚的知道这难得一次的课间可以全校同学出来活动的背后肯定还有别的事情,否则不会让我们轻易的就全体同学出来的。

果然当我从那个旱厕出来以后可能连1分钟的时间都没有到,操场里就响起了铃声,很多同学可能玩的都没有尽兴,但也没有办法,铃声一响就一定要集合,很多同学都是带着那种抱怨的声音往自己班级站队的那个位置跑去的。

集体完毕以后,就听到学校领导先是说了一翻那位女同学的父亲十分感谢学校全体同学所捐献的东西和钱,并且送来了一幅锦旗。反正校长说的都是一些客气的话,最主要的是那位女同学过了一会儿也站到了升旗台上,有一位老师在旁边拿着麦克,我看到那位女同学是拿着几张纸上去,可能是准备发言吧!

那天那位女同学其实讲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就只记得一个中心思想了。那天那位女同学是一边哭一边说的,大概的意思就是虽然她失去了妈妈,但是学校老师和全体同学给了她温暖,让她感觉到了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她的家人。

中心思想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但是现在我回想那天她所拿的那几张纸肯定不是她写的,应该是由她的父亲或者是别的亲戚给写的,因为里面很多词语并不是那个时候的小学生能想到的。当然这也是只是我的猜测,可能人家学习就是好,真的能写出来也不一定。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有的时候上学还能看到她,但是可能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突然感觉看不到她了,一开始以为可能是遇不上才看不到的,但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根本就看不到她了。

不仅是我,我们班里的同学包括整个学校的同学在放学的时候都会时不时的说起这位女同学,毕竟她的事情在学校曾经让我们特别关注,因此看不到她而产生议论也就很正常了。直到后来我们班的那些消息灵通的同学才从她的班级打听到她已经转学了。

其实转学很正常,因为从三年级开始长虹小学就已经有同学陆续的转学了,因此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对于她的转学很多同学都说应该是原先她的妈妈经常的接送她上学放学的,而她的妈妈去世以后可能她受不了在操场大门处看不到她的妈妈了才转学的。而我则认为应该两个方面都有了。

当我们知道她转学走了之后,学校里慢慢的也就没有关于这位女同学的话题了,毕竟人家转学走了再讨论她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学校又恢复到了一种正常的秩序当中,天天的上学放学,感觉每一天过的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子,这种感觉应该是那个时代上小学的所有网友都有的吧!

一转眼就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和往常一样我们学校还是要收钱的,因为又要组织我们去工人文化宫开休学仪式去了,而收的这个钱其实就是休学仪式结束以后放电影的钱。那个时候我们学校还真没有准确的休学仪式的时间,有的时候是在期末考试前,有的时候是在期末考试后,反正是没准是在什么时候。

这个学期的休学仪式就是在期末考试之前举行的,那一天我们依然是和往常一样在操场里站好队,然后是由低年级开始浩浩荡荡朝着工人文化宫前进。每次的行进路线都是一样的,所以这次同样也是路过了我们曾经借读过的解放小学,开学的时候路过解放小学的时候感觉大家很少议论解放小学了,而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班级里的很多女生路过解放小学的时候又开始议论上一年级在这里借读时候的事情了,并且议论的话题都是以前没有说过的话题。

其实不光是女生,很多男生也议论起在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对这所仅仅借读了一年的解放小学会有这么多的回忆。

我猜测可能是由于一年级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见面的原因吧!虽然这里边有一部分同学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认识,但是毕竟还是有很多同学不是原先一个幼儿园的,所以在一年级时候一下子认识这么多新的面孔肯定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实我对解放小学也留有很深刻的记忆,这里有关于在校园内生活的,也有关于校园外生活的。比如那个时候太爷爷每天去解放小学接我,以及那一次下雨的时候太爷爷所打的那把油纸伞等等都是与解放小学有关系的。

休学仪式同学也等同于一场文艺汇演,基本上我们班里的那俩位一个弹电子琴和拉小提琴的同学是每次都是登台的,并且他们俩个人的节目都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的才登台的,否则早登台的话别的同学真的就没有那个实力在登台了。当然随着后来他们俩也转学走了之后,开学式也好,休学式也好就再也没有过哪个同学的演出是压轴的了,反正一直到我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是再也没有过这样的同学出现,至于现在可能连开学工和休学式可能都没有了,就更不用说还有哪个同学有机会上台演出了。当然我这里指是一些真的就没有什么实力的小学,至于一些市重点小学据我听说应该还有开学式和休学式,但是挺多都是在自己学校的操场里举行了。当然这只是在我所在的这个省城,外地什么样也请网友们留言告诉一下哟!

当然和以往一样在演出之前都会有迎队旗的仪式,作为少先队员的我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真的感觉特别的自豪,因为当我们这些已经入队的同学敬队礼的时候看到我的前边还有挺多同学没有敬礼呢!当然我们学年所在位置的前边基本上都是一年级还二年级的学生,可能相对来说这两年学年入队的同学少吧!至于我的后边那些高年级有多少敬礼的我反正是看不到,毕竟老师看的特别的严格,从来不让我们这些入场的学生乱动,当然也有一些个别的那些淘气的同学在会场里乱看,至于这些同学当时孟老师不会说什么,但是回到学校以后肯定要批评。

其实更多的时候就算是主席台上领导讲话,学生演出的时候,坐在观众席里的全校学生也基本上没有不说话的,全都在那里用非常小的声音说着话,一两个人小声说话可能还听不到,但是全校的学生都在小声的说话那么声音可就不小了,以至于有的时候学校领导用麦克风说道所有同学都安静下,请各位班主任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如果小学的时候参加开学式还休学式的时候说话还多少有些忌惮的话,那么到了初中之后参加这种活动的时候那就是明着大声说话了,并且老师说话好像也没有什么威信力了。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后来我们小学对口的那个在全市来说都特别糟糕的初中,不过我想各位看到这里的网友们肯定有在这种初中上过学的。就是因为对口的初中是相当的没有学习氛围,这也是造成了那些当初转学到我们学校的那些学生后期又都纷纷转学走了的原因。也不光是原先转学来的同学纷纷转学走了,很多原先就是在长虹小学开始读一年级的同学后来也都纷纷转学走了,对口中学不好肯定就会影响到了小学的学生人数。

读二年级的时候当得知我们小学有可能对口初中是距离我们小学很近的那个市重点初中的时候,那转学而来的同学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可能有一些同学家长就知道我们小学对口那个市重点初中的计划够呛能实现以后,就开始有把孩子转学转走的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到五年级六年级的时候那转学走的同学真是每个星期,每个月都有。可能真的是今天还在学校一起在教室里利用课间的时候玩呢!明天这个同学可能就不来了。那个时候这样情况是太多了。当然还只是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而已,等到了写那个年级的时候再具体描写一下。

那一天领导讲话的主要的内容还是讲学校师生团结的事情,其实主要就是讲大家捐款捐物给那位女同学的事情,其实这也是这位女同学的事情最后一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因为这个时候这位女同学已经转学走了,而领导还讲到这位女同学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大家有爱心的行为。

其实在这个时候有关于这位女同学的事情早已经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慢慢的淡忘了,毕竟那个时候早就在学校看不到她了。

领导讲完话,就是进行文艺演出,文艺演出结束之后就是送队旗的环节,同样这个环节也是作为少先队员比较光荣的时刻,毕竟可以敬少先队礼。说实话敬少先队礼的时候和那些行注目礼的同学比起来真的不知道要自豪多少。

其实接下来看电影的环节才是我们最为期盼的环节,别人不知道多长时间看一次电影,反正自从我上小学以后母亲领着我看电影的时候不如上幼儿园的时候那么多了,在我的记忆里上小学以后好像一年能看上两次电影就不错了,并且电影票还都是母亲单位发的。而那个时候学校有活动的话90%肯定是得看电影的,因此我每次一到看电影的环节真的是特别的激动。

但是也有闹心的时候,那就是给我们放映的电影很多的时候都不是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档期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以前的老电影,甚至很多的电影都在电视上看过了。当然也有的时候也会播放那个时候的档期的电影,但是这样的时候特别的少。我记得那个时候曾经播放过一部禁毒的电影,里面的插曲有张学友的《夕阳醉了》这首歌,那反正是我第一次听到张学友的歌,虽然我依然记得的电影里的这首歌曲只不这首歌的一个片断,但是依然在校园里刮起了一股流行歌曲的风气。这个电影具体是在几年级的时候看的已经忘记了,但是这股流行歌曲的风潮在学校里刮起的确是因为这部电影。

但是在档期的电影在我们举行活动的时候能看上的时候相对还是很少,大多数看的都是老电影甚至是黑白片的老电影。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这个休学式我不知道学校还有多少学生,反正工人文化宫的一楼观众席没有全部坐下,有一部分被安排到了二楼的观众席坐着,同时我们学校的鼓号队也安排在了二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