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试水“林记快点”

广州的天河区,从不缺乏繁忙的街道与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林粤生站在街头,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心中暗下决心:“这一次,我不仅要站稳脚跟,还要让‘林记快点’成为广州街头巷尾的标杆。”

选址是一门学问。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林粤生选定了天河区一家写字楼聚集区旁的店铺。这里周围不仅有大批上班族,还有不少高校,目标群体显而易见。

“粤式外卖最重要的就是‘快’,但要快得不敷衍,还得让人吃出‘精致’二字。”林粤生对团队说道,“我们的主打产品一定要带有独特的广府风味,同时兼具便携性。”

于是,主打产品敲定为两款:

1.虾饺饭团:将经典粤式虾饺与日式饭团结合,既保留虾饺的鲜美,又增加了饭团的饱腹感。

2.椰汁西米露:改用随手杯包装,方便随时随地享用。

此外,他还推出了几款便携粤式点心,如叉烧酥、流沙包,作为补充选择。

“记住,我们不仅卖快餐,还要卖体验。”林粤生提醒团队,“食物再快,也不能快得没了灵魂。”

刚刚敲定产品方向,林粤生的脑海中便响起了系统的提示声:

“恭喜宿主开启新任务:试水天河市场。”

任务目标:实现天河区日均订单量突破200单。

任务奖励:独家菜谱《粤式芝士焗饭》。

“系统,这次你可得给我点靠谱的建议。”林粤生在心中吐槽。

系统解锁技能:“目标群体分析。”

描述:通过数据挖掘与市场分析,协助宿主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需求,提供合理推广策略。

伴随着系统技能的解锁,一幅数据图表浮现在林粤生脑海中,涵盖了天河区各类人群的消费习惯、外卖偏好及订餐时段。

“年轻人,偏好口味创新,注重性价比;白领,追求便捷健康,讨厌复杂操作。”林粤生快速整理信息,“看来我的虾饺饭团有戏!”

试运营第一天,门店一开张,便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顾客。许多人对“虾饺饭团”感到新奇,纷纷上前购买尝试。然而,随着订单量的增加,问题也接踵而至。

1.配送超时:

电话订餐系统尚未成熟,许多顾客在下单后因配送延迟而产生不满。配送员常常忙得满头大汗,却依然跑不过订单的增加速度。

“林总,这样下去,我们会被投诉死的!”配送负责人吴刚焦急地说道。

“不能再拖了,找外包公司!”林粤生果断决策,“短期内,我们没能力搭建自己的配送团队,只能先借力打力。”

经过筛选,林粤生选择了一家专业配送公司,并重新规划了门店的配送流程。

2.餐品问题:

部分顾客反馈虾饺饭团的包装密封不够好,饭团在配送途中散开,影响了食用体验。

“看来我们的包装设计还有待改进。”林粤生叹了口气,“联系供应商,必须加装固定夹层,确保饭团在配送途中不散开。”

尽管问题层出不穷,林粤生的态度却始终坚定。他一边解决问题,一边给团队打气:“创业从来不是顺风顺水,问题多才证明我们有机会改进。不怕犯错,就怕不改!”

调整过后的第二天,门店推出了一项“限量试吃”活动。前50位到店顾客可以免费领取一份虾饺饭团或椰汁西米露。活动开始不到一小时,门口便排起了长队。

“老板,这个虾饺饭团怎么吃啊?”一位年轻女生接过饭团,好奇地问道。

“撕开包装,从这边开口咬就行了,里面的虾仁很大颗,注意别掉出来!”林粤生亲自指导。

女生尝了一口,立刻眼前一亮:“天啊,这也太好吃了吧!外面的米饭软糯入味,里面的虾仁又弹又鲜,还有一点酱汁,绝了!”

“这杯西米露也不错。”旁边的男生边喝边点头,“不是那种齁甜的奶味,椰汁清清爽爽,挺适合夏天。”

口口相传之下,试吃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许多人尝过之后,立刻掏钱下单,还主动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

“就冲这饭团的创意,我明天还来!”一位上班族笑着说道。

林粤生站在一旁,看着顾客们的热情,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看来,我们的方向没错。”

回到店内,团队成员正在总结当天的运营情况。梁俊抱着统计数据激动地说道:“林总,今天光是堂食和外卖试单就突破了80单,比预期高了一倍!”

“这才刚刚开始。”林粤生微微一笑,“餐饮行业不是跑百米,而是跑马拉松。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步都踏实,只有稳,才能长远。”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一个人跑得快不算什么,跑得远才是本事。‘林记快点’的第一步很难,但只要我们迈稳了,以后就不会轻易倒下!”

团队成员听到这番话,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与信心。

然而,试运营的成功只是开始,接下来,林粤生需要面对更大的挑战:如何将“林记快点”的模式真正推向规模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更多份额。

这一天,林粤生站在门店门口,看着夕阳下熙攘的街道,嘴角扬起一抹笑容:“广州只是开始,未来的路,我一定会走得更远!”

试吃活动的成功给了“林记快点”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林粤生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尽管每天的订单量逐渐攀升,但门店运营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林总,今天有个顾客投诉饭团不够热,虾饺吃起来没了弹性。”运营经理梁俊递上当天的顾客反馈表,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林粤生接过反馈表,仔细翻阅,每一条意见都认真看过。他眉头微皱,自言自语道:“看来,我们还需要优化整个供应链流程。食物从制作到配送环节,温度损失是个大问题。”

与此同时,系统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任务更新:改进产品配送品质,提升顾客满意度。奖励:外卖保温技术指南。”

林粤生笑了一下:“系统这次倒是及时,正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系统解锁的“外卖保温技术指南”让林粤生看到了新的思路。他在团队会上将技术思路分享出来:“我们的饭团和椰汁西米露需要不同的温控环境,一个要保热,一个要保冷。我要你们立刻联系包装供应商,开发一种双温控配送箱。”

“林总,这个预算恐怕不低啊……”梁俊试探地说道。

“预算高也得做。与其现在省钱赔顾客口碑,倒不如早投资早点回本。”林粤生语气果断,“我们不怕砸钱,但绝不能砸了自己的品牌。”

在他的推动下,新的双温控配送箱很快投入使用。测试显示,饭团送到顾客手中时,温度稳定在60摄氏度以上,而西米露的冰度也能保持不融化。

“果然,科技才是生产力。”林粤生感慨道。

与此同时,林粤生深刻意识到,仅靠虾饺饭团和椰汁西米露这两款产品,很难支撑起门店的长期运营。他决定根据顾客反馈进行菜单调整。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解锁新任务:优化产品结构。奖励:粤式创新点心秘方。”

在系统的帮助下,林粤生开发出了几款新的产品:

1.广式鸡肉粽:经典粤式粽子,内馅加入独特秘制酱料,口感更香浓。

2.香芋椰奶糕:用天然香芋制作的糕点,搭配椰奶冻层,既好吃又好看。

3.咖喱鱼蛋饭团:港式经典小吃与饭团结合,咸香可口。

新的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吸引了大量新顾客。不少人尝过之后,纷纷给出好评:“这味道真的是既熟悉又新奇,吃完还想再来一份!”

金句一出:“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传统更有趣。”

然而,初期的成功并未让林粤生高枕无忧。随着订单量的增加,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被放大。有一次,配送员送错了订单,结果被顾客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波舆论热潮。

“快点?呵呵,应该叫‘慢点’才对!饭送来晚了半小时,饭团都凉了!”

“林记的配送太差劲了,不会再点了!”

看到这些评论,林粤生感到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第一时间联系顾客解决问题。他通过赠送优惠券、亲自道歉等方式,将大部分不满平息下来。同时,他在团队会上总结教训:“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正视问题,不能从问题中学到经验。”

金句再出:“顾客的抱怨是免费的教科书,改了就能变现。”

试运营进入第三周,团队的压力开始显现。一些员工因加班频繁情绪低落,甚至有配送员提出辞职。

“林总,配送员实在撑不住了,最近的工作量太大了。”人事经理向他汇报道。

林粤生点了点头,沉思片刻:“配送的确是个关键点,如果人力跟不上,我们必须调整订单承接范围,宁可少接单,也不能让配送员过劳。”

于是,他决定缩小配送范围,仅服务天河区的几个重点商圈,同时为配送员增加奖金激励机制。这一调整虽然短期内减少了订单量,但有效缓解了团队的压力。

“要做强品牌,先得强团队。”林粤生对所有员工说,“林记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是大家的事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

尽管困难重重,但林粤生的努力没有白费。“林记快点”的新菜单和改进的配送服务逐渐在天河区站稳了脚跟。一些回头客不仅经常光顾,还主动在社交媒体上推荐。

“虾饺饭团真的好吃!而且每次送来的时候都是热乎的,配送员态度也很棒。”

“我最喜欢他们家的椰汁西米露,清爽不腻,夏天喝太舒服了。”

甚至有一些社区食客主动联系林粤生,希望能加盟“林记快点”。

“林总,你们能不能也开到我们小区这边?每次下单都要多等十几分钟,真心希望家门口就有一家。”

林粤生听后会心一笑:“不急,慢慢来。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门店都成为标杆,只有根扎得稳,才能长出更高的树。”

一个月后,“林记快点”的日均订单量稳定在150单左右,虽然尚未达到系统任务的200单目标,但已经比试运营初期提升了接近一倍。

系统适时提醒:

“任务进度50%,宿主需继续努力!”

林粤生目光坚定:“才刚刚开始,我一定会让‘林记快点’成为整个广州,甚至全广东的标杆品牌。”

金句再现:“失败是垫脚石,成功是里程碑,每一步都不能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