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陆老爹和甜甜都跟着邵老大夫去总院儿坐诊以后,陆大伯就挺失落的。
别人都觉得退休是好事儿,不用再早起上班儿,有大把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儿,退休多好啊?
陆大伯这类人却受不了退休,以前天天忙得没空闲时间,显得自己非常有价值,退休以后除了那俩名誉职务就没啥正事儿。
别人觉得他一把年纪好不容易退休,应该好好颐养天年,也不敢随便打扰他。
所以那叫一个清闲啊。
看着邵老大夫和陆老爹那么忙碌,有正事儿,他羡慕得不行不行的。
他情绪低落以后就拉着脸,严萍就越发看不惯,夫妻俩又吵架他就搬到陈燕明家借住。
林姝知道以后就给他找了个事儿干。
为了收集素材、挖掘文笔好有思想的作者,她组织了一个听爷爷讲故事的栏目。
为什么要听爷爷讲故事?
因为爷爷大部分退休了,有空闲时间,阿姨叔伯们都忙呢。
她让组员拟了个名单,挨个请那些退休老首长、干部、工农兵等去小学、中学以及文化宫等地方给年轻人们讲述战火纷飞年代的经历,重现那些火与血的岁月,铭记那些淹没在硝烟中的英雄们。guxu.org 时光小说网
这活动一经开办反响极好,年轻人们愿意听,退休老干部们也感觉自己仍然被需要着,仍然有价值能为国家发光发热,他们不要报酬、不用接送,自带干粮去讲课。
转眼过了国庆节,如今老百姓讨论最多的是计划生育,学生和知青们以及年轻职工们讨论最多的是什么时候恢复高考。
借着这股风,林姝又组织了一场关于对高考展望的大讨论,这一次参加的主要是年轻人,休息日或者傍晚就可以去文化宫参加话题讨论,写文章投稿等等。
77年10月8日,林姝主导的第一本杂志《百姓故事》正式发行。
当初大家起了好些名字,什么《烟火人生》《红尘万丈》《百姓故事》《生活你我他》等等,最后他们走街串巷找普通人投票,百分之八十的市民们选择了百姓故事这个名字。
那些烟火人生,红尘万丈,是给读书人看的文气名字,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只是能识字而已,但是他们也想故事,读身边的、和他们一样的人的故事。
于是刊物就命名《百姓故事》。
第一期他们彻底抛弃运动时候的话题,也抛弃对四人扰乱国家秩序的批判与反思等话题。
一开始几位元老觉得这是绕不开的话题,必须得拿出两个栏目来讨论批判,因为这是主流,是政治正确。
最后林姝据理力争,认为“我们是办老百姓的刊物,是要吹响新时代的号角,我们应该往前看,不要在老百姓的故事里过于关注政治,那样不出两期就内容不纯粹。”
关键一个百姓故事杂志,牵扯过多政治只怕活不了两期就被审查整改了。
魏玲薛寒山和叶序等人都支持她
,就这样定了故事素材的基调。
他们在百姓故事里开辟了一个青年栏目?[(,专门给他们讨论高考话题。
杂志现在是月刊,每月8号出刊,每册二角。
二角是现在杂志的正常价格,但是《百姓故事》里面的画图非常精美,除了封面和底封中间也会有两三页彩图。
这年代读物少,美术作品少,一本杂志里如果有几页彩图,读者就格外喜欢。
老林师傅自小就在稻香村当学徒,大了当点心师傅,再老一些就当老师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觉小日子过得倍有滋味儿。
自打去年冬天受林姝指点以后他就致力于钻研点心配方和手法,今年春天终于做出稳定的奶油点心。
老莫儿有那种老黄油蛋糕,但是那奶油硬邦邦的可没有他这个绵软。
当然他没有让奶油点心冲击原本的点心,而是想办法融入进去,把原本的点心加以改善,让以松软见长的更加松软、如云朵般绵软、入口即化。
老顾客们都大呼神奇,根本抵抗不了改良点心的诱惑力,原本十天半个月买一回,现在三五天就想买两块回去过过瘾。
夏天时候因为温度高,奶油不容易成型保存,他还特意申请给点心制作间配了冷藏室,多配俩冷柜!
这可是头一份儿的!
现在天气转凉,含奶油的点心又进入旺季,出炉就被抢光,还有人提前跑来预订。
如果不是老林稳得住,要给来铺子购买的顾客留下一部分,那每天制作出炉的都会被某些人预订一空。
原料是有限的,一天做多少那都是有数的,即便鸡蛋面粉可以不限量,可牛奶、黄油等却数量有限,加上现在没有淡奶油,得他自己加工,那数量就更少。
今儿他调整配方,做了一款红豆沙奶油卷,那叫一个香甜绵软,他尝得打心眼儿里佩服自己的手艺。
他哼着小曲儿,包了两盒豆沙奶油卷递给徒孙,“去,给林组长送去。”
他不管做什么新品都会把成功的前几份留出来,最成功那份给林姝送去。
徒孙刚骑车离开,就有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打着旗子过来,看起来十岁出头的样子,其中有四个外国孩子,一个金发碧眼的,一个栗色蓝眼的,还有俩黑皮肤的。
老林师傅等人也不禁多看他们两眼。
其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子用滑稽的腔调傲慢道:“别吹牛了,不可能的,你们国家怎么可能有那么好吃的点心?你们只有干巴巴硬邦邦掉渣的点心,没有那么松软像云朵一样的点心。”
汉语不够利索,急了又开始上英语。
其中一个国人孩子英语竟然非常流利,“我们国家古代就有松软的点心,千年前我们就会做酥酪。”
金发碧眼的女孩子反驳道:“别以为我没吃过,酥酪和你们的蒸鸡蛋羹差不多。”
她拿出一本《百姓故事》气愤道:“这里面是骗人
的,虚假宣传,可耻!只有我们发达国家才有奶油蛋糕,你们是没有的!你们只会做寿桃长寿面!”
之前吃过稻香村点心的孩子们纷纷跟她对呛,也是新来首都没吃过不了解行情的几个学生就面色露怯,觉得国内就是没有国外发达,没有国外好。
他们看了Lisa带来的相册,国外家家户户有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煤气灶,他们顿顿吃牛排、黄油面包,过生日有奶油蛋糕,出门有轿车,旅游有大飞机、大游轮……
Lisa说他们国家的月亮都比这里的更大、更圆、更亮。
那一定是真的。
他们汉语英语甚至法语夹杂叽里咕噜的,老林师傅等人听不懂,但是他却听见小姑娘说他骗人、可耻!
他啪一拍柜台,你们哪个学校的,吵吵什么呢??[(”
梁勋的爸爸是外交官,他自然不会自曝身份,免得带来不好的影响被爸爸批评。
他只是不忿这个新来的Lisa不调查就断言杂志里说的是假的,说华国没有奶油点心。
他承认,国内现在是没有做到家家户户电灯电话、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但是——我们会努力的!
他很气,虽然爸爸说让他拿出大国风范,要好好招待外宾小朋友,可他……好想跟她绝交。
他彬彬有礼道:“我们只是意见不一致,并没有吵架,影响到你们了,很抱歉。”
看他身姿挺拔模样俊秀,说话还如此有礼貌,老林师傅就没意见了。
他拿出新出炉的豆沙卷,用专门的点心刀切割成几块,又放上吃点心的叉子,“来,你们过来尝尝。”
这是他自己那份儿,本想拿回家给孙子吃呢,为了荣誉只好舍给人家吃了。
Lisa把那本《百姓故事》拍在柜台上,正好翻到其中一篇文章《百年传承,舌尖滋味儿》。
那是林姝写的老林师傅和稻香村,文笔清爽温柔,把人物写得有趣又质朴,执著传统又勇于尝试新事物,把几样点心写得也是让人一眼就有食欲,只看文字仿佛能嗅到点心的香气,品到点心的口感。
老林师傅的奶油点心本身就不够卖,又因为林姝这篇文章自然更加紧俏,而且占了扎根传统勇于创新的角度,老林师傅在口碑传播之余连精神都提升一个档次。
现在老林在首都点心界那是领头人物了。
以前有几位老师傅用宫廷御用压着他,现在林姝用传统与创新独辟蹊径给他推出来。
等首都这边轻食品工业协会成立的时候,老林高低也得当个会长。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需要故步自封的人物把持,一味儿的崇洋媚外不行,一味儿地排斥外来也不可取。
林姝在文章中不吝溢美之词,夸老林虽然一把年纪,但是在做点心这个行业上,他拥有着始终如一的赤子之心——做好吃的点心!
点心的标准就是好吃,而不是什么宫廷、御用、传统、外国,一切材料技术只要能让自己的点心好吃,皆
可为我所用。
老林因为这篇文章激动了好几天,到现在还没彻底平复呢,结果一个外国女孩子巴拉巴拉说他骗人?
奶奶个腿儿的!
给我吃!
Lisa满眼警惕地看着那盒造型好看的豆沙卷,有些疑惑道:“能吃吗?没毒吧?”
别是梁勋想毒死她吧?
梁勋用小叉子插起一块放进嘴里,外面是蛋清打发做成的卷皮,豆沙细腻清甜中和了奶油的甜腻,显得奶油也清爽轻柔。
真真的入口即化!
他好看的眸子登时一亮,竖起大拇指夸道:“老林爷爷,您的手艺又进步了!”
老林一边用干净的手帕擦着自己干净的保养很好的手,用那种随意而漫不经心实际十分得意的语气道:“手艺人么,靠手艺吃饭的,就算教会了徒弟自己也不能偷懒吃现成的,只有不断地做才能保持手艺的巅峰时刻,日积月累,熟能生巧,可不就又偷偷进步了?”
这里面不少词儿是文章里的,他已经能背诵了好吧!
虽然第一遍看的时候他脸红心跳,羞耻、不好意思,认为自己配不上那么好的夸奖。
可多看几遍他就自豪起来,一边跟人谦虚说“哪里哪里”,一边一字不差地给文章背下来!
小林真是有能耐啊!
他已经交钱定了三套《百姓故事》,以后每刊都会送过来,店里一套,家里一套,收藏一套谁都不许碰的那种。
其他孩子已经忍不住品尝起来,也纷纷眼睛大亮,夸好吃。
另外三个外国孩子也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夸老林的点心好吃。
孩子总是单纯的,即便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带着偏见的眼神打量自己新来的这个国家,可好吃就是好吃,这是最直观朴素的感觉,不需要别人来教和指导。
“比我在家里吃的奶油点心更好吃,更绵软,主要是没有那么齁甜。”
小孩子味觉灵敏,有些大人觉得甜的东西他们尝着齁甜。
Lisa尝了尝,也觉得好吃,但是她不承认,她不想打自己的脸,她故意道:“我觉得不够甜,是不是你们国家没有糖?我听说你们好像买不起糖吧,家家户户都得用票,一个月只能买一点点糖。”
梁勋白净的脸登时涨得通红,其他几个同行的学生也羞耻地低下头。
他们为自己国家的穷困而窘迫、丢人,感觉在光鲜亮丽的Lisa面前自己就是个小丑。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道清冷的声音,“我们国家不是没有糖,我们在上千年前就开始吃糖。我们眼下限量供应糖不是因为我们穷,而是因为我们国家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争,被国际上的强盗恶霸掠夺走数不尽的资源而已。如果你足够细心,多逛逛你们某些国家的博物馆,就会发现那里面陈列着数不清的我国瑰宝,总不能是文物长腿自己跑过去的吧?”
这个Lisa倒是知道,她漂亮的脸蛋登时涨红,被人当面指责强盗当然不是好体验。
她眉毛竖起,转身盯着门口的少年气愤道:“那是你们欠我们的赔款。”
盼盼耸耸肩,一脸淡然,语气也没有一丝火气,“啊对对对,你说得对。”
他闭嘴不再搭理她了。
看似Lisa赢了,可她却气得浑身发抖。
太气人了!
他怎么不继续狡辩了?
一副你强词夺理,我不和你一般见识,就算你对的态度算什么!
来啊,继续狡辩吵架啊!
盼盼却一眼都不看她,绕过他进了铺子。
老林师傅看到他,高兴得立刻笑起来,亲热道:“今儿休息呀?去哪里逛了?”
盼盼一眼就看到新出的奶油豆沙卷,“嗯,这两天放假,邵爷爷和我爷被请到协和医院去会诊呢,我和甜甜也跟着过来做助手,我想给甜甜买奶油卷吃。”
他拿了钱和票出来。
老林师傅亲自给他包,笑道:“一早我就和你娘说过,只要你们上门来吃点心,我们分文不取,你家的点心我们包了。”
自打有了林姝教的方子,他们店就成了首都最好的点心铺子。
总店以及粮油局的资源也向他们倾斜呢,现在他可有面儿啦。
梁勋惊讶地看着盼盼,这是谁家的孩子,他竟然不认识呢?
盼盼见他打量自己,扭头朝他笑了笑,意有所指道:“只要简单学一下天文物理学就知道,咱们住在同一个地球上,拥有同一颗卫星月球,也围着同一颗恒星太阳运转,所以外国的月亮也没有更大更亮更圆,认为这样的只能是有些人过于自卑,在外国人面前把自己缩小了,可不就看着别的东西变大了?”
他拎着点心,跟老林师傅和几个店员告辞,“林爷爷,药酒快用完了吧,回头我再给您捎一瓶,你们每天都要揉揉,整天揉面得提防腱鞘炎。”
老林笑呵呵地送他出门,“和甜甜常过来玩儿啊。”
盼盼挥手,“有时间指定来,您回吧。”
他骑车走了。
那一群学生自打他进来和老林说话就被他震住,几乎开不了口,这会儿看他走了一时间也没人说话。
Lisa气哭了,跺脚转身就跑,“太粗鲁无礼了,一点都没有绅士风度!”
另外三个外国孩子却主动跟老林道谢,“谢谢,您的点心很好吃。”
老林一高兴,就给他们盛了一份,“拿回去给你们爸妈尝尝。”
这是关系邦交的事儿,哪能抠搜这几块点心呢?
三个孩子高兴地接了,又道谢,然后追着离开了。
等他们一走,老林把脸一沉,大声道:“都给我打起精神,别整天躲懒,多学习多练习,做点心也是可以为国争光的!”
他也是个好接触新事物的,最近这俩月看到的外国人比以往二十年加起来还多呢。
这说明以后来国内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吧,那必然不能给国家丢脸啊。
听他这么一分析徒子徒孙们更加卖力磨练技术了。
而林姝他们办公室创办的第一本杂志《百姓故事》一经发行便非常受欢迎,其他出版组都觉得不可思议,试问哪个出版物不得经历一段煎熬期才能坚持下来?怎么百姓故事就能一举成功?
其他几个办公室接连几天分析这本杂志。
最后他们总结了几点。
一是林姝这个组长会宣传,特别会,她在筹备之初就联系了几个刊物、报纸造势预热,那些四处讲故事的爷爷也会帮忙宣传,不是单纯告诉读者这个刊物要上市,而是用一些幽默小故事或者美文试读来勾人,吊起大家的兴趣,让读者们越来越期待,等一发行可不就抢购?
二是内容新颖,没有上纲上线的语录、说教内容,全是鲜活生动、热辣滚烫的百姓故事。一旦拿起来,你就放不下,这是他们自己的感受。那一篇篇美文、小故事,真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对了,竟然还有连载故事!有个栏目是连载的,主人公分别是三个家庭,大杂院一户人家、附近乡村一户农家、机关小干部一户,围绕着他们展开一幕幕生动的故事,期间涉及了大厂小厂、机关农村等各单位,让大家了解一下自己生存环境之外的地方。
没几天林姝他们办公室就收到小山堆一样的读者来信,强烈要求他们把月刊改为半月刊。
而订阅杂志的读者也越来越多,每天都能收到不少订单和汇款。
原本单位还怕亏本,稍微压着点,一版没让印刷太多册,结果一周后火速加印。
在这样热闹忙碌的情景下,政府正式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一时间全国沸腾。
沸腾之下还藏着煎熬,因为高考日期就在11月底到12月初,各地可能略有差异,但是出入不大。
10月21日公布,一个月后就要高考!
大家正着急会不会年纪大不让考,又担心成分等等,很快中央又发布了最新消息,年龄放宽到30周岁,把老三届包括进去,另外放开成分限制,除非自己有政治污点的不受家庭成分限制,不允许地方单位以成分卡考生参加高考。
年轻人们急疯了,尤其是老三届们,他们脱离课堂和书本太久了。
林姝给陆平打了个电话。
陆平受詹佳丽影响颇大,詹佳丽高中毕业进了化工厂,成为一位研究员的徒弟,以后可以当研究员。
陆平进种子站学小麦制种去了。
原本他觉得进部队当兵挺好,去工厂当会计也行,但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和詹佳丽深聊了一次,受到她的启发。他觉得自己想为老家的人做点什么,爷爷奶奶他们总说小麦产量太低了,一亩地风调雨顺的也就百来斤不到二百斤,大家想吃顿细面不容易。
他想学习改进小麦种子,研究出高产量小麦,让农民都能吃上细面!
他成绩非常优秀,考过了种子站的招生线,加上林姝给找的人,他就顺利进入种子科研所拜师学习去了。
他原本和詹佳丽的路子一样,跟着种子基地的农学研究员当徒弟,学会以后也可以慢慢当研究员。
现在恢复高考,他和詹佳丽当然要参加。
以他们的优秀参加高考也没有什么压力,毕竟刚毕业一年还在学习中,直接参加高考都没问题的。
接到林姝的电话陆平很高兴,他和林姝聊了自己的想法。
“三婶儿,我想报考农业大学,等大学毕业回种子基地工作,到时候加上我这一年的实习一上班就是技术员,两三年就能升为研究员。”
大学生进单位和高中生那差别可大呢,身份、待遇,差了好多级,学徒一个月不到二十块工资,大学生一毕业就是50的工资。
大学生进单位,进去就是干部待遇。
林姝也高兴,“佳丽呢?她有什么计划?”
陆平:“佳丽姐想报考祁州大学的化工专业,她喜欢研究那些化学反应。”
林姝:“我问过了,三个志愿呢,你们第一志愿可以报考首都的大学,第二志愿再报祁州的。首都有咱们国家最好的农业大学,很适合你。”
陆平很听林姝的话,立刻道:“好,那我和佳丽姐也说一下。”
詹佳丽主意大,一点都不爱听爸妈的,高中毕业后爸妈希望她进机关她不肯,她说喜欢搞那些瓶瓶罐罐的东西。
她觉得搞那些化学反应让她非常愉快,打心眼儿里开心。
詹秋冉就让爸妈不要干涉她,让她进实验室好了。
林姝让陆平不要慌也不要急,她会给严振东打个电话,让他把陆平詹佳丽等要参加高考的年轻人聚到一起,传授一下报名以及复习的注意事项。
停顿十年以后现在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很多人报名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要分文理科,原来要先报名再考试,原来还得先地区模拟统考再报名,等等。
尤其乡下孩子少见识,什么都不知道,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
这种情况下家里有人脉的就受益匪浅,并非让人给作弊或者找关系进大学,而是从报名到复习都能有条不紊,不慌不忙。
报个合适自己的学校、专业那可太重要了,有些学生没经验不是浪费了自己的分数和兴趣上一个完全没兴趣的专业,就是报高了导致落榜。
这个年代高考含金量太高太高,这一步走好了,往后的人生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就顺风顺水,走不好就得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试错成本。
陆平笑道:“三婶儿,我替他们谢谢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好好学的。我也会抽时间回老家一趟,给咱们大队、公社的学生和知青们也讲讲。”
他没有要保密、不能告诉别人、怕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观念,他这些年受林姝和陆绍棠的影响很大,只要自己自信,不断地进步,就不怕有竞争者。
人生于忧患。
而且让老家考上更多的大学生,这是好事儿啊。
林姝也为陆
平的大气高兴,让他有问题就直接给严振东或者她打电话。
孩子们高考,林大姐和侯建伟也上心,毕竟都有自己的人脉关系,也都想办法给打听、收集复习资料什么的。
侯建文下乡的时候去过好几个公社、大队,也要准备几份资料给他们送过去,让贫困区的学生和知青们也能有资料复习。
而严振东家里就有学生要高考呢,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另外关泽的大姐、李黎的大哥、黄菡的姐姐还有杨淑敏家的儿子闺女都要参加高考。
他们有的在城里上班,有的去乡下插队。
这种时刻自然是复习为重,都给办了病退或者请了假让回家复习。
机关干部对孩子的学习比部队以及其他工人农民家庭抓得更严格,也更重视,一旦恢复高考他们便立刻准备上阵。
很快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学习气氛,原本大嗓门吵架的家长也闭嘴了,经常哭闹的孩子也噤声了,左邻右舍见面第一句话不再是吃了而是学着呐?
恢复高考以后,原本偷偷溜回城里又没工作而游手好闲的知青、混混们都少了,之前因为他们而变差的城市治安又为之一清。
都想办法复习考试或者想办法倒卖复习资料赚钱去了。
军区大院儿这里倒是没多少变化,毕竟这里除非是文化军官,其他很大一部分家长不重视学习,觉得孩子大了往部队一丢就行。
参加高考的多半也是想进军工院校或者与部队沾边儿的院校。
在这种氛围里,百姓故事应读者们的强烈要求加出了一期助力高考的特刊。
关于青年学生的栏目就全是高考以及不高考也可以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之类的文章。
既要鼓励一部分有希望的学生,也要安抚没有希望的那部分。
考上是荣耀,考不上也不是耻辱,不高考的那也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社会是个大机器,任何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儿。
平等的物化每一个人,会让普通人平衡舒服一些。
有助于□□嘛。
虽然文章宽慰大家放平心态,可特刊却也想考生们所想,帮忙分析了文理区别、报考指南还刊登了名师整理的各科几道经典题目。
这期特刊两天就被抢购一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阴历九月二十六(阳历11月7号),在秋雨绵绵了一周之后,这日突然放晴。
天空瓦蓝,艳阳高照。
甜甜晨练回来,一身汗水就往家跑去找詹秋冉,“干妈,干妈,今儿天气可好了,快出来晒晒太阳溜达溜达,这样有利于你生产。”
詹秋冉预产期都过去十天了,结果肚子还没有要生的动静。
她感觉自己都要郁闷了。
从预产期前几天林姝和方荻花就如临大敌,时刻准备,陈燕明也是吃不好睡不好,半夜都梦到她要生从床上跳起来抱着她就要送医院。
医院还给了她几天假期待产
,结果预产期那天一点动静也没,这给詹秋冉郁闷的啊。
她的直属领导觉得明天肯定就要生了,就继续给她休假,一直休了十天还没生。
要不是领导每天打电话问问她,都要怀疑她是不是跑回祁州医院去了。
詹秋冉这几天懒洋洋的不爱动弹,主要是肚子太大,脚和小腿也肿,站着腿脚累,坐着腰酸疼,躺着还躺不下,只能半躺着。
真是咋样都不舒服。
她就想真遭罪,以后可不生了。
而肚子里的孩子人家老神在在的半点都不着急,每天定着点儿地胎动、睡觉,绝不多动一下。
方姥娘拄着拐棍儿在院子里喂鸡呢——盼盼甜甜做主,给中间院墙拆了,砖头用来垒鸡窝给奶和太姥养鸡。
她慈祥地笑着,“慢点儿慢点儿。”
詹秋冉其实早就醒了,正斜靠在床上教训崽儿呢,“再不出来,给你一刀拉出来!看等你出来不打你屁屁的!”
甜甜从窗户探头笑,“干妈,今儿太阳真好,你带着小朋友出来晒晒呗。”
她进屋扶着詹秋冉。
詹秋冉:“你娘起来了吗?”
甜甜笑道:“那必然没有呀。”
即便上班也不会让她娘早起的,别人单位八点或者八点半上班,娘说他们单位特殊九点就行。
现在林姝已经可以成功睡过起床号,那叫一个充耳不闻。
詹秋冉就和甜甜一起去找林姝。
九月底气温转凉,不过今儿有太阳感觉上就还好。
院子里的菊花、百日红、鸡冠花开得正好,几只鸡在墙角围栏里悠闲地啄食儿。
詹秋冉隔着窗户对林姝道:“林姝,我要给你们投篇稿子,曝光一下子这个好吃懒做的小崽子。”
正说着,肚子里的崽儿踹了她一脚,这一脚力气那个大,感觉心肝脾都被踹移位了。
詹秋冉:“哟呵,还跟我能耐呢?”她轻轻弹了一下肚子,看得甜甜咯咯笑。
詹秋冉哎哟一声,“肚子抽痛。”
“啊,越来越疼,阵痛没错了。”
甜甜也活学活用,两人就开始讨论即将临盆的一些迹象。
方姥娘和方荻花过来,就见俩人在那里讨论得飞起,而詹秋冉的裤子都湿了——羊水破了。
方荻花:“哎哟娘呀,这是要生了,甜甜快去喊你爹和干爸开车送你干妈去医院呀。”
林姝听见声音也穿衣出来,“秋冉你要生了?”
詹秋冉淡定得很,甚至有些兴奋,进而狂喜:“终于要生了!老天爷,太不容易了!”
懒孩子一旦发动,速度就很快。
都没用送总院,就在大院儿这边的卫生院,很快就生了个红彤彤的小猴子。
詹秋冉身体不错,在卫生院观察半天就回家休息坐月子。
之前预产期要到的时候詹妈就想请假过来,方荻花说她帮忙照顾月子不用詹妈请假,詹妈就对方荻花一通感谢又给汇了一百块钱。
小猴子是个小妹妹,懒洋洋地耷拉着眼皮儿,一副本公主来到人间累得不轻要歇息的模样。
甜甜圆满了,高兴得直转圈圈,“我又有一个小妹妹了,干妈,以后我替你养她吧。”
软软的,跟小猫儿崽儿似的小妹妹,太好玩了。
詹秋冉乐不得,感觉自己的母性光辉在那十天被消磨得不轻。
陈燕明欢喜得很,对甜甜道:“给你妹起个名儿呗。”
之前他见天宝儿、宝贝的叫,压根儿没起名字呢。
他觉得自己没文化,预备着小名给甜甜盼盼起,大名让邵爷爷或者林姝起。
甜甜早就和盼盼商量过啦,“原本我们想叫她圆圆的,不过看她也不圆,还懒懒的,不如咱们叫她小懒?”
大家笑起来,詹秋冉点头称是:“这个名字好,太对她了。”
除了出生时候踹了她两脚,用力生出来以外,这孩子那可真懒。
盼盼:“……”
他们商量的名字不是叫宁宁吗?
行吧,小懒妹妹,欢迎你来到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