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张角的“出头之路”,不可思议的联盟

凡间

杭濑川

张角率领着他那所剩无几且士气略显低落的几百名黄巾军,一路上是风尘仆仆、日夜兼程,终于是抵达了驻扎于杭濑川的黄盖营帐之前。

这支残军队伍,旌旗半卷,在萧瑟的寒风中无力地飘动着,仿佛是他们疲惫灵魂的写照。

士兵们的甲胄上沾染着一路奔波的尘埃,斑驳而陈旧。

那尘埃仿佛岁月的痕迹,刻下了他们的艰辛与沧桑。

疲惫的面容上却依然透着一股不屈的坚毅,眼神中虽有倦意,但仍燃烧着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张角急忙地勒住缰绳,神色凝重且深邃的目光久久地望着那座威严矗立的营帐。

他紧抿的嘴唇透露出内心的坚定,却又难掩一丝忧虑。

随后,他用略带沙哑却不失威严的声音唤来守门的执戟卫士。

那道声音仿佛穿越了漫长的苦难,带着一种沧桑的力量。

此刻,黄盖正于营帐内独自一人翻阅着那部泛黄的兵书。

营帐内,烛光在微风中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将黄盖专注的身影投射在营帐的壁上,时而拉长,时而缩短。

他时而眉头紧蹙,那紧锁的眉头如同起伏的山峦,似在思索兵书中那晦涩难懂的疑难之处;

时而微微颔首,目光中闪烁着顿悟的光芒,仿佛对某些精妙的策略心领神会。

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犹如夜空中的寒星,透着洞察一切的精明。

当卫士通报张角来访的消息传入他的耳中,黄盖竟激动得那是连鞋子都未及穿上,便迫不及待地奔出营帐。

他的发丝略显凌乱,衣衫也因匆忙而有些不整,衣角在风中胡乱地飞舞着。

他的脸庞因激动而泛起红晕,双眼睁得大大的,满是惊喜与急切,那光芒犹如暗夜中的星辰般璀璨。

在黄盖心中,张角能来此地投奔,实乃莫大的荣幸。

张角,昔日自称“天公将军”,公然举旗与东汉王朝分庭抗礼。

那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如一声惊天动地的惊雷,在那个风云激荡、动荡不安的时代轰然炸响。

瞬间,几十万民众怀着满腔的热血与对未来的憧憬响应其号召,揭竿而起,汇聚成一股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力量。

他们怀着对旧秩序的极度不满和对新生活的殷切渴望,坚定不移地跟随张角。

誓言要打破一切黑暗腐朽的枷锁,开创一个充满希望与公正的新的天地。

然而,命运的车轮无情转动,各方势力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联合围剿。

曹操等诸侯的强大兵力如泰山压顶般袭来,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起义军的防线。

计谋的较量、兵力的悬殊,最终使得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渐趋衰落。

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夜空中划过短暂而耀眼的光芒后逐渐消逝。

张角翻身下马,那身姿虽然依旧挺拔,但已不见当年的意气风发。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曾几何时,他只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是何等的威风与豪迈。

如今,起义也以失败告终,他带着残部四处漂泊,心中的苦涩与失落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天公将军”张角之名依然在江湖上传颂不衰。

他的智慧与勇气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他的雄心与抱负犹如激昂的战歌,激励着无数后来者。

黄盖深知,张角主意颇多,其谋略之才高深莫测、不容小觑。

如今,自己即将与曹丕展开一场生死攸关的对决。

那曹丕,头脑聪慧敏锐,心思缜密深沉,麾下谋士如云,像什么“毒士”贾诩之流所出的计谋更是变化多端、防不胜防。

若是没有一位睿智的军师在旁出谋划策、指点迷津,这场战斗的胜负实难预料,自己极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黄盖奔出营帐,望着张角及其身后那支略显落魄的残军,心中感慨万千。

他快步向前,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而真诚地说道:“哈哈哈……天公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实乃黄某之幸!”

黄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与期待,他的目光在张角和黄巾军身上来回扫视,仿佛在寻找着能为他所用的力量和智慧。

张角抬眸一望,见对方如此谦逊有礼且举止有度,心中不禁思忖。

自己万不可有失仪态,定要让这吴国的将军知晓,自己亦并非毫无涵养之徒。

于是,他微微躬身,双手抱拳,神色恭谦却不失端庄,缓声言道:“公覆将军,此般厚待,实令贫道惶恐至极。”

“贫道不过一介草寇罢了,怎堪您亲降阶相迎?此等殊荣,贫道万不敢当。”

他的嗓音虽饱经沧桑,略带一丝喑哑,却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十足的谦逊之意。

黄盖闻此,不禁仰

头纵声大笑,那笑声豪迈奔放。

似滚滚惊雷,震彻整个营帐,仿佛能将世间的阴霾与愁绪尽数驱散。

他那宽厚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张角的手,掌心的炽热传递着无尽的热忱与真挚。

随后,二人并肩款步走进营帐之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