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2大将军选边站队

冒顿非常担心。

但是,担心是没有用的。得有证据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那样才行啊。

趁着一片欢呼雀跃、好不热闹的时候,冒顿就又回到了,随行自己的队伍中。他此时,与乌伊斜应该有一些同感,仿佛周围的热闹与已无关。

两人的情绪都不是很高,多勒倒清醒,察觉到这二人的情况,便安慰道:“你二位,也不必忧虑什么。太子无非是要名正言顺;乌伊大将军无非是要告知世人,那十万兵马非你调动。”

冒顿说:“是啊,眼下这状况,很难了。”

多勒又继续说:“其实也不难,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人造谣或假传王令。”

冒顿听了,摇摇头,苦笑了:“呵呵,你是说,都是那荡妇所为?”

“那还能有谁?”

“你自己信吗?那荡妇能调动十万兵马?”

一直没吱声的乌伊斜,此时开口道:“当然是大单于黙允的。”

“是啊。所以,要对付的人、要对付的事,都很难啊!”

“黙允?谁知晓?谁证明?”多勒反问道:“就算是,也不能说,也要有人担待。”

冒顿一针见血,直接把话挑明,说道:“本就摆明是头曼要剿杀我,还要搞成是乌伊大将军,擅自行事。”

多勒和乌伊斜其实心里也明白,事实就是冒顿说的那样。但怎么可以怀疑头曼大单于?多勒还想再劝一下冒顿,最好不要与大单于起冲突。

“但明面上,确实是新大阏氏,偷得调兵符,调动的也确实是乌伊大将军的旧部。”

听于此,乌伊斜也不想,再继续装什么矜持;也不想,再讲究什么措词婉转了,不吐不快地说道:

“头曼大单于的调兵符,哪那么好偷得?如太子所说,就是要杀掉太子,嫁祸于我。如若追究动机,谁都知,我是听命于那荡妇的。但世人,有谁在乎,要追究什么动机?只是大秦的大尊者殿下,将我们擒了,这是头曼万万没想到的。所以,才退一步,将黑锅又甩给了那荡妇。”

多勒听着,冒顿和乌伊斜,两人都已把话挑明,并且都直呼头曼名讳、称那新大阏氏为荡妇。他知,再无法挽回头曼与冒顿的“父子”关系。

眼下,就该轮到他,要选择站队了。

他不可能总是和稀泥。

他必须选择站队。

因为,这已涉生死,还涉草原之王位,不容骑墙随风倒。

胖胖的脸上,小眼睛睁到了最大。不过,那小眼睛,再怎么睁,也就是由绿豆那么大,变成了黄豆那么大。但是,冒顿和乌伊斜都知晓,这个多勒,从小就有个习惯。他若是遇到了很困难的问题,非得做个选择不可时,他就是把他那个绿豆般大的小眼睛,睁得大大的。他若要是发狠了,要横下一条心、作出最好艰难的选择时,便会把眼睛瞪大成如黄豆一般了。

此时,多勒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他也想到了很多,但他看到乌伊斜的情况,也是挺寒心的。他对冒顿和乌伊斜说:“好吧,我支持你们。”

“我支持你们”,仅五个字,冒顿知,多勒是很艰难地做出这一选择的。

多勒是孤儿,很小就跟着头曼了。头曼也待他不薄,让他给冒顿当伴读,得以读书学习;又教他武功,竟把他拉入了修行者的行列。特别是中原高人训练冒顿之时,对外是绝对保密的,唯有多勒,可以陪伴在冒顿身边,使得他自己的修为,也提升很快,提升到了相当高度。

尽管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头曼给的。但他一直以来,真正的主人,却是冒顿。

他很清楚,他对于头曼,和头曼对于他,就如同乌伊斜对于头曼,和头曼对于乌伊斜,是一样的。但他对于冒顿,却是忠心不二的随从;而冒屯对于他,则是为数极少的,几个最贴心、最信任的人之一。

“好,”似乎冒顿,早就在期待着,多勒的这五个字。他马上,简短地,提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听得多勒和乌伊斜二人,真是吃惊不小。但他们这才认识到,冒顿已不是小孩子了,他是未来草原之王!

冒顿最后说:“咱们的队伍中,肯定有淳于越的人。在西都,在金顶王庭内,也有他的人。”

多勒也想起来,接着说:“太子殿下说的对,我每次见那淳于越,都觉着,他怎么能那么快、那么熟知金庭所发生的事情。”

乌伊斜也说:“应该与那荡妇有关。我也多次发现,那妇人竟然如此快地、如此详细地,能了解到,太子殿下在大秦的情况。”

“嗯,这就对上了。”冒顿说:“现在就是要知晓,他们之间,有谁在为他们传递情报和消息。咱们队伍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是淳于越的死士,很可能那传递情报和消息的人,就混在这些死士里面。”

“未将尊令。”

“未将尊令。”

随着两声“未将尊令”,标志着,冒顿的“三驾马车”班底,正式形成。

冒顿刚才还笼罩着阴霾的脸上,眼下,已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早已风卷残云、烟消云散。

三人骑着战马,明显冒顿高出一头。因为,他有长生送给他的马鞍具。

他看看左右两边的二位大将军,突然想起此事儿,就说道:“二位大将军,你们看到我战马上的机关了吗?”

其实,多勒和乌伊斜,他们早就见识过,大秦的大尊者嬴长生,亲自发明的马鞍具。只是,他们没有亲身感受,不知这马鞍具,对于战争的制胜,能增添了好几倍的把握。他们只觉着,那玩意儿,就是好看,在马背上还增加了累赘和负担。

但听着冒顿的详细介绍,冒顿最后还说:“要找到好的匠人,一定要尽快,仿制出这种马鞍具。并尽快装备出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二位大将军都坚定地应答:“诺。”

二位大将军,这一段时日,一直跟随着长生打了几个大胜仗,他们也亲眼目睹了,大秦军人的风范,以及长生排兵布阵的雄才大略。

很快,他们也接受并养成了许多大秦军队的习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