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2章 不入长安城,东行抵洛阳

见到岳霖来报,沈堂刚要开口,李铎却是陡然大声说道,“大人。”

“咱们此次不入城了。”

沈堂一怔,随后便是朗声大笑起来,“好好好,岳霖,传令下去,绕城继续东行。”

随后,沈堂转头朝着李铎等人说到,“此次不入城,也算不得什么遗憾,也许要不了多久,咱们便是能够再度前来,而且,不会再是以使者的身份前来了。”

岳霖虽然不明所以,不过依旧是带着队伍绕过长安城。

浩浩荡荡过了西安之后,整个队伍的速度竟是突然增加了几分,就像是浑身平添了几分力气一样。

仅仅八天便是抵达了虢州,在虢州之地修整了三日,队伍便是再度东行,又行六七日时间,队伍便是抵达了洛阳城外。

“咱们先行到洛阳之地修整两日。”沈堂笑道,“这洛阳现在可是与之前不一样。”

“之前金国对陛下提及两国增加互市之事,陛下选定了咱们的开封,而金国则是选择的这洛阳,现在这洛阳地界咱们大宋的商队可是不少,说不定还能见到什么有趣的物事可以采买一番。”

李铎大笑到,“这却是极好,左右再有百余里咱们便可以回去,也不急着这一两日时间。”

虽然洛阳不是大宋的,但是交接的巩县却是大宋的,洛阳城到巩县的距离一共不过百余里而已,若是赶路最多两日就能抵达,而进入巩县,便是回到大宋的地盘了,所以,众人也并不急切。

有随行的金兵先行上前开路,没多久,这洛阳知府便是引着人迎了出来。

“未曾想,竟是沈大人前来,下官倒是有失远迎。”

沈堂笑道,“陀满修大人不必客气,你我二人也算是故友,我此行不过路过叨扰两日罢了。”

之前两国商定了互市之后,陀满修作为洛阳知府,自然是前往开封与沈堂见过,两人也需要商议一些细节,所以,两人还真的算是老朋友。

“诸位大宋的贵客,请。”

陀满修引着一众人进入洛阳城中。

这洛阳城和长安城比起来,也许名声略微逊色几分,可实际上,洛阳的底蕴却是比长安更胜,甚至可以冠绝整个中原地界。

从神话时代,许多神话故事实际上就发生在洛阳。

比如说帝喾都毫邑,这里的毫邑并非是亳州,而是洛阳毗邻的偃师一带。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的时候,八百诸侯会孟津,这些地方指的都是洛阳一带。

在之后,周公辅政迁九鼎与洛邑。平王东迁,同样是到洛邑。

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一共十三个王朝兴衰更替,基本上都是在洛阳这里。

洛阳在古代华夏先民眼中便是天下之中,比如说周武王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这应该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出现中国的字眼。足以可见这洛阳在华夏百姓眼中的地位。

还有华夏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河图洛书’,便是出自洛阳。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谓‘阳’,故名洛阳。其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太行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所以,自古就有八关就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都的说法。也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

天下之中,十省通衢,指的便是这洛阳。

大宋建国的时候,赵匡胤也曾想迁都洛阳,毕竟这里西控函谷关,东据虎牢关,易守难攻,只不过未能成行便是先行去了。

但是,虽然那时候洛阳并非大宋国都,却也是西京,置河南府。并且,把重要部门国子监设在洛阳,赵普、吕蒙正、文彦博、欧阳修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洛阳定居,理学家程氏兄弟也曾在这里讲学,包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便是在这里完成的。

其他的不说,在这里说说司马光。

关于司马光,所有人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应该便是砸缸的故事。实际上,除了砸缸之外,司马光还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事迹。

众所周知,宋朝的风气极为开放,士大夫纳妾这种事情更是为人所传扬,哪怕是赵佶都有跟李师师的传言,更何况还出了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柳永?再加上宋朝当官儿的薪水极高,哪怕不靠着贪污受贿,养几个妻妾也是轻而易举,不过,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却是罕见的不纳妾的人之一。

司马光和张夫人婚后三十余年,没有子嗣,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一件大事,不要说纳妾,就算是休妻也是正当合理,不过,对此司马光却并不放在心上,反而是她的夫人极为着急,毕竟,这种事情传出去,她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于是,她便背着司马光偷偷买了一个妾室回来,安置在卧室之后,自己就找借口出去了。

司马光回家之后,见了这妾室并不理睬,直接拿出书本翻看,那美女妾室主动上前攀谈,司马光却是冷言冷语,到最后,那妾室觉得没意思,自己直接就走了。

还有一回,司马光到老丈人家吃宴赏花,张夫人和岳母一合计,便是偷偷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随身伺候,可司马光一点儿也不客气,直接呵斥那丫鬟说到,“走开,夫人不在,你在我面前搔首弄姿是何道理?”

到最后,司马光也没有子嗣,而是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而且,司马光极为清廉,甚至皇帝宋仁宗赏赐给他的金银珍宝他都直接拒绝并不接受,在他年老体衰的时候,他的一个老朋友打算花五十万钱买婢女在身旁伺候他,司马光也是直接拒绝说到,“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他夫人死的时候,没有多少钱安葬,到最后没办法,他将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了出去,以此安葬自己的夫人。

其他的不说,一个为官四十年,而且围观权重之人,竟是需要典地葬妻,这种品德的确值得人深思、效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