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都快听傻了。
这明明就是收紧官员的政策,怎么会和百姓街竿而起,国家改朝换代这样的事情扯上关系?
如果情况真的这么严重的话。又怎么能用一个区区罢了两个字结尾?
你说啊,你倒是快说啊,赶快给朕解答心中的疑惑。
朱棣心中焦虑不已。
这时候朱瞻壑终于说话了,只可惜这种说话不是朱棣要的。
“孙儿认为,金学士的看法十分的妥贴,再合适不过了。”
说着,朱瞻壑居然腼腆一笑。
“其实孙儿也不太懂什么国家大事,读书人的事情更是一窍不通。”
“要么皇爷爷再问问瞻基堂兄?”
听到朱瞻壑向爷爷举荐自己,朱瞻基立马挺起了胸膛。
随时准备好回复爷爷的问话。
“爷爷虽然是利用朱瞻壑那小子,但爷爷对我的宠爱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尽管为了达成某些目的,爷爷会第一个询问朱瞻壑。”
“可爷爷一定还是想要听一听我的答案。”
“等一会儿,我应该怎么说呢?”
朱瞻基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下定决心。
一定要让爷爷对自己答案感到十分的满意!
然后……
他始终没有等来朱棣对他的问话。
“瞻壑,你继续说吧,你为什么觉得这项政策是好的?他好在哪里?方便了什么地方?”
“你若是能给朕说出个子丑寅卯,朕重重有赏,若是说不出来,那朕可要罚你了。”
朱瞻基:?
爷爷不要继续问他,问我!我可以回答!
朱瞻基努力地,向朱棣,眨着他那一双小眼睛。
期盼朱棣能看见他。
可惜,他大概是眨眼给瞎子看了。
因为朱棣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朱瞻壑的身上。
朱瞻壑:……
【好嘛,你个老狐狸,这是想要保护朱瞻基到底了,非要拿小爷做伐子,明明知道小爷什么都答不上来。还要小爷在群臣面前丢脸?】
【咦,这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在群臣面前丢脸,或许能抵消我内阁议事和御前行走带来的影响力……】
【看来这一次是错有错着,不过老狐狸可不要想,我能够回答你。】
【你不是想知道吗?我偏偏就不告诉你。】
【我才不会跟你说,因为地方小官吏,从此没有上升空间。自然不会想着怎么样为百姓做主,不会想着让自己的政绩好看,更不会想着以此获得高升的机会。】
【而能当品阶官员的,全都是不吃五谷杂粮的读书人,没有经过基层历练,直接科举考试出来的,只会读书死的死书呆。】
【所以他们能怎么办呢?】
【作为清贵的读书人,肯定不能拉下脸和平民百姓讨教。而那些不入品官吏各有各的利益,也不会帮官员做出真正的政绩。】
【反正到最后,也无非就是,官员只能和百姓断联,无论想不想,这是唯一的结局。】
【就算偶尔想要为百姓着想,立志干一番事业的官员,也会被地方不入品官吏挟制。毕竟他们除了之乎者也,什么都不懂。离开基层官员,也什么都做不了。】
【那不是特别好吗?】
【民不知官,官不知民,中间具体办事的人,也是破罐子破摔,反正一辈子只能这样了,官是没得做了,光宗耀祖不可能了,那肯定要捞钱啊。】
【读书人清贵,不入品官吏拿钱,普通百姓被压榨,皇帝耳目闭塞,天下逐渐疯乱。】
【这可真是利国利民,百年大计,千年等一回的大好事啊!】
想到后面,朱瞻壑有些冷笑了。
朱棣不清楚,读书人自己不明白吗?
这个建议,虽然说金幼孜提出来的,但是杨士奇也是内阁大臣。
而他本人,就之前在基层呆过。
呆了一段时间,丢了官印,犯下大罪,就跑到京城,然后改名换姓继续找出人头地的机会。
杨士奇自然是清楚,基层历练对人的帮助有多大。
可是他不说。
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无论杨士奇还是金幼孜,又或者更多的读书人,进士,他们希望的是读书人永远清贵,凌驾在其他人之上。
不是贵族,胜是贵族!
更令人窒息的是,明朝很多官员,就是从这里开始一步步变臭,变恶。
不去基层历练,也不和基层官员交流,永远捧着自己那几千年前的圣人书。
就以为能读出个圣人来吗?
以至于后来王阳明还要说一句:知行合一。
可自古以来,知行合一不是最基础的认知吗?
这里居然还要成为“圣人”的立言?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