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儒

李二陛下制止了任中流搬个凳子到学堂里头的建议,就负手站在外面,透过明亮的玻璃注视着学堂的一切。

不得不说的是,一个十七岁的大孩子给一群下至七八岁上至十二三的小孩子上课,这画面很违和,而且房俊这厮长得还毫无文艺气质……

学堂里的摆设跟时下的大多数学堂皆不相同。

取消了几个人共用的长条书案,而是一种单人的高脚书桌,学子们亦不是席地跪坐,每人一个带着靠背的胡凳,坐在上面很是轻松,避免了长时间跪坐产生的血脉不畅。

房俊亦不是寻常塾师那般席地开讲,而是独自站在前边,面前一张略宽的高脚讲桌,身后有一块涂了黑漆的木板,挂在墙上。

房俊笑容温和,问道:“昨日所学,可曾忘记?”

学生们大声回答:“不曾!”

房俊点头嘉许,说道:“很好!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拿起书本,将昨日所学过的朗读一遍。”

堂上的学生们纷纷翻开面前的书籍,这让李二陛下又是吃了一惊。

居然人手一本书籍?

这厮可真是舍得下本钱……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

纸张没有改良,要么是贵的要死的宣纸,要么是质量极差的竹纸,两者都很难满足书籍的大量普及。因为,“抄书”就成了一件很风雅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无他,既然买不起,只好借来抄……

另一个,是雕版印刷昂贵的成本和繁琐的工序。

为何世家大族能垄断教育,几乎所有的人才都是出自他们,而寒门子弟甚少可以出头?

就在于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寒门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代代出人才,而寒门子弟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此消彼长,世家大族越来越多的掌控住社会资源,天下官员皆出于此,世交、联姻、结盟……他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同盟,维护着他们自己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无视朝廷的政令,甚至操纵廷议的结果!

因为,几乎所有官员都是他们的“自己人”……

自李二陛下登基即位以来,世家大族的顽疾愈发明显,这直接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愈发尖锐。李二陛下做梦都想打破这些世家大族建筑起来的顽固藩篱,扶持寒门士子崛起,那样才会让朝廷、让天下趋于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独大。

平衡,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世家大族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他们极力打压寒门士子,垄断教育资源,根本不给普通人家子弟读书学习的机会。不读书,不能明理,如何跟他们争?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教育的成本太高,高到即便是皇帝,也做不到让全天下的人都有书读……

所以,房俊刚刚说“在房家湾,最高大、最宽敞、最明亮的那座房子,永远都是学堂!”这句话的时候,李二陛下很激动,也很认同,房俊能凭借一己之力让房家湾的孩子有书读,有大魄力!

可是当房俊说出另一句“再苦不能苦学生,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时候,又有些嗤之以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区区一个房家湾,你自然可以这么说,可是放到整个关中、整个大唐,要花费多少银钱?

站着说话不腰疼!

然而现在当孩子们人手一本书籍,李二陛下不得不赞叹,这厮是真的舍得下本钱!

李二陛下神思飞跃,却被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唤回现实。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李二陛下有些茫然:“这是什么书?”

他不仅能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亦能上马执槊冲锋陷阵,更能熟读经史博览群书,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想起来哪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三字一句,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辞通俗、顺口、易记,更蕴含着至理……

自己怎么可能没有印象?

莫非……

李二陛下看向身后的任中流。

任中流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与有荣焉的说道:“正如陛下所想,这本《三字经》,便是房侍郎所著。”

“可有成书?”

李二陛下目光灼灼。

“自然,陛下稍待。”任中流告罪离去,去了旁边办公的屋子,不一会儿取过来一摞装订成册的书籍,给了李二陛下一本,被高阳公主要去一本,其余都塞给李君羡:“拿回去送给族中子弟,读一读,很是不错的启蒙书籍。”

李君羡哭笑不得,虽然也很好奇这本书都写些什么,但自己正当值呢,岂能背着一摞书到处走?

“可否请任员外送去某府里?”

“哦!”任中流一拍额头,歉然道:“忘记李将军正在当值,没问题,待会儿就遣人给将军送去。”

李君羡感激道:“多谢。”

李二陛下站在学堂之外,手捧书籍,越读越是心惊,越读越是敬佩!翻到最后,至“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时戛然而止,颇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这本《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孩童背诵《三字经》启蒙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语句短小精悍,琅琅上口。

这是一个不曾就学的楞怂作出来的?

这特么简直就是大儒的水准啊!即便那些声名远扬的饱学大儒,大抵也没几个能作得出这样一本书!

太震撼了!

李二陛下几乎可以保证,此书一出,必将风靡天下,成就孩童启蒙的最佳读物!

到那时,房俊的名字亦将家喻户晓,妥妥的一个“大儒”称号跑不掉!

这小子难道真是一个天才?

亦或生而知之?

半个时辰一瞬而过,即便是最爱闹腾的高阳公主,亦罕见的很安静,乖巧的站在李二陛下身边,细细品读这本《三字经》,不时瞄一眼学堂里挥斥方遒的房俊……

待到房俊授完课,李二陛下一扬手里的书籍,问道:“先前说要送予某的大礼,便是此书么?确实不错,某很满意!”

房俊吓了一跳,连忙道:“陛下误会了……”

开什么玩笑?

就指着这本“穿越唐朝之前必备神器”捞取声望,成就自己的名声呢,岂能白送与你?

给个国公也不干啊!

高阳公主见房俊不理自己,瘪瘪嘴,讽刺了一句:“不识抬举!”

房俊不敢跟她说话,因为恶人之间几乎每一次都是以吵架终结,这当着李二陛下的面欺负他闺女,以李二陛下护犊子的性格,弄不好要挨揍……

“陛下请随微臣移步。”

房俊领着李二陛下等人绕过学堂,进了山坡处一个小院子。

庄子管事房全正领着几个工匠在一个池子里鼓捣什么,用几根短粗的木棒将池子里的东西捣成黏糊糊的糊状,见到房俊,赶紧迎了上来。

“二郎您这是刚下课?哎呦,还有客人呢!几位请进屋稍坐,带小的给各位沏壶茶,刚刚到的雨前龙井,几位有口福了!”

现在房全的下辖人员已经超过两千,那规模比之一个下县的县令都牛气,整个人的精神头儿都不一样了……

光顾着显摆,却忽略了房俊不停眨啊眨快要眨抽风的眼睛,待到注意到了,先是一愣,随即恍然,赶紧补救道:“啊!这个……茶是好茶,只是可惜啊,这量实在太少,也就那么十几……七八……二三斤?咳咳,就只有二三斤,却是少了点,送人都拿不出手……”

房俊这才瞟了他一眼,还好反应够快,没见到身后杵着一个什么好东西都想往家里哗啦、还光吃不拉的大个儿貔貅?

李二陛下冷不防在后面踹了这货一脚,冷声道:“瓜怂还学会抠门儿了?真是越来越没出息!走的时候,把茶叶给某带上!”

房俊都快心疼死了,不敢对陛下不满,只能恶狠狠的瞪着房全。

这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即便实在茶园遍地的后世,也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更别说此时杭州那边的茶园规模极小,这产量就更少了。

今儿却被李二陛下打了秋风……

房全眼见这位极其自然的踹了自家二郎一脚,那姿势很随意,显然不是第一次踹……更让他傻眼的是,向来脾气暴躁的二郎居然连一点不悦的神情都没有……

什么人能让咱家这位二郎如此惧怕?

长孙无忌、程咬金、尉迟敬德、李绩……恐怕自家房相公都不行!

这世间唯有一人——当今皇帝陛下!

房全腿肚子都有些转筋,皇帝啊……

房俊不理这个得意忘形害得自己散财的老货,带着李二陛下径直进入正屋。

与其说是正屋,不如说是一间工坊更为恰当。

一进门,房俊就向李二陛下展示他的最新科研成果——

堂中密密麻麻的摆放着无数正方形的铅块,做工精致,码放工整。

每一个铅块上,都铸有一个反体的文字。

房俊一挥手,豪气干云:“这便是微臣要送予陛下的超级大礼包——印刷术!”

请牢记:www.youxs.org,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