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前来拍摄的记者,是一位副社长,能够进入“环流三号”已经足够证明他的能力和忠诚了。
这次拍摄的画面不一定全部被搬上荧幕。
但是也会作为历史资料,留存在历史中。
至于真正的遂人堆。
那是永远不可能公开的绝密消息。
未来等所有的核聚变项目完工,这次的点火实验也同样会成为整个可控核聚变研究历史何总,重要的一个节点。
所有在场的研究人员都按照之前规划的位置,悉数到场,他们戴着口罩,化着妆,从远处看,根本分不清他们的年龄和面孔。
在场观摩的研究生和教授们,也都屏住了呼吸。
看着研究人员们开始操作。
“开始预热管道。”
“加入燃质。”
伴随着一道一道的命令下达,现场的研究员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知道重复操作了多少遍的步骤。
他们依照流程,往“环流三号”中加入了用作加热后等离子体的物质。
物质快速进入“环流三号”,成为等离子体状态。
这次的点火实验正式开始。
“温度已提升三千万。”
“温度已提升五千万。”
“约束状态良好。”
在正式开始运行前,甚至到现在约束实验已经开始。cuxi.org 猪猪小说网
现场观摩的这些学生和教授们,都有些紧张,看台上的苏教授们也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的“环流三号”。
虽然这只是一次点火实验,www.youxs.org。
他们也希望能够继续产生突破,将Q值继续提升。
至少····
至少能够证明,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一条路是可行的。
是啊。
这些科研专家,研究人员都是心有傲骨的。
这么多年在EAST也好,还是后来的“环流三号”也好,他们多少代人孜孜不倦的研究,结果因为上级领导拿出的一套新的成熟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就让他们把现在正在研究的技术给放弃?
他们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服气的。
虽然,站在大局观上而言,他们听从了国家的安排,对遂人堆进行建设和调整。
但是从个人内心而言。
他们更想从“环流三号”上取得成功。
苏教授能够回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承担了这些研究人员的信念。
所以。
苏教授也想看着“环流三号”能够迸发出一样的色彩。
实验开始进入固定流程,大多数的研究人员也都稳定了情绪,开始观测“环流三号”的变化,参观的那些学生们更是屏住了呼吸,生怕因为自己的呼吸动作太大,导致了实验的失败。
研究人员们要么在等待,要么继续履行着自己负责的工作。
监测整个实验进行的指挥室内,除了拍摄换面的新华社记者在跑来跑去,整个房间中安静的只有众人的呼吸声,和等离子体约束实验进度的播报声。
等等离子体的温度突破到一亿度,同时也是本次实验的预期温度时。
从参观的学生和教授那边传来了一阵欢呼乃至鼓掌声。
不过,很快就在教授的约束下,平息了下来。
不过一旁的新华社记者忠实着记录着现场的画面。
很快,www.youxs.org。
现场再次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接下来就是监测和等待,www.youxs.org。
苏院士也拿出了他们之前做实验的记录。
运行约束的时间越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会影响Q值的,时间越长,Q值越高。
很快,这次的稳态运行时间就超过了上一次运行的1003秒。
这期间,现场不知道响起了多少次欢呼和掌声。
而如今运行时间超过1003秒,在场的研究人员们也开始了鼓掌。
现在这个时间已经超过了他们之前的时间,对比上一次,这已经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了。
接下来就是看整个“环流三号”能不能达到这次实验划定的时间。
1200秒。
这也是此次约束运行时间,计划的时间节点。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次的运行也突破了1200秒。
甚至现在“环流三号”整体还是很稳定的。
苏教授点了点头,看向一旁的博士生,示意准备停机。
虽然这次他们还能够继续下去,但此时的目标已经达到了,再加上,他们也不能真的等到等离子体时空,甚至把第一壁乃至第二壁都烧穿了才停下来。
于是,按照之前的预定计划,他们开始逐步关机。
最终“环流三号”整体完成关机,实验结束。
而此次,他们约束运行的时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403秒。
·····
整个约束实验,可以说毫无预料之外的情况发生。
对于整个实验中心而言,没有意外,就是最好的状态。
随着“环流三号”的关机。
那些前来观摩的学生们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和鼓掌声,他们正在向高台上的研究人员挥手致意,甚至不少老教授都泪洒当场。
全程看完了这次约束实验的老教授们,早已经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1403秒。
这个数字,可以说,从此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环流三号”由华夏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制,相关参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华夏磁约束聚变装置实现高参数等离子运行、迈入氘氚可控核聚变阶段的核心系统之一。
按照广义上的角度来看,此次实验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技术水平居国际前列。
而苏教授的脸上也有些红晕,虽然自己知道遂人堆那边正在高歌猛进,可是看到自己亲手打造的“环流三号”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他还是很激动的。
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他们在这条路上至少没有走错,或许这条道路比较困难,或者性价比也没有遂人堆那么高,但至少他也能够通往成功。
这么多年,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们的心血还是值得历史铭记的。
而不是最后在历史中留下一句:“环流三号”研究道路错误,浪费人力物力等等负面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