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但说无妨

但是秦长风不知道的是,在他从皇陵里安逸度日的这段时间,外面的大秦皇朝,可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整个大秦皇朝现在的局势,并不容乐观。

大秦皇朝。

皇宫内,御书房。

秦皇端坐于书案之前,在他的身侧,云汐站立在一旁。

而在阶下,几位皇子,还有大秦皇朝位高权重的几位大臣,分列左右。

他们每个人脸上的神情,此刻全然严肃无比,甚至其中几人,还带着些许惊恐。

秦皇手里拿着一份羊皮纸,光是从那纸张上的气息,就不难判断出,此物必然是西域魔教的产物。

“诸位,现在的情况,你们也全都了解了。”

“青冥魔教,联合起西域的诸多魔教,将会在七天之后的月圆之夜,率军攻入我大秦之中。”

“不知在场的各位,可有什么想法?”

秦皇沉声说道。

此时的秦皇,整个脸上阴云密布,好似随时都要爆发一般。

因为他手里的那张羊皮纸,就是魔天给大秦皇朝下的战术。

其中不但说明,七天之后,他就会带人攻入大秦皇宫。

还要将秦皇的首级斩下,将大秦传承千年的皇陵摧毁,将大秦皇车彻底覆灭,纳入他们西域之中。

看到这些话的秦皇,虽是怒火中烧,却也没有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他当即就召来一些重臣,以及几位皇子,特来御书房秘密会谈。

但是此时,站在阶下的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并无一人敢从中站出来。

秦皇的眉毛不禁一挑,其眼神中的怒意,不免又增加几分。

“道儿,你来说说,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秦皇的目光环视一圈,最终,落到一众皇子中,最年长的五皇子身上。

五皇子被秦皇这一点名,顿时浑身一震。

但是此刻,他也深知不是能够退缩的时候,也就只好硬着头破站了出来。

“回父皇,儿臣认为,此般西域魔教之人来势汹汹,而我大秦,已经多年未曾兴兵。”

“若是一旦开战,在西域魔教锋芒之下,我大秦必将伤亡惨重。”

五皇子低声说道。

站在一旁的七皇子,听到五皇子的这些话,立刻戏谑的看向对方。

因为他知道,按照秦皇的性子,是绝对不允许五皇子说出这样的话来。

果然不出所料的,秦皇在听完五皇子的话以后,脸上的表情,顿时阴沉的都能够滴出水来。

他打手一拍,整个书案都为之颤抖。

“混账!”

“西域魔教只是下了战书,他们还没采取行动,你居然能说出这种话来!”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可当真是我大秦好皇子!”

秦皇震声道。

其中的愤怒,不言而喻。

五皇子听到这话,身体抖得如同筛糠一般,扑通一声,就朝着秦皇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

“是儿臣说错话了!儿臣的本意,绝非如此!”

五皇子连忙说道。

可秦皇哪里会理会他的这些说法,只是不耐烦的一挥手。

“你且先退下吧。”

“近些日子,就安稳呆在府上,不要出门了。”

秦皇说道。

这话语中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五皇子猛地抬起头来,一脸惊愕的望着秦皇。

但是最终,他却只是说道。

“儿臣,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以后,五皇子缓缓起身,一步一顿,失魂落魄的离开了御书房。

这一幕,让七皇子和八皇子看到,心中顿时暗爽不已。

而此时的秦皇,在被五皇子这么一气,原本就烦恼的心情,顿时变得更加愤怒。

他本想再向七皇子他们问出同样的问题,可是稍加思考之后,只是在心中缓缓的摇头,随即便打消在这个想法。

七皇子他自然是注意到秦皇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停留,又离去。

他的心中不禁暗自庆幸。

因为他心里也清楚,现在的大秦,实力早就已经大不如前。

其中还缺乏顶尖的高手坐镇,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域魔教,必然是要陷入一场苦战。

五皇子的话说的并不错,但是这些话,绝对不是秦皇现在想要听到的。

此后的一段时间,御书房里的气氛,低沉到极点。

秦皇又连续问过几位大臣的意见,不过这些大臣的说法,却表达的十分暧昧。

秦皇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这些人话语中的退缩之意。

最终,他将目光,落到站在一旁的云汐身上。

“云汐,你的意见如何?”

秦皇问道。

听到秦皇呼唤自己,原本一直沉默不语的遇袭,终于缓缓开口。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股坚毅与决绝。

“父皇,儿臣认为,我大秦必须要战。”

云汐铿锵有力的说道。

闻言,秦皇眉头一挑。

“哦?”

“那云汐你说说看,为何我大秦必须要战?”

秦皇故作惊疑的问道。

云汐向前走出三步,站到秦皇身侧,也面对着阶下所有的皇子与大臣。

“我认为,其点有三。”

“第一,为了的大秦三千年的基业,要战。”

“第二,为了我生活在我大秦国土上的千千万百姓,要战。”

“第三,为了这天下的安定,要战。”

云汐正色道。

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

既说的那些态度暧昧的大臣,脸上格外羞愧。

也将这些话,说道秦皇的心坎之中。

其实秦皇心中所想,打从一开始,就无半分退缩之意。

而此刻,原本站在阶下,一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的宰相大人,居然也站了出来。

“陛下,太子殿下,微臣有话要说。”

宰相说道。

秦皇看到宰相出列,脸上的表情也是微微一变。

他即位以来,和宰相打了数十载的交道,甚至对方的性格如何。

这位宰相能在几位皇子的斗争之中,不偏向任何一方,根本没有站队的意思,让秦皇很是欣赏。

不过更多时候,他也总会将自己的意见隐藏起来,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说出。

这也是为什么了,秦皇为了诸多大臣,却偏偏忽略这位宰相。

而此刻,秦皇知道,时机已经到了。

“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秦皇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