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计划开始

朱慈的本意是想让小太监把自己受伤的消息告诉崇祯之后,引崇祯来探望。

进而实行下一步的计划。

但没想到的是,前来探望的人却并不是崇祯,而是司仪秉笔太监王承恩。

也就是在正史上,最后陪着崇祯帝一起上吊自杀的太监。

朱慈躺在床上,装作很虚弱的样子,余光却是在打量着进来看望的王承恩。

王承恩相貌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但却有一种老实忠厚的感觉,而且因为其年岁已大,发须皆白的缘故,又多一种慈祥之感,看起来就好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

“殿下,陛下政务繁忙,暂时抽不开身,所以特派下臣来探望一下您,殿下您身子骨还好吧?”王承恩走到床边,躬身行礼道。

“王公公别听冯伴伴瞎说,只是身上有些淤青罢了,过两日便会痊愈!”朱慈撑着身子坐了起来,说话同时还瞪了一眼贴身小太监冯吉,那样子就搞得好像是冯吉自作主张把这消息透露出去的一样。(明朝一般把贴身太监称之为伴伴,意思是陪伴在身边之人。)

贴身小太监冯吉被这么一瞪,也是有点愣住了,但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赶紧躬身道歉道:“请殿下恕罪,小的也是担心陛下问起怪罪,所以才...”

或许是朱慈和贴身小太监的表演太逼真了,王承恩这个老实忠厚之人赶紧出来打圆场,道:“殿下也不要怪罪冯忠了,他也是担心殿下身体安康!对了,殿下身体无恙的话,下臣就先告退了,陛下那边还在等着!”

眼见王承恩这就要走了,朱慈心中顿时大急,赶紧出声道:“王公公请留步,我还有事想请教!”

准备离去的王承恩立刻停下了脚步,开口道:“殿下请讲!”

“是这样的,我记得前几日父皇曾下令让蓟辽总兵吴三桂进京勤王,不知那吴三桂现在行军到哪了?”朱慈开口问道。

闻言,王承恩微微叹了一口气,面带忧色道:“确有这么回事,但吴三桂所带之兵马好像还在山海关外,并未入关!”

“还未入关!”朱慈装作很惊讶的样子,然后长叹一口气,颇为颓然道:“那只怕是坏了啊!”

“坏了?殿下何出此言?”王承恩一脸疑惑。

“王公公,请您想想,父皇勤王诏令已经下发六天有余了吧?六天时间,若是这吴三桂真有勤王之心的话,他早就可以率领先锋部队赶到京师了吧?”朱慈开口道。

听朱慈这么一说,王承恩脸色一变,惊声道:“殿下的意思是那吴三桂不会进京勤王?”

“那倒不至于,吴家一家老小还在京师,他肯定会进京勤王的,只不过可能会拖到京营以及唐通的兵马损耗差不多了才会来!”朱慈认真道。

在没穿越前,他曾经在网上看到过针对吴三桂拖延进京的分析,大致分为三种推断。

第一推断是认为吴三桂早已和建奴暗通款曲,所以才故意拖延进京勤王。

这种说法,在朱慈看来是最扯淡的,假如吴三桂这厮真这么做的法,直接原地不动不就好了,又何必还要故意拖延?

第二种推断则是认为崇祯没给将士们发银子,所以吴三桂也不太好调动人马。

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明末辽东的兵马说是朝廷的兵马,其实早已经沦为辽东武将私军,也就是所谓的家丁,所以崇祯没发银子让众将士进京的勤王心思没有那么强烈肯定是有的,但若说吴三桂调不动已经沦为“私军”的将士,明显不太现实。

至于第三种推断,则是说吴三桂故意拖延进京勤王乃是为了方便以后做大,这种推断是朱慈觉得是最合理的。

纵观崇祯十七年的兵力分布,除了反贼方面,大明方面能打的也仅仅只剩下了吴三桂所率的辽东兵、黄得功率领的半个勇卫营、号称拥有八十万兵马的左良玉部队、拱卫京师的京营、以及唐通的近万兵马。

在这四强里面,左良玉已在南方拥兵自立、听调不听宣;

屡战屡胜的勇卫营一万多兵力被崇祯一分为二后,半个勇卫营已随周遇吉战死在了宁武关,目前还剩下半个勇卫营人马,正由黄得功带领着在河南平叛,其战力也大不如从前。

至于拱卫京师的京营,则因为武备松弛再加上京师鼠疫横行,早已没有什么战力,当然虽然没有什么战力,但仍有三大营的编制,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京营和唐通的兵力再有所耗损的话,拥有数十万辽东兵的吴三桂将在北方乃至整个大明都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这也是朱慈认为这第三种推断最合理的地方。

而眼下,他正是在将这第三种推断换了个方式告诉王承恩。

王承恩做了这么多年司仪秉笔太监,自然不是什么蠢人,听后脸色已然变得十分难看,隐隐有一丝怒气,但很快又长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说的确实有理,那吴三桂恐怕真有此野心,但如今闯贼即将兵临城下,再无其他可用之兵的情况下,吴三桂的兵马便是唯一的依仗,所以就算现在太子殿下所说的话转告给陛下,陛下暂时恐怕也拿吴三桂毫无办法!”

朱慈心里一阵默然,诚如王承恩所说,崇祯十七年的这种局势,别说知道了吴三桂想拥兵做大,就算是其有谋逆之心,崇祯也只能不遗余力的拉拢,盼其早点发兵勤王。

这也是崇祯这个末代帝王无奈的处境。

不过这些并不是朱慈现在该关心的事情,他现在要做想办法篡位...

微微叹了口气后,他开口道:“王公公言之有理,现在这种局面下,父皇也只能先拉拢,但我有一计划,或许可以让吴三桂提前带兵进京勤王!”

“殿下但说无妨,若是可行,下臣一定奏报给陛下!”王承恩神色认真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