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初平二年

而大汉也就在如此暗流汹涌的时局中,又走过了一年,到了初平二年,也便是李基印象中的191年。

这一年,刘备恰好三十岁。

李基倒是越显丰神俊朗,且随着年岁渐增,也总算是攒了些胡子,越发显得沉稳之余,也多了不少威严。

也在一个冬季的时间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仅存的扬州世家遑论是自愿,亦或是迫于时局,超过九成的扬州世家都开始选择易迁夷洲进行治理开发。

一艘艘海船不断地在扬州与夷洲之间往来,除了运送扬州世家之人,也将大量扬州世家治理开发夷洲所需的物资奴仆等等送往夷洲。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

李基对世家所开设的,也从来都不是善堂。

夷洲土地,同样也需要扬州世家以土地进行兑换。

根据不同土地的价值,兑换比例从一比二十到一比一百不同。

土地,在扬州世家手中的意义同样也是为了耕种,可以保证后世子孙基本的温饱无忧。

可在已经清楚夷洲土地更适宜耕种后,且扬州世家后续的重心都将转移到夷洲,自然也没有余力再耕种扬州土地,再加上那惊人的兑换比例。

因此,绝大部分的世家几乎都选择只保留了少部分扬州土地,其余的土地都选择兑换夷洲土地。

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初平元年的冬季,李基迅速从世家手中收拢了大量的土地。

这些土地,也平稳地保证了扬州其余尚未大肆开垦的州郡平稳地推行军户制,而没有损伤扬州普通百姓的利益。

除此之外,扬州与夷洲来往的运输是被刘备所一手垄断的,这也是现阶段就足以最大限度让扬州世家纳税的方式。

为此,李基不忘紧急定了一稿《海运税法草案》用以实行,进一步地再刮了一层扬州世家的油下来,且后续更是会源源不断地刮下去。

夷洲由扬州世家暂且代为开发,但是开发出来的各种资源,在海运完全被刘备所掌控的情况下,惟一的售出渠道无疑也仅有扬州。

有了利益,自然也就能通过种种方式,让许多原本就偏向扬州的扬州世家从中获得优待,从而形成一个内卷竞争的局面。

且,即便李基依言承诺扬州世家在夷洲的自治权,但在双方所订的协议中,也是悄然地埋下了一个坑。

扬州承诺不插手扬州世家开发治理过程中的所有政务,但是却是要求夷洲要遵守大汉律法,且扬州在各处都将派遣人员进行监督与执行。

这一点,扬州世家略有意见,但也明白他们并非是准备完全脱离大汉,也就答应了下来。

显然,他们并不清楚三权分立的坑。

他们有的仅是行政权,这也是想让扬州世家积极主动地开发治理夷洲,不可避免也交割出去的权力。

可李基悄然保留在手中的,却还有立法权与司法权。

某种意义上,扬州世家便是前往夷洲上赛跑的运动员,但李基同时是裁判以及制定规则的人。

或许,这一点在初期还凸显不出什么意义,但从长远来看,却是能够保证夷洲永远没有机会脱离大汉。

而也是自此,扬州世家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完全与刘备绑在了一起。

唯有刘备的支持,才能持续保证他们在夷洲的利益与根基。

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却也终于让刘备的政令可以畅通无阻地抵达扬州每一村一户的手中。

再兼之刘备取消了大量的苛捐杂税以及劳役制度的取消,也让刘备在整个扬州百姓心中的威望迅速暴涨。

这一点,李基已然看得无比的透彻。

有钱有粮,才是实行仁政的基础。

而仁政之中的钱粮利益,若是直接分润到最底层的百姓,而不是被中间环环克扣掉,那便能够迅速获得无数百姓的支持。

道理,从来都是如此的简单。

初平元年的扬州冬季,比以往都似乎更冷上三分,但是百姓们所感觉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希望与火热。

以着吴郡为中心的扬州,就仿佛是发生了蜕变似的。

即便是还没有到春天,抽空与刘备视察了一圈扬州其余郡县的李基,也从一个个百姓们的身上感觉到了一种生机勃勃。

大汉,确实是才进入乱世,但是百姓却已经苦了很多年了。

只是,李基看着不少在细雪中行色匆匆,冻得有些打摆的行人,脸上忍不住流露出几分无奈之色。

即便在吴郡之中的工匠们已然渐渐形成了规模,在李基的推动下实现了大量的创新。

比如,将在东汉已经已经出现的煤饼,推动创新出了价格更低廉且安全的无烟煤。

虽说扬州的煤炭资源不算充足,但通过海运的方式却能轻松地带回大量的煤炭,且糜氏商会还通过与各州不同商人合作制造无烟煤的方式,大赚了一笔。

只是低廉的无烟煤,也只能保证衣衫单薄的百姓们在家中不会冻死,出门还是避免不了挨冻。

这是衣物材质上的限制,百姓们所穿的衣物往往就是粗衣麻布,压根购买不起价格更高的衣物。

这一点,李基眼下同样也是无可奈何。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棉花。

只是,笮融前往瀛洲后倒也算努力,但想让纯洁白花遍布整个岛国,最快显然也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不可。

且即便是有了第一批的棉花产出,也只能优先供给士兵,然后才能渐渐普及到民间。

不过有着无烟煤的存在,即便今年的冬季降雪偏多,但眼下冬季将过,所统计的结果中显示整个扬州冻死者也是寥寥无几,让李基颇为欣慰。

只是,眼看春天将至,如刘备、李基这些知晓内情之人,所时时挂念着的反而是林邑稻的消息。

若是再拖下去,便要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李基的眉毛不禁微微拧了起来。

此前刘继所带回的部分林邑稻虽说想要进行普及远远不够,但也足以让吴郡进行研究以及试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