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白面书生——李景隆

李景隆,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袭父爵封曹国公。喜读兵书,多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靖难之役时,李景隆奉命讨伐朱棣,结果屡战屡败,直至朱棣逼近南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永乐时加封太子太师。永乐二年,李景隆被副都御史陈瑛、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告发“在家坐受阁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童仆成千,意叵测。”明成祖于是褫夺其爵位,与弟李增枝、妻儿等数十名家人一起被软禁家中,家产遭收,景隆绝食十日不死。约卒于永乐末年。

李景隆这个人,从某种角度上讲,更像是朱棣的开国功臣,话说他爹李文忠当时是个数一数二的大将,在政治稳定全国大一统的背景下,李文忠的表弟燕王朱棣以靖难名义起兵造反,老将耿炳文用顽强的防守将战役拖入了相持战,而这时建文皇帝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派李景隆替换耿炳文,主持讨伐燕王的战事。

消息传来,朱棣竟然高兴的手舞足蹈,当场向身边将领们做了以论证李景隆是草包为主题的长篇报告,事实也正如朱棣所料,李景隆首战先拿朱棣的老窝北平开练,以五十万大军强攻只有几万守军的北平,居然猛攻一个月毫无收获,反而被城里守军反扑打退了几十里。其实此战明军曾有数次机会破城,明军先锋翟能几度攻破北平城墙,可李景隆却妒忌翟能将得大功,慌忙鸣金收兵,以至战机稍纵即逝,终使明军困顿于北平坚城下。

李景隆的无能表现给了朱棣集合主力部队反扑的时间,朱棣集结主力部队向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发动猛攻,本来明军打的不错,多次打退朱棣的骑兵冲锋,可初上战阵的李景隆竟被战场上的血腥情景吓破了胆,连夜拔马狂逃,害得五十万大军全做了北军的刀下鬼。建文帝此时居然赦免了李景隆的所有罪过,反而又给了他六十万大军,与朱棣的十万精骑在白沟河展开会战,结果李景隆又一次在关键时刻上演逃跑大戏,导致六十万大军再次落得全军覆没的结局,朱棣乘胜追击,相继占领山东多个重镇,若非明朝后起之秀将领盛庸等人浴血奋战,阻击住朱棣南下,恐怕“靖难之役”在当时就提前结束了。

两场大战,报销明朝一百一十万精兵,李景隆的草包之名传遍大江南北,可笑的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建文皇帝依旧对李景隆“赦而不究”,然而李景隆的故事还没完,他在最后的关头,还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在京城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李景隆居然做了内奸,让朱棣打入京城,江山易主。南京城固若金汤,是太祖皇帝花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拿下此城何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李景隆却表现出他无耻的一面,他居然勾结朱棣,主动打开了城门,放北军破城而入。

至此,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彻底结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号永乐皇帝。仔细想来,正是李景隆以其无能式的指挥和无耻的叛变,成就了永乐大帝的赫赫功业,论起朱棣“靖难第一功臣”,李景隆实在是“当之无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