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叛汉自立——陈豨

陈豨,宛朐县人,西汉开国将领之一。随同刘邦征战天下,平定赵、代时曾受韩信指挥,论功行赏,被封为阳夏侯。白登之围后,担任代相,统领精兵据守边疆,防范匈奴进攻。历经淮阴侯韩信的煽动、赵国相周昌的告发、汉高帝刘邦的猜忌与调查,心存不臣之心,最终被韩王信策反。陈豨兴兵叛乱,自封代王,与韩王信、匈奴的势力联合,刘邦御驾亲征,会合天下之兵,集结汉军多位名将,共同征讨陈豨等人,遭到周勃和樊哙率领的军团合攻,兵败于灵丘,被郎中公孙耳,追击斩杀。陈豨之乱,先后牵扯多位异姓诸侯王,汉军多位将领通过对陈豨的作战而以军功封侯,足以证明其反叛影响之大。

秦将蒙骜率军攻略魏国城池二十座,首次设置东郡,王贲率领秦军攻灭魏国,陈豨所在的宛朐县后来一直隶属于东郡治下。章邯攻灭张楚王陈胜、魏王魏咎,打下魏国,刘邦集团与章邯的秦军交战,并将之击破,刘邦部队在光复魏地期间袭取宛朐,陈豨于以特将身份独自率领将士五百人,在宛朐县加入刘邦阵营。

刘邦西进破秦,驻兵霸上,秦国灭亡后刘邦被分封为汉王,陈豨与樊哙、周勃、曹参、夏侯婴、靳歙、周緤等功臣将领被赐爵为侯。刘邦增补三万人给韩信平定各国,陈豨以游击将军的职务,自领一路兵马随韩信、张耳平定代地。

刘邦称帝,燕王臧荼反叛,刘邦亲自领兵征讨,陈豨一同参与击破臧荼势力。与张良、萧何、樊哙、周勃等十三位开国元勋,被正式确立列侯爵位和封邑,陈豨被封为阳夏侯,其食邑数量失考。

匈奴包围韩王信的都城马邑,韩王信最终投降匈奴,由于韩王信在代国反叛,逃入匈奴。刘邦带领众将前去平城讨伐,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于白登山。刘邦封二哥刘仲为代王。刘邦从平城途经赵国,期间辱骂赵王张敖引起赵相贯高等人不满,之后经过洛阳回到长安,长乐宫落成,丞相以下官员都转移到长安办公。从洛阳迁都关中的政策也陆续完成,在洛阳的淮阴侯韩信也随同安置在长安。匈奴进攻代国,代王刘仲弃国自己逃回洛阳,被贬为合阳侯,刘邦改立儿子刘如意为代王。

陈豨早年以郎中身份逐步封为列侯,由于代地与匈奴接壤,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刘邦觉得陈豨素来办事可靠,让陈豨以列侯身份任职代丞相,去督统赵、代两国的边防部队,北方边境的军队全都归他统领。

陈豨被任命为代丞相,前去向淮阴侯韩信辞行,韩信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你可以和我聊一聊吗?有些话想对你说。”陈豨说:“任凭将军吩咐!”韩信说:“您镇守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从中央起事,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谨遵教诲!”

刘邦率军东进,在东垣攻打韩王信的残余反寇,刘邦从东垣返回,赵王张敖进献赵美人侍寝,赵相贯高在柏人县谋划刺杀刘邦未成,次年被告发。刘邦将赵王张敖降格为宣平侯,赵相贯高自杀,改封代王刘如意为赵王,任命御史大夫周昌为赵国丞相。

刘如意因年幼留在长安,周昌就任赵丞相在赵国总执政事。代国王位空置,不再设代丞相,陈豨转任赵相国在代地总领兵事,加之赵国原本的掌权大臣贯高等人或废或死,陈豨接手赵国军队权力空隙,由统领赵代边境兵马变成统领赵代全境兵马,麾下军力进一步扩大,成为独掌赵代两国精兵的地区实权者。

陈豨在年少的时候,常常称颂和钦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后来他率领军队守卫边疆,便学信陵君的做法招集宾客,礼贤下士。陈豨曾经休假回乡路过赵国,赵国相周昌看到陈豨的随行宾客坐有一千多辆车子,把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陈豨对待宾客用的是平民之间彼此平等相待的交往方式,每次他都谦逊恭敬,屈尊待人。等陈豨回到代国,周昌请求进京朝见,见到刘邦之后,周昌把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等事全盘说出。刘邦命人追查陈豨留居代地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陈豨感到害怕,暗中派门客到韩王信的将领王黄、曼丘臣那里联络消息。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去世,刘邦派人召陈豨进京,但陈豨称自己病重,韩王信命令王黄等人劝说和误导陈豨。陈豨便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赵、代两地。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说:“陈豨曾经给我做事,很有信用,代地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地方,所以封陈豨为列侯,以相国的身份镇守代地,如今他竟然和王黄等人劫掠代地!但是代地的官吏和百姓并没有罪,全都赦免他们。”于是,一律赦免了被陈豨所牵累而进行劫掠的赵、代官吏。

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讨伐陈豨,淮阴侯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那里说:“只管起兵,我在这边协助您。”韩信和家臣密谋,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刘盈,部署已定,只等陈豨的消息。

刘邦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赵国相周昌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斩首,说:“常山郡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刘邦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周昌回答说:“没反叛。”刘邦说:“没守住城是兵力不足的缘故。”最终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

刘邦问周昌说:“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刘邦,刘邦一见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臭小子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跪伏在地上,但刘邦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为将。

左右近臣谏劝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郡,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却未得到普遍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刘邦说:“这就不是你们能懂的了!陈豨反叛,邯郸以北全都被他所占领,我用紧急文告来征集天下各地的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而已。我何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近臣们应声道:“对啊!”

于是,刘邦又问:“陈豨的将领都有谁?”近臣们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刘邦说:“我知道该怎么应付了。”于是,各自悬赏千金来求购王黄、曼丘臣等将领的人头,又拿出许多金钱来诱降陈豨的部将,很多人因此投降。刘邦征集天下之兵时,也向梁王彭越征兵,但是彭越自称生病,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刘邦为此非常生气。

刘邦在邯郸讨伐陈豨等人还没有结束,陈豨的将领侯敞带领一万多人流动作战,王黄驻军曲逆。舞阳侯樊哙攻打陈豨与曼丘臣军队,在襄国县开战,攻破柏人县,以先锋部队最先登城破门。平定清河郡、常山郡等地二十七个县。太仆夏侯婴参与对陈豨部队的作战,陷阵杀敌,曲逆侯陈平以护军中尉身份从军征战,御史大夫赵尧也随同刘邦征伐。

颍阴侯灌婴率领汉军在曲逆城下击败陈豨的丞相侯敞,麾下士卒斩杀了侯敞和五名特将,车骑将军靳歙统率梁、赵、齐、燕、楚等诸侯国的车骑部队,分路进攻陈豨的丞相侯敞的部队,将他们击破,因而迫使曲逆城投降。陈豨的将领张春渡过黄河进攻聊城,汉派将军郭蒙与齐国的将领出击,把他们打得大败。齐国相国曹参在聊城攻破陈豨的将领张春的部队,汉军斩首一万多人,打下曲逆县后,灌婴又平定了卢奴县、上曲阳县、安国县、安平县等周边城邑。

陈豨的将领赵王后裔赵利防守东垣县,刘邦亲自攻打东垣。一个多月后,赵利的士卒辱骂刘邦,刘邦十分气愤,右丞相郦商、颍阴侯灌婴,也一同参与了东垣之战。东垣投降后,凡是骂刘邦的士卒一律斩首,其他没骂的士卒则处以黥刑,在脸上刺字,并把东垣改名真定。

旧楚王韩信在长安谋反的密谋被告发,吕后想召韩信入宫,又怕韩信和他的党羽不到位,于是和萧何合谋,假装让人从刘邦那边回来,宣告陈豨已败亡,召令列侯、群臣入宫庆贺,最终韩信被设局杀死在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韩王信再次与匈奴骑兵入侵驻扎在参合县,与汉军对峙,太尉周勃经由太原郡进军征讨代地,到达韩王信的旧都马邑,久攻不下,将马邑屠城。所部士卒杀死了陈豨的将军乘马絺,在楼烦击破代王陈豨、韩王信、赵王赵利的部队。活捉了陈豨的将领宋最、雁门郡守圂,乘势转攻云中郡,擒获了郡守遬、丞相箕肆、将军勋,平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

左丞相樊哙攻破尹潘军于广昌、俘虏綦毋卬于无终县,在代郡南边击破陈豨别将匈奴人、王黄的军队,趁机攻打韩王信军队于参合,军团所部将士斩杀韩王信。齐相国傅宽随军攻打陈豨,归属太尉周勃指挥,之后以齐相国身份代替左丞相樊哙指挥攻打陈豨。

梁王彭越因与梁国太仆有矛盾,被太仆上告谋反,再加上之前讨伐陈豨时不听调令,刘邦于是派人逮捕彭越,贬为庶民,原本是将彭越流放蜀地青衣县,但是因为吕后的中途介入,彭越最终被夷灭三族,做成肉酱分发给诸侯,淮南王英布因此大为惊恐,秘密集结军队警戒邻国郡县的紧急情况。

刘邦从南面邯郸攻击陈豨军队,燕王卢绾亦率兵从东北攻打陈豨,当时陈豨派遣王黄求救于匈奴,卢绾原本要派人阻止,但后来被手下张胜说服,派人勾结匈奴与陈豨,意图养寇自重,想让陈豨长久流亡在外,在边界造成连年不绝的冲突,保障各自的权势与性命。

淮南王英布造反,向东进兵攻杀荆王刘贾,吞并其领地,往北渡过淮河,楚王刘交逃往薛县,刘邦带病亲自领兵前往讨伐英布。刘邦在会甀击败英布,英布逃走,之后英布受到当时的长沙王吴臣之子吴回的诱骗,最终被斩杀于番阳。

周勃军团再次在灵丘攻打陈豨,把陈豨击溃,俘获陈豨的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平定代郡九县。樊哙军团在横谷击溃陈豨的匈奴骑兵部队,斩杀将军赵既,俘虏代国丞相冯梁、郡守孙奋、大将王黄、将军大将一位、太仆解福等十人,与诸将共同平定代地乡邑七十三个。王黄、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悬赏通缉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陈豨的军队也就溃败了。

刘邦回到洛阳后说:“代郡地处常山的北面,赵国却从山南来管控它,太遥远了。”于是,就封儿子刘恒为代王,起初定都晋阳,后改定都中都。代郡、雁门郡都隶属代国,以傅宽代替陈豨原有的职务,成为代相将屯监边。樊哙所部将士公孙耳追击陈豨,在灵丘将他斩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