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各有各的打算

听父亲这么说,王卓也不藏着掖着了。

“父亲,是这般又如何?

如今盛家高升,妹妹的女儿又要做侯府大娘子,已然是万事亨通,我这个做父亲的,就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求一求雨露之恩,沾一点他们姑母的光??”

如果是王卓还年轻的时候,他的肩上没有担负起家族的责任,手上没有提起后辈的担子,自然不会想着攀附王若弗的风光。

但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是王顺卿退居幕后,现在由王卓当家做主。

王卓觉着以自家和王若弗的亲情,适当的求助,并不是贪得无厌,反而有些觉着自己父亲太过斤斤计较。

既然把妹妹视作一家人。

那干嘛还把自己当外人?

明明上次王若弗就发了好几封信,父亲也不去。

妹妹没能得偿所愿,自己心里也不爽利。

何苦呢?

“哼!你这是在怪我早年间没为你谋划好了?”

“孩儿不敢!”

王卓连忙摇头:“父亲已经为我思虑颇多,我知道是我自己没本事,怪不得别人。”

“知道就好。”

王顺卿拿起桌上的茶水浅浅啜饮,问道:

“既如此,你是对伱妹妹起了什么心思?”

王卓以为王顺卿不再反对,当即道:

“白鹿书院!不是说那小侯爷要去一趟白鹿书院吗?我想着让现儿和野儿也一起跟着去,看有没有入白鹿书院读书的机会。”

“白鹿书院?”

王顺卿都有些气笑了:

“我那两个孙儿都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子,甭管什么书院,恐怕都难成。我之前是看你不甘,他们俩个也还不大,所以才没管。

况且就算进了白鹿书院,恐怕也是徒费光阴。”

王顺卿摇了摇头,微微叹了口气:

“人啊,就贵在自知。

我当年看出嫂嫂她们的心思,也就不再硬贴上去,你明知道现儿、野儿不是读书的苗子,何必还要硬来?

牛不喝水强按头,不是什么好路子。”

王卓犹有些不甘道:

“野儿没有读书的念头,但现儿努力,说不准就是城内的书塾太差,到了白鹿书院就开窍了呢?”

“开窍?”

王顺卿轻轻瞥了王卓一眼:

“这事你信吗?就让现儿在书塾那呆着,等找好了亲家就回来,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野儿呢?”

王卓见王顺卿根本不松口,继续道:

“现儿能回来继承家业,野儿没兴趣也没才能,只有一颗去军伍的心。

杨家正是勋贵,几年前又没了大半族人在边关,如今正是缺人的时候,野儿憨厚老实,又有一股子力气,顺带着和弗儿、华兰的关系,最是值得信任。

让野儿跟着小侯爷一起去从军,这总行吧?”

听完王卓的一番话。

王顺卿也陷入了沉思,心里有些动摇。

纵使他不想用王若弗的关系去帮扶自家,但如果这事对各自都有益,他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

但思忖了会儿,王顺卿还是摇了摇头。

“这事还是先别提了,等华兰成亲后再说。”

见父亲现在态度缓和,王卓连忙应是。

他也不是非要这时候提,只是想要父亲的一个态度。

……

有了王顺卿不反对的态度。

到了晚宴上,王卓顺利将两个儿子介绍给了杨文远。

见王卓满脸殷勤,一副推销自己两个儿子的模样,杨文远自然心领神会。

不过既然王卓没主动求“介绍工作”,“想进步”,杨文远也不会上赶着主动开口。

大周自有国情,勋贵也有人脉往来。

像这种和妻族关系好的人家,只要子弟不是特别不堪造就,勋贵人家都会帮衬一点。

更别说王顺卿家还是其中的潜力股——一个大富商。

这对于已经投入巨量资金进入“黑火药作坊”的杨文远来说,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对象。

只需要动用一点关系,礼尚往来就能轻易获得大量资金。

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

祁厅长都能把家里的七大姑和八大姨安排进衙门。

甚至村里的狗都能抓起来,带到警队做警犬。

我一个侯爷,安排点人进五城兵马司,很合理吧?

当然,杨文远若是想要把人安排到五城兵马司,肯定不能和勋贵子弟一样,从官员开始,而是要从衙役做起。

但靠着侯府的人脉关系。

只要不是太难造就,当个小头目还是比较容易的。

对王现和王野这两个人看下来。

杨文远心里也有了判断。

王卓的两个儿子都不是什么读书的苗子,并且都对读书不感兴趣。

王现作为嫡长子,颇有几分随波逐流的姿态。

王卓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副混吃等死的模样,只等将来继承祖业。

王野则不同。

他从来就不想读书,想要靠着一身子武艺报效朝廷,去书塾念书是被王卓硬逼着去的,很是不乐意。

就这几天,王野也不认生。

经常拉着杨文远身边的亲卫切磋武艺。

虽然王野是野路子,但靠着身上的蛮力和战斗意志,能和从小就开始锤炼的亲卫拼个五五开。

这一结果不由得让杨文远为之侧目。

这还是未经过系统训练的结果。

若是把王野拉到杨家演武场练个一两年,恐怕单个亲卫根本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再加上明白王卓和王野的意思,杨文远心里当即有些意动。

自己现在缺的是什么?

人才!

眼前的王野,毫无疑问就是自己需要的冲锋陷阵型人才。

再加上王野的性格不错,和自己的关系也很近,是一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不过杨文远也不急。

治国如烹小鲜,治人也一样。

太容易得到的往往得不到珍惜,历尽磨难后的成果更受人珍重。

得到人容易,但是收服心很难。

杨文远心里已经隐隐有了打算。

不过得等到和华兰成亲后,才好施展。

王若弗这一趟来洪州,不就是来请他们一家子去汴京吗?

这也合了杨文远的意。

等到了汴京,王野这个好苗子怎么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

休息两天后。

杨文远再度启程去白鹿洞。

王卓见此,当即提议让自己的两个跟随同行。

杨文远自然欣然应允。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