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林常胜自然也听到消息了。他这几天每天都回去等消息的。今天还没回去, 小李就给他报喜了。说今天听大院的通讯室的老何说了,林安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 林常胜也是跟着松了口气。“考上了好,考上了好啊。”

然后就是葛参谋也来报喜了。他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满大院传开了,安安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现在大院里可都在议论呢,说安安从初三直接参加高考,都能考上大学。而且还是清大。就和天才一样的。这也是让人议论的地方。毕竟大院也是有许多大学生的, 但是林安安这个大学生就带着点传奇色彩。

“现在可都知道了,你们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啊。”

林常胜开心的笑了笑, 笑着笑着,心里泛着酸涩。

安安的这份荣耀,他这个当爸的,没管过。都是孩子自己考上的。

葛参谋好奇道,“老林啊,孩子考上了,怎么又笑不出来了?”

“老葛, 我想起你当初说的话。孩子小的时候不管, 等长大了, 就不亲了。真的啊。”

“怎么,你们安安和你不亲了?”

林常胜没吭声。

他难道说, 何止不亲,简直是怨上了。

葛参谋道, “虽然不亲,可有出息啊。安安是好孩子,你对她好,她心里都知道的。你看, 她给孩子们补课,不就是这样吗?”

林常胜点头,这个孩子确实是个满身正气的孩子。经历前面那些事儿,他发现,身边竟然就安安能靠得住。

他也拿起帽子,“回去了,咋样也要回去吃顿饭。看看大学要准备什么。听说报的是计算机,我对那都不了解。”

这会儿林安安特意去学校,给老师们报喜。吃水不忘挖井人,林安安从来不愿意辜负帮助过她的人。

要不是冯老师支持她,帮助她直接参加高考。她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冯老师也很是高兴,又说计算机专业很好,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专业。林安安学这个专业,大有可为。

回家之后,林安安又提笔给老家的老师、朋友写信。

她可没忘了,老家公社中学的黄老师对她也很帮助。提前高考这个事儿,都是老师当时提醒的。

林安安可记得黄老师的理想就是教出一个大学生。

现在她也算是帮黄老师实现理想了。

另外还有小翠他们。因为学习忙,写信少。但是一直都有联系。

林安安对于这些朋友还是很珍惜的。都是在自己微末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

自己的喜悦,自然要让他们知道。让老师为她骄傲,让朋友为她欣喜。

除了写信,林安安还给他们寄出了礼物,有教辅书,有吃的。甚至还寄出了一些报纸。反正都是用得着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报纸,是林安安特意搜集的。上面很多外界的信息,可以让老家的人对外界更加了解。

光是忙着这些,就忙碌了一天了。

晚上回来,发现林常胜回来了。让她别去食堂吃饭,说是已经喊了小李炒菜回来了。

林安安正好有事儿和他说,就一起吃了。

林常胜挺高兴,如果不是明天还有事儿,他要喝酒的。

但是很快,他笑不出来了。因为林安安说的是转户口的事情。

林安安的户口在军区大院,其实也是集体户口。

她现在要上大学了,就准备落去大学。这也是应该的,因为林安安去了大学,粮食关系就要转过去,才能在那边继续吃饭。

虽然这是情理之中,不过林常胜还是发现,真的晚了。孩子已经长大了,自己这个当爸的想补偿,都没啥机会了。

不止人要上大学,户口也会转走。等毕业后,参加工作,回来机会更少了。

这个认知,让林常胜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总觉得自己才打算补偿,却没法落到实处。

倒是徐月英心里偷偷的开心。转走好啊,转走了,以后这个家里就恢复成之前那个样子了。看来安安这丫头考上大学,确实是好事。

这会儿,她又提出来了,“那安安以后上学,家里的事儿还有时间管吗?”

林安安都不用她多说什么,就知道她这目的,问,“你是说我爸的工资保管问题吗?”

徐月英道,“不是我惦记这个钱,主要是你去了大学,以后家里需要花钱的时候,就不是很方便。”

“是给两个小的买贵重物品不方便?”

“……”

林安安知道她的意思,但是当然不会把钱交给她,拿去了给他们花?

拜托,以后大家都是要负担养老责任的。回头平分养老责任,然后花钱花的少?林安安表示自己很俗气,她不答应。

钱她就算不花,也要存起来。她虽然离开这个家,但是家里的财政还是要捏在手里的。

她毫不客气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需要花钱的地方你先垫着,回头我回来给你报销。”

林常胜道,“安安愿意管,你就让她管吧。”

他也确实不敢把钱给徐月英管着了,她太能花钱了。

两个孩子还娇生惯养的,好不容易受到教训了,这万一又惯坏了了怎么办?

徐月英心里越发的不满。这个家还是家吗?人都不在家里住着了,还拽着钱。

那以后岂不是就剩下这个空壳子?

但是钱是林常胜的,他开口了,自己也不好多说。又问道,“那我妈是不是要接回来了。上次的事儿孩子都受到教训了,回头两个孩子回来了,是不是也要人照顾?”

听到让曹玉秋回来,林常胜没答应。

他已经知道这个岳母的为人了。也知道过去她虽然帮着带孩子,但是徐月英这些年也没亏待她。自己这个当女婿的不欠她。原本让岳母在这里养老的想法也就没必要了。

而且她在这里的时候,徐月英的心思就特别多。家里闹闹哄哄的。现在人既然回老宅去了。就不用接过来了。

于是严肃道,“就让妈和爸住一块儿吧,两老年纪大了,犯不着接过来让他们两人分开。而且孩子也大了,也不需要人看着。家里吃饭,你到时候照看点。实在不行就去吃食堂。”

不得不说,林安安在外面吃食堂的事儿,还是给他提了个醒的。

徐月英瞪大眼睛。

“老林,你怎么能这样?我妈好歹为了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年,孩子带这么大。年纪大了,咱就让她回去。别人该怎么说我们?”

“这个问题我不想吵。”林常胜坚定的表态。

旁边林安安对这个结果倒是不意外。

林常胜对他亲爹妈也没黏黏糊糊,依依不舍的。对丈母娘能有多深的感情?明知道人有问题,还留在身边,那就是傻。

真要是傻,这人到不了这个位置。

所以林安安对后续的事儿也不担心了,吃完饭,起身就上楼去了。她准备投稿了。

小李已经送了几篇战士们自己写的题材过来了。

林安安发现,虽然大家都没读多少书,但是字迹却很好看。一看就是写得很认真,下了苦功夫的。

林安安更是不好辜负他们的信任。

认真取材。

比如年轻的儿子眼中,年迈的父母。已经有家庭的战士眼中的妻子。还有的写的是家里的姐姐或者家里的兄弟。

每个人眼里,家里付出最大的角色似乎都不同。

林安安发现,这样写有挺多好处。可以让外界知道军属的不易。同时也可以让家里人知道,远方的战士其实在惦记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

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林安安认真塑造框架,然后动笔。

不过她这边文章还没投稿呢。学校的老师就找上门来了,通知她做一个采访。要登报。

林安安是听过以前有年纪小的学生考上大学还登报过。黄老师看的就是这类信息。才知道有人提前考大学的事儿。

但是林安安原本想着,自己都十六了,不算特别稀奇。应该不会上报。没想到竟然会上报?

她跟着老师到了学校了解情况,才知道报社是想把她作为典型。因为这几年高考,特别是后面录取率低了之后,农村孩子录取率是真的很低。这和环境有关,也和思想有关。

为了鼓励农村孩子敢于树立理想。林安安这个在农村长大接受教育,然后来城里半年就直接考上大学的经历就显得格外的有特殊意义了。

谁也不会觉得林安安是靠着这半年的学习超越其他同学的。这必然是在农村的时候就打好的基础啊。

宣传,必须宣传。

林安安这才理解了这个情况。

这和她之前想写文章的想法,也算是不谋而合。也是想鼓励更多农村孩子考大学。

有这样的文章,老师们一般都会给学生读报的。只要孩子上学了,就能知道她的故事。哪怕只能启发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不用多想,林安安立马就同意了这个采访。

她并没有讲老林家那一群人。说实在的,那群人就不配上报占位置。

林安安采访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农村普遍的现象。比如农村的条件困难,吃饭都是靠工分。为了吃饱肚子,家里长辈宁愿孩子赚工分,也不想孩子上学。学校为了照顾秋收这样的农忙,每年都要放假,让孩子回家劳动。孩子因为自身的见识有限,也无法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资源匮乏,所以也导致学习难度增大。

她讲了关于自己如何寻找机会念书。也讲了学校老师为了帮助她有时间读书,还上门和家里人做思想工作。又说起自己当初如何树立目标,以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林安安改动过的,她自己毕竟是个比较会念书的,她的经验别人用不上。所以就针对二强这样的孩子,设计过一些学习方法。这会儿就用上了。

林安安觉得,既然要上报纸帮助人,那就不能太假大空了,应该多一些这样实际的操作,才能实实在在帮助人。

末尾了也感谢了老师的不辞辛苦,为她争取的机会。

因为都是林安安的亲身经历,所以这些事儿自然很真实。报社记者觉得这些内容很具有代表性,就是后面拍照的时候犯难了。

因为林安安这个文章主要是针对她农村学习的经历。可她现在的形象,和城市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了。拍出来就有点儿不配套的感觉。显得报道的文章很假。不配图,又觉得缺少些什么。

林安安想了想,说自己有一张农村的时候的照片。因为当时和父亲离得远,就想给父亲看看自己的样子,就照相了。底片也留着呢。

报社记者顿时惊喜,觉得这可真是峰回路转啊。“这太好了,正好更符合我们文章的主题。”

林安安就骑车回去拿了。学校离着家里不远,很快就拿到了学校里面。

记者和老师看到照片的一刻沉默了。

再多的言语,都比不上一张黑白照片来的真实。

说多艰苦,多难,光靠这些文字,虽然也能打动人,可也没有比亲眼看到,更有说服力。

冯玉康看着林安安的照片,又看看她现在。变化真的挺大。他见到的林安安都是变好了的林安安。

“这是我十五岁时候的,初二上学期没多久。和现在也就差一岁。应该可以用吧。”林安安倒是没想到,这个照片还能用在这里。

她当时就是想甩林常胜脸上的。甩完之后,就留给自己忆苦思甜了。

没想到还能登报?

记者看完这照片,就决定用这张照片。瘦弱又贫苦的孩子,不服输的眼神。

这形象很适合这篇文章啊。再艰苦的环境,也不服输。坚持梦想不放弃。

因为没刻意的宣传,林安安要上报纸的事情是没什么人知道的。

林安安也担心到时候人家又改变主意不让她上了,那她说得的早了,岂不是在吹牛?

所以干脆也没说了。反正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儿。

因为要开学了,所以林安安下午的课程也停了,让二强他们自己复习功课。她的时间就更多了,除了准备上大学要用的东西,就是写文章。

这次也不需要寄了,林安安写完稿子之后,直接去报社投稿的。

这次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

时隔半年,报社程编辑再次收到了林安安的投稿,还有几分惊喜。他还以为这个作者停笔了呢。虽然后来也有人投稿军属相关的,但是总觉得缺少了最初的那个感觉。

这会儿通过林安安给他写的信才知道,她最近都在忙高考,所以没时间。如今已经考完了,以她以后就可以开始投稿了。以后这个军属系列,想要一直写下去。

而且她本人现在就在首都。

程编辑就好奇她怎么来首都了,然后又好奇,林安安会继续写什么。

打开稿子看了之后,程编辑发现这次林安安不止写了一篇文章,而是寄了两篇过来了。

一篇是《姜小木奋斗记》。

程编辑还记得姜小木,是军属里面的一个孩子,从小被放在亲人身边。她明明有自己的父亲,可是父亲在部队当兵,她在老家被亲人冷漠对待,像一个孤儿一样的。

姜小木在最初的那些军属故事里面不是最惨的,但是偏偏故事性最强。程编辑还记得当时有人打电话到报社,要求他立马联系姜小木的爸,回去拯救孩子。

姜小木进城了?

程编辑很好奇,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就看得精神振奋。

如果姜小木的出场是一个艰难生活的军属形象,那这一篇就是军属自立自强的励志故事。谁能想到,姜小木还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呢。

她学习好,还学会给父亲写信求助了。然后成绩也十分优异,不断的考取好成绩。姜小木开拓眼界了,想考大学。

姜小木的父亲终于把她接进城里了,她参加了城里的高考,考上了大学。

姜小木即将奔赴自己的理想。

“真是梦幻般的发展,童话般的结局。”

程编辑都有点儿不敢相信。那个孩子进城了,考大学了。

这不是编的吧。

虽然故事肯定是会被修改一下的,但是如果编的太厉害了,也不行啊。难以有说服力。他们这个故事可是要来源于生活,写实的。

所以这篇文章,程编辑还是压下了,想给林安安写信,确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倒是另外一篇文章,关于军人眼中的家人形象,这文章倒是很合程编辑的心意。

人民爱着最可爱的人,最可爱人心中也感激着那些为他们付出的亲人们。

……

林安安投稿之后,就一心为大学做准备了。每天都看看入学须知,然后对自己要带的物品查缺补漏。

其余时间全都用来学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书。另外一方面,她还有些心事。很惦记童芳和陈琼两人的高考结果。

好在离着开学还有几天,童芳高兴的来找林安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但是被调配到了药学专业。即便如此,童芳也觉得可以接受。进了大学的时候,还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她吃点苦头,一样可以学医学。而且进入学校之后,也有机会可以转专业。

林安安也松了口气。临近开学越来越近,没听到好消息,她还真担心。

虽然自己考上大学很高兴,但是童芳她们要是落下了,这高兴就得打折扣了。

“不知道陈琼什么情况?”

晚上三人在食堂聚餐,陈琼就说了自己的打算了。她要去当兵了。“我打听过了,我那个学校录取已经结束了。”

童芳道,“你不再坚持考一次?也许后面还有补录机会。”

“不考了,青春有限。而且我怕我考出执念来了,一次不行又继续。还不如就和我爸说好的那样,去当兵呢。”陈琼大概已经一个人想通了,这会儿倒是也不需要人宽慰。

她甚至还说起了自己当兵多久,就要争取提干。以后还要争取上军校。充分展现了自己虽然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但是绝对要在这安排里面混个最好的结果的决心。

“虽然我去当兵了,可我还能坚持学习啊。你们说是不是。也不用替我不开心,我今天很开心,你们两个都实现理想了。”

说着举起搪瓷杯,“来,碰一个。”

林安安看着她,见她笑容明艳,便也举起水杯,“预祝我们未来都前程似锦!”

童芳也笑着举杯。“干杯。”

第二天,三人又约着一起去采购上大学需要准备的东西。

主要是林安安想着,大家以后也见面机会少了。就想买钢笔送给她们当纪念品。

虽然学校也有发生活用品。但是许多自己要用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准备。

路过报停的时候,林安安习惯性的买了一份报纸。

随便翻了翻,然后就看到了熟悉的照片。

登了!

童芳她们也凑过来看了眼,然后看到照片很熟悉,“这看着好像……”

下意识就看了眼林安安。

林安安点头,“是我,是报社前几天给我做的采访。”

陈琼和童芳顿时瞪大了眼睛,这照片上的人,竟然是林安安!

这会儿,别说她们震惊了。很多认识林安安的人,也看到了报纸。同样被震惊得有点不信。

比如朱秀红,每天上班前都是要看报纸学习一下的。然后就看到了林安安的照片了。本来是有点儿不确定,然后看到了文章里面林安安的名字。

这就是林安安的采访照片啊。

朱秀红震惊了,拿着报纸就出来找徐月英问,“月英,安安以前,是这样子的?”

徐月英正没精打采的数日子,等着开学之后接孩子回来呢,听到朱秀红的话,偏头看了一眼。顿时脸色骤变。

那丫头怎么把这照片给刊登到报纸上面了?

看她这个脸色,朱秀红都知道徐月英应该是早知道这事儿了。

她语气就带着责备,“你们以前怎么让孩子养成这样啊。这看着就像是旧社会里的孩子。”

主要是有徐月英两个孩子作对比,这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一边像是资本家家里的千金少爷,一边像是旧社会压迫下的小白菜。

徐月英支支吾吾,“我们真不知道啊,以前回去少。并不知道家里人这样。上次两个孩子送回去了,才知道家里人那样。哎,我和老林心里都很愧疚,这些年忙于工作,也没时间回去看孩子。疏忽了……”说着红了眼睛,又低头开始擦眼泪。

朱秀红一言难尽。一点也不接受这个解释。

前阵子徐月英的那两个孩子在老家出问题了,两人不就马上请假回去了?也没说不管啊。

说到底就是没上心。

朱秀红越想越生气,本来看着徐月英是个老资历,想着给她机会的。现在看来,徐月英真是就不适合为人民服务。她觉悟不行!

当然了,作为妇联领导,她也不会将家庭问题都推给女同志。林常胜也是有责任的。

今天回去,非得找老陈好好说道一下,让他教育林常胜。

其实也不用朱秀红去告状,这会军区已经很多人看到报纸了,包括林常胜自己。

闺女上报纸,这自然是光荣的,可是这一切摊开之后,林常胜还是感受到了羞愧的感觉。

这次林安安考上大学,他都没到处炫耀。连别人对他道喜,他也是应付一下。

林常胜心里很清楚,安安的一切都是在农村的时候自己学的。

而她在农村的时候,自己算得上是没出钱没出力,没资格分享她的荣耀。

所以别人对他道喜的时候,他心里是虚的。觉得好像抢了谁的功劳一样的那种虚。

如今看到报纸,林常胜的心反而定下来了。

虽然也肯定会被人诟病,很没面子,但是总比自己偷偷的羞愧强。

这下别人都要知道了,他闺女考上大学,和他关系不大。以后可别当着他的面给他道喜了。

葛参谋拿着报纸进来,脸上也是很复杂,“老林啊,真不敢相信,是你闺女。就算是一个普通士兵,靠着津贴,也不至于把家里的孩子养成这样啊。”

他们军人福利还是不错的。

葛参谋倒是没觉得是林常胜不舍得钱。毕竟他和老林认识多年,知道这是个没把钱放在眼里的人。是个大方的。看看家里那两个孩子的生活就知道了。

然后想起之前两个孩子回老家去之后,被折磨得大变样。就觉得是老家人干的。

“你家里人也太过分了吧,这事儿你没管管?不是我多管闲事。真是替你着急的。你说安安以前在老家过这样,来了这里看你另外两个孩子过得好。心里能好受?”

葛参谋又想起林安安刚来这里的时候,遭遇的那些事情。

只觉得林常胜真是没管好孩子。

林常胜道,“确实是我对不住这孩子啊。以前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眼睛没往家里瞅。”

这次林常胜倒是没找什么借口了。他心里清楚,所有的事儿撞一块儿,归根结底,自己没管。但凡多往家里看一眼,就不会是这么个结果。

“哎,算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好好对孩子吧。”

葛参谋说着走出去了。

他也知道,这照片一出来,其实林常胜也不好过,人家背后肯定要议论的。名声上面肯定是不好听的。

什么没情意啊,有了新媳妇忘了孩子啊。

以后安安这孩子越出息,加上老林另外两个孩子越没出息,老林就会被人议论得越厉害。

也确实像葛参谋想的这样,上午看到报纸之后,确实有许多认识林安安,也听说过林家情况的人,就开始议论纷纷了。

说完全没想到林安安以前这么苦。知道老家苦,可大家瞅着林常胜这个职位,不至于让孩子在老家吃苦的。林安安来了这里之后,那么优秀,人也精神。也看着不像是吃苦的。

现在一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啊。

甭管多少语言解释,一张照片足以说明一切了。

中午,徐月英回家,就直奔林安安房门口敲房门,问林安安为什么要把这照片刊登到报纸上面。

林安安说道,“这是我的自由,然后这是报社要求的。我是农村子弟的代表,自然要用这个代表我的形象了。”

“你就不考虑我和你爸在外的名声吗?就算不考虑我,你也该考虑你爸啊。”徐月英见状要气死了。

觉得这个继女就是在胡闹。

林安安道,“我为什么要考虑这些?我又没说什么冤枉人的话,只不过是将自己过去的照片展现出来而已。难道我为了维护你们,就要掩埋我的过去?又不是我见不得人!”

徐月英:……

“你得明白一点,我没必要为了维护你的利益,就对我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那是我的人生。是我经历过的事情,我有权利保密或者对外公布。”

“还是那句话,这么要脸,以后就少干缺德事儿。”

林安安说完就关上房门了。

其实给照片的时候,林安安倒是考虑过,毕竟她并不想让别人看她的眼光都充满同情。

但是想到,自己的过去本来就是亲身经历过的,为什么要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就假装没有呢?

只要自己足够优秀,不管别人一开始是什么眼光,最后都只会是崇拜或者赞赏。

过了一会儿,林常胜也回来了。

他最近倒是回来得多。有时候中午也回来吃饭。

徐月英当即就抱怨了,说林安安是不是故意的,搞的家里现在被人当笑话一样的议论。主要是朱秀红看她那眼神,让她心里不踏实。甚至办公室其他人看她眼神都更凉了。因为这个照片,她好不容易挽回的一点人缘又没了。

林常胜道,“咱家笑话还少吗?”

说起来林常胜以前是很爱面子的,但是被两个小的搞了这么几次之后,他这承受能力还真不一样了。

徐月英见他还护着,就道,“老林,你就护着她吧,要是领导因为这个对你有意见,看你怎么办。”

林常胜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要是领导真的因为这个事儿对我有意见,那说明我没做好。我林常胜再爱面子,也不至于自己做的事情不敢承认。我本来就没管过她,难道我还要在外面说谎,说我以前对她挺好吗?”

“……”徐月英气得抿直了嘴。越发觉得林常胜就是心偏了。她两个孩子闹出什么事儿丢脸了,就被打被送去老家。林安安不管怎么闹,林常胜都不管,都支持。

自认为看穿了林常胜这个人,徐月英干脆也不说什么了。反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了,脸都丢干净了。

倒是老林一直这么偏心,到时候文静和有礼要是怪他,也怨恨他,看他怎么后悔。

下午,李二强一群人又约林安安去吃饭,嚷嚷着这次一定要吃老莫。要好好给姐补偿。

林安安看他们一脸同情的看着自己,好笑着道,“我这照片拿出来,不是为了让你们同情可怜我。而是希望能让很多处于艰难环境中的人不要放弃。也希望更多的人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二强,比起请我吃老莫,我更希望你们能够受到激励,好好学习。珍惜你们所拥有的环境,拥有的读书机会。”

“你们知道吗,在农村,像你们这样半大的小子已经是家里的壮劳力了,必须得下地干活。一个家庭供着一个不用上工的孩子读书,是很难得的事情。”

“我认识一个男孩,为了能够坚持读完初中,忍受着同学的霸凌。只因为他交不起几块钱学费。”

“我刚来这里,看到你们的时候,是真的羡慕你们的。”

李二强一群人沉默了。

林安安又笑了,“而且我也不喜欢吃老莫,我喜欢吃我们大食堂的师傅炒的菜。特别是川菜,够味儿!明天咱们吃一顿?”

孩子们这才勉强笑了起来,“行,那明天咱去大食堂吃。”

李二强又道,“姐以后我肯定好好读书,我会珍惜的。”

“我也会。”童磊道。

“还有我!”许和平道。

“我成绩其实也不错。”葛东海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作保证,林安安心里开心了。她是真的挺希望这些人有出息的。都是好孩子,心思不坏,引导好了。以后走的就是正途。

……

林安安的这个照片不止让军区大院的人惊讶,也让许多看到报纸的人震撼。

这会儿农村孩子考大学,是真的难啊。

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孩子。

看看人家这艰苦都坚持考上大学了,一些工人看着自家孩子,人还懵懂的混日子等着接班,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家里虽然有位置接班,可爹妈加一起也就两个位置,其他孩子要是自己不争气,怎么找工作?现在工作可不好找,家里闲着这么多孩子,以后吃饭都成问题。

红安公社中学,黄老师拿着报纸,就到处找人分享这份喜悦。

已经打算好了,报纸好好保存,以后每一届学生,他都要讲林安安的故事。这可是他们公社中学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啊,还是他教过的。黄老师觉得自己圆满了。不,还不够,还得继续。

倒是老林家这边,看到林长喜从公社拿回来的报纸,一个个的就很郁闷。

因为林安安和家里离心了,她出息不出息,和家里没多大关系。家里沾不了光。

反而是她考上大学的消息和这张照片放在一起,似乎在提醒着老家人别忘了,她曾经在老家经历的事儿。

反正大家都挺虚的。

然后林安安考上大学这个结果,也让老林家人没法接受林有城落榜的事实。

本来考大学肯定是有难度的,家里人也都理解。可安安都考上了啊。安安按照正常情况,今年也才读初二呢!她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比别人多读了两年的人厉害啊。可偏偏她考上,林有城落榜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林有城就是没用,他就不是大学生的料。

这让原本寄予厚望的林家两老,以及林长福两口子都很失望。

林有城大概觉得没脸,就道,“安安那是去了首都,接受了大城市的教育。所以才能考上的。我要是能去大城市,我也能考上啊。而且这次只是失误,我再考一次,肯定能行的。”

孙银花直接没吭声。

这大孙子,她指不上了,她是不会再付出一个鸡蛋了。林水根倒是在犹豫,因为这是家里唯一能考大学的孙子了。有军不行,老三家的有光看着也不像是会读书的。

林长福两口子低下头,不准备发言。因为供林有城考大学,现在肯定是供不起的。

每个月的口粮,生活费,补贴。这都是一笔开支。

对于现在的林长福两口子来说,负担太重了。供不起。

除非爹妈和老三两口子能支援一下。

他们两人这态度,也让林家其他人感受到了他们的意图。

本来朱小兰就因为之前林有城兄弟两个出卖林安安的事情,就觉得他们拉后腿了。

现在林有城没有考上大学,竟然说还想考,暑假也不上工,想继续在家里复习。

朱小兰认为,这哪里是想考大学啊,这分明就是想在家吃白食。

眼看着大哥没了仓管员的位置,大嫂这些年也没干什么重活,两人赚工分养这么大一个儿子,还真有问题。更别说是让孩子复读一年继续考了。

等林长喜读完报纸后,她就拉着林长喜在家里商量。“反正有城复读的事儿,我是不会帮忙的。他们家就是个无底洞。”

林长喜满脸忧愁,“我也不傻。而且……咱估摸着日子也不会好过了。”

朱小兰问道,“怎么了?”

“今天领导批评了我了,然后还安排了新人帮我分担工作。”林长喜一脸沉重道。“你说我就这些工作,用得着别人分担?”

朱小兰愣住了,发声都艰难了,“所以,你这工作……”

“怕是这样的。二哥那次回来动静多大啊。柴队长把大哥下了,难道去了公社,就不会吭声吗?”

人家公社领导当初本就是靠着二哥的面子,给他的机会。多的是人等着排队等他这个位置呢。现在可不就找到理由让他下来了?

朱小兰捂着脸哭了起来。“这和我们有啥关系啊,我们又没虐待。让人干活是妈吩咐的,让人饿肚子也是妈吩咐的。怎么到头来,就算我们头上呢?”

“好好的工作,愣是要没了,这日子以后咋过啊……”

她还指着以后孩子出息,有人培养,也能去城里当城里人呢。现在一眨眼,什么都要没了。

林长喜看着报纸上面的照片,一声不吭。

……

忙完了一天的审稿工作,程编辑才有空休息,喝喝茶,看看报。

林安安那张照片,这就立马吸引人了。他倒是不认识林安安,只觉得这个孩子眼神坚定的样子,这样一个形象,偏偏长着这样一双眼睛,倒是很稀奇。以他的敏锐直觉来看,感觉是个有故事感的孩子。

等看到报纸上的内容之后,他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然后看着上面林安安的名字,程编辑一愣。

这一愣是因为,他对林安安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前几天才接到了她的投稿呢。

程编辑立马仔细的看了起来。

然后再将林安安投稿的那篇姜小木奋斗记拿出来。

“发现两人真的挺像。”

加上姜小木的故事本身就是林安安写了。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林安安就是投稿的林安安。而姜小木很可能就是林安安自己的故事。

难怪林安安说她来首都了。原来是被她爸接过来了。现在还考上了清大。

故事里,姜小木可也是考上大学了啊。

虽然没说哪个学校,可作为内情的程编辑,这会儿心里清清楚楚的。

所以,姜小木的故事真的不是瞎编啊。人家真的读书好,而且进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还上了报纸呢。

程编辑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这样真实中带着戏剧性的故事,可太容易吸引人了。

现在大家都还在艰苦奋斗,建设祖国。多少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啊。就需要这样完美的结局,来鼓励这些人。

就和他曾经看过的西方童话故事一样。不管多少艰难,故事永远都是完美的结局。

程编辑立马决定,将姜小木的故事刊登。

让曾经为姜小木牵挂的人看看这个美好的发展。

……

边境军区,姜越山开完会之后,才有空看看报纸。先看的军事报纸,看完之后,又翻看了一些全国报。

看到全国各地热火朝天搞发展,劳动成果频频,姜越山的心情是很好的。

他当初也是过了苦日子出来的,那时候侵略者还在这片土地上,别说建设国家了,就是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啊。

还是现在好。只是想到了家人们,他心情又难免有些伤感。

无意识的翻过一张报纸,右上角一张照片展现出来,这是教育刊的文章。是有人考上大学了。

但是姜越山看着这张微微有些模糊的照片的时候,愣住了。

因为这张照片上的人,像极了他的小妹,姜玉画。

当时他离家的时候,妹妹虽然才十岁出头,但是轮廓与这照片已经很像了。就是人没这么瘦弱。当初姜越山家里不算贫穷,还有钱让他上学堂,读过书。父母勤劳又有手艺,家里亲族也多。小妹又是家里人都疼爱的,怎么也不会苛待她。

如果是后来遭难了,那妹妹成这样倒是可能。

但是姜越山知道,这不可能是他的妹妹。

因为时间对不上。

姜越山早年离家参加革命的时候,家里爹妈兄弟和妹妹都还在。

他也一直化名在外,从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家里人的情况。就怕遭到敌人的报复。

可是后来老家还是传来消息了,先是侵略者祸害了一次,然后白狗子又到处抓人。战火中,没人能幸免。

他的家里人全都没了。

他后来回乡看过,有逃难回乡的亲族帮着收敛了他家里人的遗骸,但是独独没有妹妹姜玉画。他一番打听才知道,当年姜玉画跟着人赶集,逃过一劫。回来的时候村子已经被烧毁,妹妹姜玉画就跟着一些族人一起逃难。中途经历诸多波折,许多人失散,也包括小妹。

这些年来,姜越山一直在找妹妹姜玉画的消息,甚至每年都在报纸上面刊登寻人启事。却一点都没消息。他心中已经开始觉得,妹妹可能早已在战乱中牺牲了。

这会儿看到这张熟悉的脸,姜越山突然燃起了希望,妹妹姜玉画没有死,她可能活着,然后结婚生子。

看着孩子这样儿,估计家里情况不好。可能也因为这样,妹妹也就没机会看到他的寻人启事。

可惜这报导完全就是谈论学习的,上面关于林安安的情况介绍得太少了。只知道在农村长大,后来接到城里的。也没交代是和谁一起被接的。也不知道她家里人还有哪些。

姜越山一刻也等不及了,赶紧就要找人帮忙,打听关于这个林安安的情况。

几天后,林安安的那篇《姜小木奋斗记》,也上报了。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姜小木是化名,所以虽然感觉和前几天那位林安安的经历有点相似,但是却没以为两人是同一个人。

不过细心的人倒是有些猜测。

毕竟笔名是林安安呢。

这篇文章出来,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响。

之前姜小木和那几个军属的故事,当时看的人还是很多的。许多人被触动。

很多人也想关注他们的后续。

如今冷不丁看到了姜小木这个可怜孩子的后续,还挺让人惊喜。然后发现,这发展方向和和自己想到不一样啊。

他们想的是,姜小木的爸在看到了报纸之后,会回家去接她,或者找家里人算账。

但是姜小木没有等待她爸回来帮她,她自己站起来了。

她通过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得了好名次了。她爸把她接到城里,她还直接考上大学了。可真是太争气了!

看完这发展,有一种让人舒爽的感觉。

林常胜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他想起那次看到姜小木的故事的时候,他就很义愤填膺。还觉得孩子爸爸没做好。

其实那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孩子经历和自安安很像。

可他就是没往深处想。那会儿,他好像真就没习惯为安安操一点心。

其实如果他当时用点儿心,也能够猜出来,这是安安写的她自己的故事吧。

这个孩子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想着,让他这个当父亲的看到?

只可惜,他再次让孩子失望了。

林常胜沉默着,将报纸收起来,锁进了自己的抽屉里面。

大院的人也在猜测这个姜小木到底是不是林安安,很多人都觉得是。但是也没人会主动去问。

大家心里明白就成了。何必再挑起人家孩子的伤心事呢?

林常胜的领导倒是因为这个事儿,又找林常胜谈话了。这次还比较严肃,让他要管好生活作风问题。

特别是作为一个首长,他是要给人当榜样的。

就算当兵,一心为公,可真的就一点不能管着家里?怎么老家的人欺负安安,他都十几年不知道呢?

你说没回家,不知道家里人会这么干?

可谁听你说原因啊,外人只看结果。你没管,是不是故意不管?是不是因为有了新的家庭,对曾经的孩子死活不管了?

这个问题会影响战士们心中的形象。这影响不好的。

林常胜低着头,接受了批评。

陈国强很是语重心长道,“常胜啊,热爱事业是一回事,但是该尽的责任,不能不尽。”

相比于林常胜这边被批评,徐月英这边是连批评都没有了。

朱秀红直接通知她,要给她换个合适的岗位。去街道办那边上班。去基层磨练磨练。

徐月英听了就不乐意了。

“嫂子,我也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说调走就调走啊。我家里事情是没处理好,可是我个人在工作上并没犯什么错误啊。”

街道办哪里比得上军区里面的职位呢。各方面工资待遇和福利肯定都差一些的。

关键是她这年纪,调过去还是个基层,以后也别想进一步了。而且面上也没光彩啊。可真是面子里子都没了。

朱秀红道,“这事儿你还没认识你的错误吗?我和你说,林常胜作为孩子爸是有责任的。但是徐月英,你忘了你的责任吗?”

徐月英道,“后妈难当,我确实失职没顾上……但是这也不能影响我的工作啊。”

“不是后妈的责任,是作为妇联干事的责任。平日里遇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不都是还要帮着劝人家好好待女同志,待孩子吗。你哪怕不是林安安的后妈,只是一个妇联的干事呢,你这十几年就没意识要管管这个孩子?眼皮子底下让你需要管的人,你不管。谁能信你能管别人?”

“这外面多少人议论啊,咱妇联的人连自家人都不管,能管别人的事儿?咱妇联自己都有私心,能劝别人没私心?”

“总而言之,你的这个思想觉悟,不适合在妇联干了。这不是我个人的决定,也是其他干部投票的决定。昨天我收到举报信就收到几封了。你要是不服气,我今天办一场全体投票也行。可我还是想给你几分面子。”

听到这话,徐月英紧紧的抿着嘴,没让眼泪流出来。

徐月英的事儿,林安安自然也听说了。毕竟陈琼和她熟呢。顿时就明白了徐月英为何看她的眼神更哀怨了。

林安安倒是没啥感觉。

不过知道她还在上班,林安安就放心了。相对于让徐月英在家里蹲,她宁愿对方有能力还是上个班的。倒也不是什么高尚的情操,主要是林安安瞅着,她要是不上班,也得在家里吃喝花用啊。两个孩子也没人负担另外一半了。回头再加上个徐家两老……还是让她的责任自己担吧。

对于自己这两次引起的反响,林安安还是很淡定的。

家里的名声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很保险。最起码在别人严重,她和这个家不是紧密联系的。万一以后那两个少管所预备队员真的闹出什么事儿来了,她也能和对方撇清关系。或者以后徐月英又想闹什么事儿出来陷害她,也要看看有没有这个底气。

所以林安安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至于这两口子有没有受到啥影响,林安安也没觉得亏心。

她好歹没出去嚷嚷,后妈克扣生活费呢,算是对得起人了。主要是目前这情况,用不着嚷嚷,这还可以继续捏着,以后没准啥时候就用得着了。对了,还有两个孩子在老家放火那事儿。

反正哪怕是去大学读书了,林安安也是不会松懈了对他们的防备的。

谁知道以后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她习惯性做个谨慎的人。

终于等到开学日。

林安安的行李早就准备好了。

二强他们之前还说要送,林安安可不接受被一群孩子送去上学。全都拒绝了。

就连林常胜说让小李送她,她都拒绝了。

在学校里面搞特殊是要不得的,林安安心里有数,什么时候能出挑,什么时候该低调。这个度得掌握好。

此时正是入学季,许多的人开始往学校去。清大大门更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林安安发现,还真有家长送孩子来上学啊。大家行李都很多的样子,这好像也正常。特别是现在大学难考,家长们大概也觉得光荣。

不过林安安大概是没被什么家长管过,宁愿自己辛苦点,也不想让人送。

她娇娇小小的,背着个大行李包就显得很吃力。有迎新的学生看到了,立马就跑过问她是哪个专业的。

林安安道,“我是学计算机的。”

两个学生一男一女,男生要帮她卸下行李。

林安安看着他身形文弱的样子,觉得还是不要让人费力了。颠了颠背上的行李包,“很轻松,我力气大。能行的。”

“……”果然人不可貌相啊。这就算是个男生也吃力啊。学计算机的现在力气这么大吗?

为了证明自己能行,林安安还走了两步,只让人帮着指了路,就自己去报名了。

这两个负责引导新生的学生看着林安安,感慨道,“果然,女同志是能顶半边天的。从学习,到体力,样样行!”

和他一起的女学生满脸骄傲,“那可不,时代不同了。过去完全是裹小脚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按照入学需知,林安安颇为费了一些力气,才终于完成繁杂的报名手续。

这还不算完,回头安顿好了,还要办理户口转移手续。把粮食关系给转过来。暂时是换食堂粮票用,要不然都吃不上饭。

因为她来得早,分的宿舍在二楼。好歹不用继续往上面爬楼了。

她还是第一个进入宿舍的,林安安自己就收拾好了行李,把宿舍里面简单收拾了一下。

宿舍环境肯定比不上家里的,六个人一间宿舍。大家上下铺。中间一个长桌子,大家公用的。

位置不大,好歹是凭自己的本事争取到的床位啊。

为了这个床位,可付出不少努力了。林安安格外珍惜,里里外外擦了又擦。

她选择了上铺,觉得隐私性比较好。正忙着,就有人进来了。

林安安忙着收拾,和对方只点头,就各自忙各自的。

后面陆陆续续的,来的人就多了。上大学这事儿,大家都是挺积极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