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都要!

应天府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兵部任职的乐韶凤清了清嗓子,轻声说道:“钱大人说得在理呀!

陛下,如今虽说天下初定,但这天下看似平静。

实则暗潮涌动,难保不会有宵小之徒滋事。

这城墙那可就是咱应天府的屏障,只有城墙坚固了,方能保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啊。

城墙就好比是百姓的守护盾,要是没了这盾,百姓可怎么安心过日子呢?”

乐韶凤话音刚落,另一位与他私交甚密的文官赶忙上前一步,附和道:“没错,乐大人所言极是。

况且这城墙一旦修好,那可不仅仅是守护百姓这么简单,亦是我大明国力的一种彰显呐,陛下切不可忽视呀。

您瞧瞧那应天府的城墙,修得又高又厚。

往世人面前这么一立,不也显得咱大明底气十足嘛。

叫那些心怀不轨的外邦也好,国内的乱臣贼子也罢,都得掂量掂量。”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形成了两派截然不同的意见。

朱棡站在一旁,面色沉静,却认真地听取着各方的意见。

他心里清楚这眼前争论的两个项目,无论是修建城墙,还是打造铁甲楼船。

那可都至关重要,关系到大明的未来走向呐。

可这大明刚建国不久,现阶段的资源着实有限,朝廷必须得做出一个明智且权衡利弊的决策才行。

朱棡回到晋王府后,便一头扎进了书房,闭门苦思起来。

那书房里,满屋子的典籍资料堆积如山。

朱棡就把自己关在里头,对着这些典籍是翻了又翻,看了又看。

有时候他看得太过入神,连府里的下人前来送饭。

在门口唤了好几声,朱棡都仿若未闻,简直就是废寝忘食。

他就这么一门心思地琢磨着,这两个项目的利弊得失,到底该如何抉择才好。

在这期间,朱棡还特意找来诸多有经验的工匠和谋士。

众人齐聚在晋王府的一间偏厅里,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了下来。

朱棡率先开口说道:“今日将诸位请来,便是想一同商讨,这修建城墙与打造铁甲楼船之事。

这两件事于我大明皆意义非凡,可当下资源有限,实在是难以两全,还望诸位各抒己见呐。”

公输器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殿下,这修建城墙嘛,老臣倒是有些经验。

城墙若能修得坚固高大,确实能在短期内极大地增强应天府的防御能力,保这一方百姓的安全无虞。

只是这耗费的人力物力也不少呐。”

一位谋士紧接着点头称是,补充道:“公输大人所言甚是。

不过打造铁甲楼船,虽所需资金和技术支持甚多,风险也相对较大。

但长远来看,其战略意义不可小觑啊。

既可以借此开拓海外市场,又能促进我大明经济发展,与外邦互通有无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深入研究两个项目的利弊,权衡轻重。

朱棡坐在一旁,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微微点头,同时将众人的话语一一记在心里。

朱棡考虑到修建城墙,确实能在短期内增强应天府的防御能力,保障百姓的安全。

然而打造铁甲楼船,则具有更长远的战略意义。

既可以开拓海外市场,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可打造铁甲楼船,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风险也相对较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棡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他再次进宫,来到朱元璋面前,先是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道:“爹,儿臣经过一番思考,有个方案想呈给父皇。”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威严却又透着几分慈爱。

他看着朱棡,微笑着说道:“棡儿,有什么方案,说来听听。”

朱棡面色严肃的说道:“儿臣建议先启动城墙修建工程,同时组织工匠和相关技术专家,研究铁甲楼船的设计和建造技术。

在城墙修建过程中,可以逐步积累资金和经验,为日后打造铁甲楼船做好准备。

如此一来,既能先保障应天府的防御安全,又能为未来的海外贸易发展奠定基础。

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朱元璋听了朱棡的方案,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他面带微笑,看着朱棡说道:“棡儿,你这方案想得周全。

颇有政治智慧和决策能力,就按照这个方案实施吧。”

然而这方案虽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却遭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那些与海外贸易有密切关系的商人,一听要先修建城墙,担心会拖延铁甲楼船的建造进度,影响他们的商业利益。

其中一位名叫孙海的海贸商人,长得尖嘴猴腮。

一双小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那种精于算计的人。

他心急火燎地在朝廷中四处活动。

只见孙海拉住一位官员的袖子,苦苦哀求道:“大人,这可不行啊!

先修城墙,那铁甲楼船啥时候能造好呀?

咱这海外贸易可就全靠它了,您可得帮着说说情呀。”

那位官员皱了皱眉,轻轻甩开他的袖子,一脸无奈地说道:“孙老板,这是陛下和晋王殿下定下来的方案,哪是你我能随意更改的?”

孙海却不死心,继续缠着其他官员,口中不停念叨着:“大人,您就行行好吧,这关系到我等的身家性命啊!”

在孙海的领导下,一部分海贸商人也开始在朝廷中四处活动,试图改变朱元璋的决定。

他们有的围着官员们软磨硬泡,有的则在背后搞些小动作,企图影响朝廷的决策。

然而朝廷的大事,又岂是一些海贸商人能轻易改变的?

不过这一番折腾,也倒是让这朝廷上下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了。

同时一些保守的官员,同样对朱棡提出的这个方案表示了担忧。

即将担任福建都转运盐使的李敏,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打造铁甲楼船风险太大。

可能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却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还是集中精力先修建应天府城墙,确保大明江南地区的安全稳定吧。”

另一位在工部任职的保守派官员,也附和道:“是啊,陛下!

这建造铁甲楼船的事情,咱们也没多少经验。

万一搞砸了,那可就麻烦了。

还是稳妥点,先把城墙修好再说吧。”

此时的朱棡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没有退缩。

他深知这个决策的重要性,也明白必须坚定地推进自己的方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