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劫货杀人无道义,夺财扰海丧天良

洪武年间的应天府,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恢宏画卷。

初升的朝阳慷慨地为其披上一层璀璨的金纱,整座城池在那熠熠光辉下,虽已显露出耀眼的繁华。

可在这繁华背后,却如暗流涌动的深海。

潜藏着诸多挑战与机遇,正等待着有心人去探寻、去化解。

朱棡,这位生于皇室、心怀壮志的藩王。

早在年少之时,他便常随长辈游历四方。

那段经历,犹如深深烙印在朱棡灵魂深处的印记,时刻警醒着他。

同时也塑造着朱棡对大明江山社稷的独特认知。

彼时的大明,疆域辽阔无垠,各地风土人情迥异。

恰似一幅由无数色彩斑斓的碎片,拼接而成的巨型拼图。

然而沿海地区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景象,却如尖锐的刺狠狠扎进朱棡那颗年轻而敏感的心,令他久久难以释怀。

每当朱棡跟随长辈的行迹靠近海边,那倭寇肆虐后的狼藉画面,便毫无预兆闯入眼帘。

只见那些倭寇仿若从地狱逃出的恶鬼,张牙舞爪地扑向毫无防备的渔村。

刹那间,平静的渔村便被恐惧的阴霾所笼罩。

哭喊声、惨叫声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冲破了原本的宁静。

尖锐地划破长空,在海面上回荡着,仿佛是这片土地发出的绝望悲鸣。

房屋在倭寇们燃起的熊熊烈火中痛苦地扭曲、坍塌,不多时便化作一片片焦黑的废墟。

如同被黑暗无情吞噬的希望,只余下断壁残垣在风中瑟瑟发抖。

家中仅有的那点财物,也被劫掠一空。

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眼神中满是恐惧、绝望与无助。

那模样就像迷失在暴风雨中的孤雁,不知何处是归巢。

朱棡望着这一幕幕人间炼狱般的场景,心中犹如被烈火灼烧,一股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他紧握着双拳,指节泛白,暗暗发誓道:“我定要为大明子民寻得一份安稳,让他们不再遭受如此惨绝人寰的苦难!”

也是在这游历途中,朱棡有幸与藩属国商人有过几次偶然的交谈。

那时海外贸易虽已如初春的嫩苗,在大明这片广袤的土地边缘初现端倪,但规模尚小。

且因大明在航海防御方面的薄弱,使得海贸犹如被绳索束缚的飞鸟,发展得极为艰难。

一日,朱棡在港口附近偶遇一位藩属国商人。

那商人衣着华丽,神色间透着精明。

朱棡随即上前与之攀谈起来,“听闻海外之地,奇珍异宝无数。

贸易往来亦是频繁,不知阁下对此有何见解?”

那商人微微欠身,恭敬地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海外诸国确有诸多稀罕之物,若能畅行贸易,于双方皆是大利。

只是这海上风险颇高,海盗、倭寇横行,船只安全实难保障呐。”

朱棡听后微微皱眉,紧接着他又问道:“那依阁下之见,若要发展这海外贸易,当务之急应是何事?”

藩属国商人思忖片刻,缓缓说道:“依小人之见,首要是要有坚固的船只,能抵御海上风浪与贼寇侵袭。

再者便是沿岸要有可靠的防御,如此方能让商人们安心行商啊。”

与藩属国商人的这番交流,让朱棡如获至宝。

他那敏锐的目光,瞬间察觉到海外贸易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仿佛看到了一颗隐藏在深海中的明珠,正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然而眼前沿海百姓饱受倭寇之苦的现状,却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无情地横亘在海外贸易进一步拓展的道路上。

这些经历如同细密的丝线,在朱棡心中逐渐勾勒出先修建城墙保障安全,再打造铁甲船助力海外贸易发展的宏伟蓝图。

但朱棡并非是那种天生就能将一切运筹帷幄的人,他虽有着满腔的热忱与决心,可内心深处也藏着自己的担忧与弱点。

朱棡深知自己有时过于急切,在处理诸多事务时,容易因这份急切而忽略一些细节。

这也常常让他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陷入被动,犹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却迷失了航向的船只,只能在波涛中艰难挣扎。

彼时的大明,表面繁荣,实则内忧外患。

沿海百姓深受倭寇骚扰之苦,每次来袭都是一场灭顶之灾,生活不得安宁。

内陆边疆也不时受到北元等游牧民族政权的侵扰,动荡不安。

经济上,海外贸易虽有发展却受限颇多,海贸商人也是满心无奈。

而在这广阔的大明疆土上,百姓们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城镇之中,大街小巷犹如一条条流淌着生活气息的河流。

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各类店铺琳琅满目,恰似繁星点缀在夜空。

走进那贩卖绫罗绸缎的布庄,便能看到那绸缎色泽鲜艳、质地柔软。

仿佛是天边的云霞裁剪而成,引得不少富贵人家的女眷们频频光顾,这里无疑是她们制作衣裳的首选之地。

再看那售卖笔、墨、纸、砚的文房四宝店,店内常常聚满了文人墨客。

他们或吟诗作画,或研讨学问。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纸笔。

如果走近之后,偶尔还能听到他们低声的交谈。

一位年轻书生对着自己刚完成的画作,轻声问身旁的老者。

“先生,您看我这画,可有几分神韵?”

老者微微点头,捻须笑道:“嗯,后生可畏啊!

此画笔法虽略显稚嫩,但已颇具意境。

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茶馆里则是人声鼎沸,三教九流汇聚于此。

谈天说地,议论着世间百态,那嘈杂的声音就像一群蜜蜂在嗡嗡作响。

普通百姓大多穿着粗布麻衣,为了生计辛勤劳作。

男人们或是在田间耕种,那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耀着健康的光泽。

他们挥舞着锄头,一下又一下地翻动着土地,仿佛在与大地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田间的一位年长农夫,对着临近的同伴喊道:“嘿,老张,今年这庄稼长得可还不错嘞,看样子又是个丰收年呐!”

老张笑着回应道:“哈哈,是啊,就盼着老天保佑,别来啥灾病。

能多收些粮食,家里老小就不愁吃穿咯。”

还有一些匠户在工坊里从事着诸如木工、铁匠等手艺活,锤子敲击金属的叮当声、锯子切割木材的嘶嘶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劳动乐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