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甘泉学派——湛若水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大儒。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后赴新会县拜名儒陈献章为师,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面命,学识大为长进,深得陈的赏识,因而成为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参加会试,中进士第二名,先后被授为翰林院编修、侍读,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又历任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在广东境内广设书院扶持后学,有力地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进程,在广州病逝,追赠太子少保。

湛若水,父湛瑛早丧,由母陈氏抚养成长,自幼聪敏,因故14岁始入学,16岁往广州府庠就读,27岁中举人,29岁往江门就学于陈献章,毅然焚掉“路引”以表学习决心,潜心研究心性理学,数年间学业大进。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面命,学识大为长进深得陈的赏识,因而成为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白沙在信中赞其学术成就曰:“来书甚好,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也”。第二年将“江门钓台”作衣钵传与若水执掌,作《赠江门钓台诗》跋:“达摩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病夫之衣钵也!今与民泽收管,将有无穷之祝。珍重!珍重!”

陈献章逝世,湛若水为之服丧3年,若水不乐仕进,后在母亲和广州府佥事徐弦再三规劝下,奉母命北上考试,受国子监祭酒章懋赏识,留读于南京国子监。上北京会考,文章受主考张元桢,杨廷和赞赏,中进士第二名,选翰林院庶吉士,寻授翰林院编修。若水步入仕途后,有机会在中原宣扬其理学,当时与王阳明、吕柟、王崇等人相与论道,学者相从甚众,声誉日隆。若水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自称“阳明与吾言心不同,阳明所谓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产也”,时称“王湛之学”。

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到达安南国,归国时婉谢安南王厚馈,深得远人之心,归后作《南交赋》。50岁时母亲病逝,从京奉柩归葬,在家守墓三年,满服后到西樵山建书院,聚徒讲学达4年,若水讲学讲究方法,要学生先习礼,明学规,现静坐聚精会神,然后才授课。都御史吴廷举、御史朱节向朝廷推荐起用若水,始回京复职,补翰林院编修,同修武宗实录,次年转翰林院侍读,又次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作《心性图说》。

先后又历任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湛若水考取进士后,除长期担任朝廷的官职外,致力于在南京、扬州、番禺、增城、南海等地开设书院讲授理学,尤其是不遗余力地传播白沙学说。在讲学中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并在弘扬白沙学说时有所创新,终至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被誉为“甘泉之学”。时人将他创立的理学“广派”与理学的另一大儒王阳明创建的“浙学”并称为“王湛之学”,分执明代中叶理学的牛耳。他的影响几及全国各地,其门徒达4千余人,由于向他求学的人太多,以致在授学时往往要用弟子间代为传授的方式进行。

68岁由礼部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71岁转南京吏部尚书,74岁转南京兵部尚书,奉敕参赞机务。此时,安南王莫登庸叛乱,嘉靖皇帝欲亲征,若水上《治权沦》疏,反对出兵,因与文武大臣之议不合、遂请求致仕。75岁致仕,从此结束宦途生活、沿东南山水,游览讲学而归,回广州后,在府第附近建“天关书院”讲学。

湛若水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在广东境内广设书院扶持后学,造就了不少英才,有力地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进程。获准退休返回家乡,自此往返广东境内各地讲学,晚年湛若水在广州主要致力于文教方面的活动,兴建书院、推动讲学,分别在罗浮山、西樵山、广州城内的天关及增城甘泉设置居所,修建书院。他春居罗浮,夏居西樵,秋居天关,冬居甘泉,四时讲学,不废弦歌。他还在天关精舍建立一座祝圣台,每当正朔、冬至和孔子诞辰都会率领乡中缙绅对着京师的方向瞻仰叩拜,以表示不忘朝廷之意。

湛若水一生以兴办学校、传播理学为己任,他平日除简单的生活开支外,其余的俸禄都花费于购买馆田、赡养四方学者,这些馆田分布在广东广州、南海、增城、博罗、曲江等地,外地如南京,扬州,安徽池州、徽州,福建武夷,湖南南岳等处也有湛若水所设的馆田。为防止部分学生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湛若水特意编写《崇俭约言》以示训导。

湛若水病逝于广州禺山精舍,享年95岁,葬天蚕岭,追赠太子少保,谥文简,遗著有《心性图说》与《圣学格物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